正文 第16章 自然療法(3)(1 / 2)

在腳底按摩的理論裏,認為軀體是一個充滿電磁能的優良導體,這些電流所流經的路線又可分為十個不同的主要區帶,而人體從頭到腳都包含在這十個區帶之中。也就是說,身體中任何一個髒器都可在腳底或手掌找到相關的位置。當身上某個髒器出了問題,即傳導這些電流的路徑受到阻礙時,所有位於相同區帶的地方也都會顯示出症狀來,在經由腳底反射區帶的按摩之後,就可以將阻礙電流的結晶消除,身體就能夠恢複健康。而我們從腳底就可以找出對應到身上每個組織髒器的相對位置,比如頭、頸部就位於腳趾的區帶,骨盆部位則位於腳跟。這種治療法是經由手指對腳底反射區的刺激,而使身體產生自我恢複的力量,它是一種非常安全的治療法,和其他的治療方法同時使用時,也不會產生什麼不良的作用。

腳底按摩的原理

身體的不健康,多半是因為缺乏運動的關係,古時候的人整天赤腳在田裏工作,腳底直接接觸地麵,因而受到刺激,促進循環,然後流汗喝水,完成了一個新陳代謝的正常循環,發揮人體的防治本能,所以,古人的身體比現代人健康許多。

腳底按摩法是以刺激原理,按摩病變器官或腺體的反射區帶,使它恢複原有功能,達到治療的效果,並保持健康的自然健康法。我們的身體借著新陳代謝作用,達成排除體內廢物與毒素的功能。散布在全身的淋巴係統、以及腎髒、大小腸、皮膚等,都是排除新陳代謝作用所產生的廢物的主要器官,如果這些器官的功能失常,體內的廢物與毒素則無法排除,身體就會不健康。腳底按摩能借著刺激各部位反射區,使血液循環順暢,排除積聚在體內的廢物或毒素,使新陳代謝作用正常運行,達到治療的效果。

反射區帶

反射區帶位於皮膚下麵的神經末梢附近,是反射區所在。有些反射區像檸檬一樣大,如肝髒反射區;有些則小如大頭針的針頭一般(甚至更小),如腦下垂體反射區。反射區的大小和其對應器官的大小大致上成正比。當體內器官或腺體異常時,其反射區就會有點結晶沉積,進而成為痛點。每個痛點的觸覺反應不同,有的摸起來像沙子,有的呈現顆粒狀,有的隻有腫脹的感覺。按摩經驗豐富的人,可以在病人還沒有叫痛之前,就感覺到結晶的存在了。

腳底按摩的時間

平常按摩一次大約需要花三十至四十分鍾的時間,若是身體較虛弱者或較不能忍受疼痛者,就應該減少按摩的時間。如果是嚴重的心髒病或腎髒病的患者,按摩至該器官反射區時,最好按摩三至五分鍾左右。

最適合的對象

由於這種治療法需要直接施壓力於腳底,對於比較敏感或不習慣腳底按摩的人來說可能不太適應。此外,患有香港腳或其他足部皮膚感染的人,也不適合進行腳底按摩;其實,在手掌上同樣可以找到相對應的區帶,所以也可在手掌上進行指壓。

對於懷孕婦女、糖尿病患者、癲癇病患者或者正在接受任何西藥治療的人來說,不建議使用腳底按摩治療法。對於年齡很小的嬰幼兒來說,則可輕輕的按撫他們的腳掌。

腳底按摩用於失眠的治療

腳底按摩是一種很溫和的治療模式,你可以自行按摩,也可以請別人幫助你按摩。對於那些喜歡哭鬧、個性倔強的小嬰兒來說,溫和地按摩腳掌也能很快的使他們平靜下來。在做腳底按摩時,應該保持有規律且緩慢的動作,每個反射區應至少按壓三十秒。與治療失眠有關的反射區帶包含了大腦、太陽神經叢、脊椎、呼吸道以及循環係統。

腳底按摩的自我療法

1.以舒服的姿勢坐下來,將欲接受按摩的腳掌繞到另外一條腿上。如果你是右撇子的話,就以左手托住腳背,而以右手進行按摩。

2.雖說整個腳底都需按摩到,但大腦才是我們治療的主要對象。大拇指以及食指、中指的指端需要特別加強按摩。

3.在按摩完大拇指之後,將治療的位置移往太陽神經叢的部位,再按回大拇指。重複這樣的路徑兩至三次,兩腳的腳底都要按摩到。

4.在按壓太陽神經叢時深呼吸一口氣,放鬆時吐氣。每回按壓的次數約三至四次,直到感覺有些睡意為止。

5.沿著腳底的內緣部位按摩,這個部位對應脊椎。按摩脊椎可能消除背部的酸痛與僵硬。每雙腳的脊椎部位都需來回按摩兩至三次。

6.從腳趾的基部至腳掌的前緣所對應的是呼吸道區帶,以食指慢慢按摩到每一個部位,兩隻腳都需要按摩到。在左腳腳掌靠內側的地方是心髒的區帶,這個位置隻需要稍微按摩一下,使血液循環能夠順暢。但不可過度刺激,以免造成心髒興奮。

7.在結束時,溫和緩慢地把從腳掌前緣一直到腳跟以及腳踝的部位再按摩一遍。

音樂療法

音樂解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