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白領的健康習慣(2 / 3)

2.關節損傷

使用鼠標操作時,若因為鼠標放置的位置高於鍵盤,會令手腕過度伸展,長時間維持這個伸展動作,令手腕、手肘、肩膀以致頸部肌肉變得繃緊,肌肉及韌帶出現勞損。長期從事打字工作的辦公人員可能會常常覺得自己的手腕處、手指關節會隱隱作痛。其實他的手腕已經受了傷,嚴垂的話一可能會患上“腕管綜合征”。還有背部時常有些麻木,這些都是打字人員常見的職業病。針對這方麵,防護辦法有如下幾種。

(1)使用人體工學鍵盤及人體工學鼠標。現在有許多按新標準設i卜的鍵盤,就是為了預防這些問題而設計出來的。

(2)長時間打字後要進行一下手部按摩活動。例如,可以將手指用力向手背的方向扳,這樣可以緩和打字時手指向下的固定姿態所造成的手指脈絡麻木,長期的手指脈絡麻木可能會造成多種指關節疾病。

(3)為防止脊柱的變形與駝背,應該有良好的坐姿,也可使用一些可以輔助校正坐姿的電腦桌椅,使之調節好合適的高度,這些桌椅給予計算機很合理的擺放位置。

3.輻射傷害

計算機的低能量的x射線和低頻電磁輻射,容易引起人們中樞神經失調。英國一項辦公室電磁波研究證實,計算機屏幕發出的低頻輻射與磁場,會導致7~19種病症,其中包括眼睛癢、頸背痛、短暫失去記憶、暴躁及抑鬱等。對女性還易造成生殖機能及胚胎發育異常。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指出,孕婦每周使用20小時以上計算機,其流產發生率增加80%以上,同時,還可能導致胎兒畸形。

計算機機箱中的各種配件以及外部設備,如UPS、打印機、掃描儀等在工作時,會向外界發射無線電波,而工作人員身處這些電磁汙染之中,這些電磁場有可能導致白血病發生率的升高。為減少輻射,應該讓辦公室保持通風幹爽,這樣能使那些有害物質盡快排出,同時在計算機桌下放一盆水或是放一盆花草也有助於減少輻射。另外,用完計算機後應該去洗把臉,能防止輻射波對皮膚的刺激。

4.增加精神和心理壓力

操作計算機過程衝注意力高度集中,眼、手指快速頻繁運動,使生理、心理過度重負,從而產生睡眠多夢、神經衰弱、頭部酸脹、機體免疫力下降,甚至會誘發一些精神方麵的疾病。這種人易喪失自信,內心時常緊張、煩躁、焦慮不安,最終導致身心疲憊。

5.導致網絡綜合征

長時間無節製地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互聯網卜持續聊天、瀏覽,會一導致各種行為異常、心理障礙、人格障礙、交感神經功能部分失調,嚴重者發展成為網絡綜合征。該病症的典型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睡眠障礙、生物鍾紊亂、食欲下降和體重減輕、精力不足、精神運動性遲緩和激動、自我評價降低、思維遲緩、不願意參加社會活動、很少關心他人、飲酒和濫用藥物等。

6.計算機散發的氣體危害呼吸係統

英國過敏症基金會的研究人員最近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辦公設備會釋放有害人體健康的臭氧氣體,而主要元凶是計算機、激光打印機等。這些臭氧氣體不僅有毒,而且可能造成某些人呼吸困難,對於那些哮喘病和過敏症患者來說,情況就更為嚴重了。另外,較長時間待在臭氧氣體濃度較高的地方,還會導致肺部發生病變。

小貼士

此外辦公室內的環境因素,如光線、坐姿、電腦桌椅的高度及距離,都會引致眼睛疲倦及肩膀酸痛等,因此,提醒電腦從業人員不可忽視辦公室電腦擺設的位置,亦應留意操作電腦的坐姿及距離。請按照以下幾項建議去做。

(1)將計算機放置在較一般讀書距離稍遠處,計算機屏幕的上端,稍微在眼睛水平麵之下,使用計算機時,將覺得較舒適。

(2)將欲輸入的文字資料放置於熒光屏旁,愈接近愈好,以減少頸部及眼睛的轉動,以及注意力的改變。

(3)光線須柔和,而室內燈光反射及眩光須盡量減少。有時候,室內光線太亮時,可考慮在熒光屏前放置微濾網。

(4)熒光屏有塵埃時必須擦拭,以增加可視度。

■計算機血栓症威脅IT人

專家提醒,長時間與計算機為伴,要當心“計算機血栓症”。

新西蘭惠靈頓醫學研究中心的裏查德·比斯利博士在研究一個突然碎死的32歲男子的死因後發現,該男子長時間與計算機打交道,平均每天要在計算機前連續工作18個小時,長期缺乏運動使他的血液很容易凝結,最終凝塊已經聚集到了肺部而致命。

這種“計算機血栓症”實際上就是醫學上的靜脈血栓症。人的身體內有兩種血管,一種是把血液從心髒運送到全身各處,叫做動脈;另一種是把全身各處的血液送回心髒,叫做靜脈。

血管中的血液循環往複,長流不息,保證了人的生命活力。血液不流動了,就凝固起來,成為血栓。計算機操作人員由於久坐,缺乏運動,再加上下肢離心髒較遠,很容易使腿部血液流回心髒不暢而產生凝固,形成血栓。再加上計算機操作者多處於空調的環境中,如果不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就會發生脫水的現象,血液勃稠度就會增高,大大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險。

小貼士

“計算機血檢症”跟所謂的“經濟艙綜合征”相似,早期症狀是自發性腿肚子痛、腫脹,局部發熱,行走痛,甚至造成不能行走。靜脈血檢症如得不到及時治療,可引發下肢靜脈閉塞和靜脈瓣膜的破壞,深部靜脈栓塞可致凝塊聚集到肺部而誘發肺檢塞,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至於如何防治“計算機血栓症”,專家建議說,人們在計算機前辦公的時候,最好每隔一段時間就站起來走一走,多喝水,多做小腿和足部的伸展運動,這樣就可以有效預防這種疾病。

■計算機族的飲食建議

當今,計一算機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給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但是,計算機也會給操作人員帶來有礙健康的因素。為預防計算機族的職業病,必須注意合理的膳食、營養結構。

1.多吃含蛋白質高的食物

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的“靈魂”,應多吃瘦肉、牛肉、羊肉、雞、鴨、動物內髒、魚及豆製品,計算機操作人員尤其要多吃豆類食品。

2,多吃含維生素高的食物

這類食物具有調節神經係統的作用。據統計,我們每天攝入體內的維生素中,70%的維生素來自蔬菜。含維生素較高的有韭菜、菠菜、青蒜、金針菇、番茄、黃瓜及水果等。

3.多吃些含磷脂高的食物

這些食物是大腦的“能源”之一,如蛋黃、蝦、核桃、花生、牡蠣、烏賊、銀魚、青魚等中都含有較高的磷脂。

4.多吃健眼的食物

這類食物有動物內髒、奶油、小米、胡蘿卜、黃花菜、構祀及各種新鮮水果。

5.多吃防輻射損傷的食物

研究表明,脂肪酸、維生素A,K,E及維生素B族的缺乏均可降低機體對輻射的耐受性。因此,牛奶、蛋、肝、花菜、卷心菜、茄子、扁豆、胡蘿卜、黃瓜、番茄、香蕉、蘋果等食物有益於提高對輻射的耐受性。我國科學家發現,青菜、蘿卜可以抗輻射。油菜、青菜、芥菜、卷心菜、蘿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不僅是人們餐桌上常見的可口菜肴,而月。還具有防輻射損傷的功能。

小貼士

計算機族吃櫻桃,很有益。四五月份是櫻桃成熟的季節,專家介紹,櫻桃有一個重要功效就是能緩解計算機工作者的不適症狀。櫻桃的含鐵量居水果之首,超過柑橘、梨和蘋果20倍以上,而鐵又是血紅蛋白的原料,非常適合受到計算機輻射影響的女性食用。

計算機工作者時維生素A的需求量比一般人要高很多。據測定,每100克新鮮櫻桃中維生素A的含量比蘋果、葡萄等水果高4一5倍,對這類人群大有裨益。

此外,長時間操作電腦還會導致手指關節、手腕、手臂肌肉、雙肩、頸部、背部等部位酸脹疼痛,而櫻桃中含有豐富的花青素、花色素及維生素E等,這些營養素都是有效的抗氧化劑,對消除肌肉酸痛十分有效,食用櫻桃幾天之內便能消腫、減輕疼痛。

■MP3使用時一定記住四禁忌

用MP3隨身欣賞一音樂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然而在盡情享受音樂的同時,你是否也考慮過它對身體的影響呢?如果聽MP3的方法不得當,而且長時間得不到糾正,那麼聽MP3也將會對你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下麵就是聽MP3的4種不良習慣,請大家在平時注意!

1.音量調節得過大

MP3最大音量可以高達80分貝,相當於一台割草機發出的聲音,這種聲音能直接損傷聽力。MP3調到大音量帶來的失真會使高音刺耳、中音不清、低音渾濁,而失真屬於噪聲的一種。

小貼士

MP3的總音量控製在最大音量的1/4~1/3.此外,每次聽完音樂之後,養成把音量調節旋鈕關至最小的習慣。

2.長時間收聽

聽MP3要講究勞逸結合,長時間聽MP3會造成耳朵壓力過重、耳朵超負荷工作,致使聽力下降損害健康。

小貼士

聽過分激烈的音樂,比如搖滾、快速流行音樂、大動態交響樂等,1小時左右應該休息一下,也就是聽一張CD應該休息15分鍾左右。輕音樂、人聲、較慢的流行音樂等可以l00分鍾左右休息一次。

3.佩戴一耳塞收聽

MP3配置的耳塞式耳機被直接塞進耳朵rp,能將聲音信號提高9分貝,時間長一r會對耳膜造成傷害,而為了追求強勁低頻,很多耳塞使用長長的笛管式低音諧振和防漏音設計,並把耳塞的外形與耳朵的形狀相配合,使耳塞與耳孔貼緊,直接利用耳朵的耳道作為低音共振腔,這樣就能聽到更強勁的音樂。從技術上說,這當然是一種巧妙的設計,但它對耳朵帶來的傷害是極為嚴重的。短期使用時,由於人體具有的修複功能,造成的影響還不大,但是長期使用,無疑會造成嚴重的聽力損害。

小貼士

使用頭戴式耳機顯然比耳塞要好得多,這就是為什麼以前銷往歐洲的隨身聽大部分配備頭戴式耳機的原因了,因為耳塞曾經對歐洲的年輕人造成過傷害。

4.在嘈雜環境中聽MP3

在公共汽車上收聽MP3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但是在嘈雜環境中聽MP3所造成的危害是最為嚴幣的。

按照常理在嘈雜環境中應該使用防漏音耳塞,這樣就能避免大部分噪聲的侵入,在較小音量的情況下也能聽到清晰的聲音。但是佩戴這樣的耳塞同樣會損害耳朵,可能造成血液循環不良、耳鳴、內耳毛細胞壞死,甚至會傷害聽神經。

小貼士

在嘈雜環境下使用非封閉式耳塞或者耳機,也不是什麼好辦法,因為此時會讓你不由自主地調高音量,最終導致音量過大,長時間會損傷耳朵。

撇手機越小越能防輻射嗎

如今,小巧、時尚的手機已逐漸取代一r以往的“大塊頭”手機,成為許多都市女性的新寵。然而,專家認為,外觀過於小巧的手機,其電磁輻射防護功能有可能不完善。

當我們用手機通話時,音頻信號經手機轉換為高頻的電話信號,然後通過天線以電磁波的形式發射出去,這時,在手機附近就會產生較為強烈的電磁場,容易危害人體健康。手機廠商為了降低電磁輻射,通常會在手機內部設一個金屬屏蔽層,這層屏蔽可以將除天線之外的電磁輻射轉換成熱能消耗掉。但如果手機體積過於小巧,就會在金屬屏蔽層的大小上作出犧牲,使其對電磁輻射的過濾功能減弱。

怎樣使用手機才能減少其電磁輻射呢?專家介紹了以下幾種方法。

(1)手機接通1秒再接聽。一般來說,手機待機時,輻射較小;通話時,輻射較大;號碼已經撥出而尚未接通時,輻射最大。最好的方式是手機接通1秒鍾後,再將手機靠近耳朵。

(2)長話短說。每次打電話不要超過10分鍾,或左右換著打,再就是用手機時離耳朵稍遠一點,盡量減少通話時間。使用手機者應盡量長話短說,盡量減少每一次的通話時間。如一次通話時間確需較長,那麼中間不妨停一停,分成兩次或三次交談。

(3)信號太差時少用。一些手機廠商為了在信號差的地力一仍能獲得較好的通話質量,在設計手機時,往往會加大手機的電磁波發射強度。所以,當信號隻有1格時,手機信號的發射強度可能要比手機信號滿格時大1000倍。專家建議,如果通話時信號不好,可將手機天線的方向調整一下,也可以把天線拔出來。如果信號仍不好,盡量不要長時間通話,或者使用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