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口含或嚼食芒果、話梅、薑片糖、酸味糖果等食品。
小貼士
口服藥之外,有些外治法對防治暈車、暈船亦有較好的作用。
(1)頭部塗藥。可用清涼油或風油精等藥塗擦在額頭部位。
(2)臍部敷藥。取生薑1片,放在肚臍上,外用膠布或傷濕止痛膏固定,如無生薑,在肚臍上直接貼上1塊傷濕止痛膏,亦有防治作用。
(3)鼻部用藥。把薄荷精或食醋滴在口革上或手帕上,然後置於鼻孔下聞;也可將鮮生薑一兩片放在口革裏,再把口革戴上。
(4)薑貼內關穴。生薑1片,按男左女右的原則,貼在手上內關穴處,外用膠布或手帕包紮固定。
(5)針刺或以手指按壓內關、合穀穴。
■遊山玩水走路要訣
在青山綠水間旅遊要學會走路。掌握“走路經”者玩得輕鬆、愉快又安全;反之則勞累、緊張,甚至受傷。
(1)要走不要跳。三步並作兩步走或蹦蹦跳跳會加重膝踝負擔,容易勞累或受傷。要勻不要急,勻速行走最省體力,而且有利於保持良好心態;急一陣歇一陣的走路方式最累人。
(2)快去慢返。上午出遊的路可走得稍快,傍晚返程則要慢些走,以免疲勞的關節、肌腱受傷。走階不走坡,上下山時盡量走石階,少走山上斜坡。這樣較符合力學和生理要求,安全又省力。
(3)走硬不走軟。在水泥、瀝青、石板等硬地上行走比在草地、河灘、濕地等軟地麵行走更省勁和安全。
(4)避滑就澀。寧可繞點路從較澀的雪地、草坡走,也不走滑又危險的冰麵、沙石坡,以求安全。
小貼士
走路要穿軟底平跟鞋,如旅遊鞋、登山鞋,切勿穿高跟鞋、鬆糕鞋。攜物用腰包最省力,其次是雙肩式背包,單肩挎包及手提物品最費力。要多開口問路,避免走冤枉路,旅遊切勿“摸著石頭過河”亂闖。
■自駕車旅行注意事項
1.住
在住宿上應選擇通風透光的旅店,有條件的選擇星級賓館,睡覺前最好洗個熱水澡、泡泡腳。如果走路過多還應搓搓腳心或按摩一下小腿,這些都會加強血液循環。睡覺時最好不要整夜開著空調,以免受涼,第二天渾身無力。遊玩一天,保證休息很重要,大酒店的服務更規範。
2.吃
從飲食上講,外出旅遊因水分消耗大,所以多食湯食及清淡食品為最佳,最好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可適當配些瘦肉,盡量少食油炸、油膩食品,以防引起消化不良。許多人在爬山時看到泉水覺得清涼,又加上幹渴,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痛痛快快地飲一頓,其實這是不好的習慣。因為有些泉水有害礦物質超標,有的地方汙染很嚴重,飲用後對健康不利,所以應當多以自帶水或買純淨水為最佳選擇。
3.穿
衣服沒必要帶很多,但必須要齊全,各有特點,例如春夏秋冬的衣物都要有那麼兩件,一來是為及時適應季節,二來是便於拍照。外出旅遊穿著上首先要“舒服”。比如說,鞋最好不要穿過硬皮鞋,特別是新鞋,以防磨出血泡影響行程。衣服以寬鬆、休閑裝為佳。外出時最好戴一頂遮陽帽,因為夏天陽光強烈而紫外線對人的皮膚傷害很大,長時間陽光直曬會讓人感到頭暈,嚴重者會引起各種皮炎。
4.遊
若選擇遊泳項目時,首先要選擇水質,不能什麼樣的泳池都進,特別是有些泳池中的水有小蟲子,這不僅對皮膚損傷嚴重,還會誘發一些疾病。陽光強烈時最好不在露天遊泳,因為不僅紫外線直曬皮膚,還有水的反射,都會對皮膚造成損傷。
5.行
即道路的選擇,自駕車旅行建議適當多走國道。現在的國道已經建設得很不錯了,而且走國道會遇到一些比較有特色的鄉鎮,那裏的風土人情是久居大都市的人無法感受到的,路邊還有各種特色商品。
6.加油
隨時查看車況的變化,隨時掌握油量的損耗,始終保持1/3油箱的油。南方部分高速公路休息區裏隻有餐廳,沒有加油站,一些小加油站還常有沒有油的情況。
7.安全
司機每次連續開車不要超過1個小時,而且最高車速要比平時出行的車速慢20~30千米,這樣比較安全,也便於家人觀看風景。
在北方開車,早上必須注意冰雪和露水;在南方,則要隨時注意摩托車的穿行。
小貼士
身體有以下殘疾者不宜開車旅遊。
(1)耳聾。在車輛運行中,駕駛員要耳聽八方,對外界車輛的聲音、交警發出的音響信號以及其他聲響,迅速聽清,準確處理。因此,要求駕駛員的聽力保持在兩耳各為音叉側距50厘米,並能準確辨別方向;低於這個值就容易出事故。
(2)色盲。對於駕駛員來說,各種交通標誌、標線、信號燈都用顏色表示意義,而患色盲症的人缺乏分辨顏色的能力,他們看到的一切都是深淺不等的灰色。色盲者常不自覺有辨色力缺陷,多數是在體檢時才被發現的。
(3)立體盲。這是一種缺乏立體視覺的眼病,幼年患弱視、抖視是引起立體盲的常見原因。患立體盲的人,缺乏對三維空間各種物體的遠近、高低、前後等感知能力,視野範圍小,視野中會出現盲區,極易造成交通事故。因此,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已把檢查立體視覺功能列為選擇駕駛員的必查項目。
■境外旅遊應注意什麼
(1)出國前,預防注射不可少。為避免各種傳染疾病,旅遊前叮參考旅遊地點的環境,於出發前注射必要的預防針,如流感疫苗、A型及B型肝炎疫苗、破傷風、白喉等疫苗,以及服用防瘧藥物等,以避免傳染疾病。
(2)準備好足夠的藥物,必要時出國前先找醫師討論一下。旅途中有各式各樣的健康問題,尤其本身有心血管疾病、慢性病或過敏等身體問題者,一定要在出門前準備好足夠的藥物,患者可憑機票複印件向醫師預算最多兩個月的藥物隨身攜帶,出國前最好找醫師談一談,做好預防措施。而原本有筋骨方麵疾病的患者,應準備內服及外用藥,並準備護膝等保健用品。
準備工作做得好,出國旅遊沒煩惱。出國旅遊前可先取得旅遊地的氣候、環境衛生及疫情資料,大家可上網查詢,並應攜帶一些常備藥物,如暈車藥、抗過敏藥、感冒藥、腸胃藥、消毒水、皮膚保養品等,充足的準備,才有健康的保障。醫學研究證明,在“澳抗”陽性者的唾液、汗液中存在著乙肝表麵抗原。車廂內人多,汙染嚴重,加之有的乘客隨地吐痰,更增加了傳染疾病的機會。
(3)做好防曬及皮膚保養措施,留下美麗回憶。旅途中因為環境及生活作息時間改變,皮膚是第一個人體警報器,如果到氣候濕熱的國家,應做好防曬措施;到寒冷的國度,則應注意皮膚凍傷,並提高保養品的油質,臉上若無瑕疵,回憶就更美麗。
(4)多洗手,避免生飲生食,或碰觸野生動植物。旅途中最怕吃壞肚子,影響體力破壞旅遊情緒。“多洗手”是預防腸胃感染的最重要的途徑,避免生飲生食可減少受感染的概率。
(5)抵達目的地後曬曬太陽,可舒緩時差問題。人在旅途中會因為時差問題總覺得日夜顛倒,這時不妨在抵達目的地後曬曬太陽,這樣可舒緩時差問題。這是因為人體的生理時鍾會隨著太陽起降而自行調節之故,如果這樣還是無法入眠,則可以服用少量安眠藥輔助入眠。
睡眠充足,保持旅遊好體力,走太多路可熱敷減緩酸痛。出門旅遊難免要多多走路,因此讓自己有充足的睡眠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務必要有充足的睡眠與良好的飲食,以避免血壓突然升高的問題。在環境改變時,充分的睡眠可減少皮膚長痘痘及出現黑眼圈的概率。如果實在走得腿酸腳痛,建議浸泡熱水、按摩以舒緩酸痛。
小貼士
外出旅遊一定要十分注意衛生,千萬別貪一時的懶惰,帶來傳染病。外出住旅館要注意:
(1)出門前,自己盡量準備好長睡衣或大被單,不用旅館提供的貼身臥具。
(2)臨時性住宿,沒有準備,應要求服務員更換被套、床單,清洗消毒用具。千萬不要圖省錢,而去住衛生條件極差的旅店。
(3)在旅店洗澡時,無論旅店看上去多麼幹淨,都不要盆浴或坐浴,因為表麵看上去幹淨而細菌是否清除幹淨是看不見的,所以,應該用淋浴。旅店無淋浴,可先將臉盆用消毒劑洗淨,再用臉盆淋水洗。
(4)一定隨身攜帶消毒液,用塑料緊口瓶裝好,並不會增加多少重量,可是健康卻有保障。
■外出旅遊如何預防性病
旅遊前需了解一些性病知識。對病原體的入侵途徑、方式及其後果有初步的認識,增強防範意識。性病一旦染上,對己對家庭對名譽都有害,因此外出旅遊一定要注意防止性病。
(1)要嚴以自律,不為美色所動,更不尋花問柳,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2)進房後首先查看枕套、被套、床單等,如上麵有毛發、體液等未清洗的痕跡,必須請服務員立即換去,亦可自帶被套,和衣而睡。不要用旅店的未經消毒的被褥、臥具。
(3)不要用旅店裏的浴巾、毛巾和臉盆,自帶洗漱用具。
(4)坐便馬桶得用消毒紙巾、消毒棉(多層)墊嚴後使用。
(5)不要買舊衣服。
小貼士
男性若發現自己尿道口紅腫、尿頻、尿急、尿痛,甚至尿道流膿等現象應立即看醫生;女性凡是白帶突然增多、尿頻、下腹脹痛,應檢查是否染上淋球菌病。
別怕丟麵子,不要尋路邊電杆上廣告去求醫,那會越治越糟的。
旅遊回家後,內外衣服要清洗、日硒,最好用熱水燙或煮沸10分鍾,以殺滅可能私附的病原體。淋浴洗澡,徹底清潔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