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養成家居的好習慣(2 / 3)

據統計,人體皮膚平均每平方厘米約有10000個微生物,尤其以皮膚褶皺處及指尖上為多。手部皮膚上的細菌,除寄生於皮膚表麵外,還存在於皮膚的汗腺、毛囊、皮脂腺內,根據細菌寄生深度不同,通常皮膚上的細菌分為兩類:一類為暫居菌,另一類為常駐菌。

暫居菌位於皮膚表麵,是皮膚與其他物品接觸時滯留在皮膚上的,這類細菌的數量和種類變化不定,與每個人接觸物品的次數、汙染的程度和對手的清潔習慣密切相關。在暫居菌中有一部分是致病菌,主要是大腸杆菌和葡萄球菌等,這些細菌在皮膚上的存活時間一般不足24小時,用肥皂洗手時可將其清除。

常駐菌的種類和數量是相對恒定的,這類細菌多為非致病菌,在皮膚上能長期生存和繁殖,由於其常在皮膚深層,一般用肥皂搓洗不易去除。暫居菌和常駐菌能相互轉化,如果長時間不進行手部皮膚的清潔,暫居菌就會進入毛囊、汗腺、皮脂腺內,變成常駐性細菌。一般來說,經常注意手部皮膚清潔的人,手部皮膚上細菌數量要比不注意者少。洗手的價值就在於能有效減少或消滅細菌。

對手部皮膚的清潔和消毒,通常采用機械清潔法和化學消毒法。

機械清潔法是指流水、肥皂洗手。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最為行之有效的,一般可清除皮膚角化上皮60%~90%的微生物,若結合刷洗,微生物清除率可達90%~98%。雖然此法不能將手上全部暫居菌除去,但卻能將細菌數量減少到感染所需量之下。為了保證效果,必須注意:

(1)洗手時間至少1分鍾,洗手時不要遺漏指尖、拇指、指縫等常不易洗到的部位。

(2)用流水衝洗,不用公用臉盆浸泡。

(3)最好使用腳踏式開關的水龍頭,勿用紗布或其他材料接駁在龍頭上,以免其成為細菌的“儲備地點”。

(4)洗手後應自然幹燥或用一次性紙巾擦幹。有報道表明,洗手後用公用毛巾擦手,手上的細菌數可比原來增加10倍以上。

消毒洗手是指在一般性洗手的基礎上,對殘留於皮膚上的微生物進一步清除。這種方法主要用於接觸傳染病患者及其物品以後,用75%的酒精擦手1分鍾,是最簡單快速的消毒方法。此外,還可使用0.2%過氧乙酸水溶液、0.1%新潔爾滅等消毒液,一般用2~3毫升,擦洗後任其自幹,使皮膚濕潤狀態保持較長時間更為有效。

小貼士

洗手還應注意以下細節。

(1)避免頻繁洗手。在清洗衣物”,不要讓雙手長時間浸在水中。

(2)洗手時水溫不應過熱,否則會破壞手部表麵的皮脂膜,促使角質層更加幹燥甚至較裂,最佳水溫應該在20~25℃之間。

(3)手洗幹淨後,不能任其自然風幹,因為在幹燥的空氣中,手部皮膚內的水分,會伴隨未擦幹的水分一起蒸發掉。正確的做法是:洗手完畢,用幹淨、柔軟的毛巾擦手。

■刷牙的最佳時間

人經過了一夜的睡眠之後,由於夜間口腔唾液腺分泌減少,沒有大量的唾液來對口腔進行隨時的清洗,致使細菌大量繁殖。所以,人在一覺醒來之後,會感到口臭和不舒服。早上刷過牙後,頓覺口清氣爽,這是其他任何時候刷牙都難以得到的感覺。因而,很多人都認為早上起床後是刷牙的最好時間,有人甚至還認為早上刷牙是必不可少的,而其他時候刷不刷牙無關緊要。但是,口腔醫學專家告訴我們,早上並不是刷牙的最好時間。

牙刷對牙齒的摩擦刷洗,可以清除附著在牙齒上的食物殘渣、糖和牙菌斑。牙膏可以抑製口腔中細菌的生長,使牙齒表麵的汙垢更易脫落,並中和有機酸。漱口則可稀釋有機酸,並把細菌和汙垢等排出口外。因此,刷牙是預防齲齒的最有效方法,特別重要的是晚上睡覺前要刷牙,因為睡覺時口腔中唾液分泌明顯減少,加上睡覺時不可能經常飲水,這樣使得細菌很少受到衝洗,細菌所產生的有機酸也很少被稀釋。因此,晚上睡覺前是刷牙的最佳時間。

小貼士

牙刷使用有講究。牙刷是清除“腔內食物殘渣、_清潔“腔的工一具’使用不當,如有的人將一把牙刷用上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牙刷毛已彎曲、變形、脫了毛卻還在用等,會成為口腔疾病的禍根。為避免牙刷汙染而引起口腔疾病,牙刷使用時間不可太長,一般3個月應換一次牙刷。如果已經有牙齦炎、口腔炎、咽喉炎等疾病,就更應該勤換牙刷。牙刷使用後,應用清水徹底衝洗幹淨,甩幹上邊的水,刷毛朝上放入漱口杯內,放置在幹燥、通風的地方。

■洗臉時不該做的幾件事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做些“無效勞動”,在洗臉時就有4件不該做的事,既耗時耗物又無益於皮膚健美。

1.不該用臉盆

且不說臉盆是否清潔,單說其中的洗臉水,在手臉互動之後,越來越渾,最後以不潔告終。遠不如用手捧流水洗臉,即先把手搓洗幹淨,再用手洗臉,一把比一把幹淨,用不了幾把,就全幹淨了。

2.不該用堿性肥皂

麵部皮膚有大量的皮脂腺和汗腺,每時每刻都在合成一種天然的“高級美容霜”,在皮膚上形成一層看不見的防護膜,它略呈酸性,有強大的殺菌護膚作用。一些不修邊幅的男士或經濟落後地區的人習慣用洗衣用的堿性肥皂洗臉,這樣容易破壞皮膚脂膜的保護作用,使皮膚粗糙、幹燥、發癢,還會刺激皮脂腺“產油”。

3.不該用過熱、過冷的水

不注意水溫,用過冷的水洗臉會使麵部血管收縮,阻礙皮脂腺分泌;用過熱的水洗臉會帶走過多的皮脂,使皮膚缺乏彈性而失去潤澤,並刺激皮脂腺分泌。

4.不該用濕毛巾

久濕不幹的毛巾有利於各種微生物滋生,用濕毛巾洗臉擦臉無異於向臉上塗抹各種細菌。毛巾應該經常保持清潔幹燥。

小貼士

洗臉看似簡單,但很多人陷入誤區,養成不衛生的洗臉習慣。除上述4點外,還有:

(1)洗臉之前不洗手。有些人洗臉之前不洗手,而是直接把香皂抹在毛巾上,再用毛巾搓擦麵部,進而將手上的汙物和細菌帶到麵部。洗臉之前應先將雙手洗幹淨。

(2)隻用水洗臉。有的人隻用水衝洗一下臉,但是這樣洗臉基本不能潔麵。應養成使用潔麵乳或香皂洗臉的良好習慣。

(3)使勁用毛巾搓臉。這種“粗暴”行為易造成麵部皮膚損傷,還會使臉上有青春痘的人發生皮膚感染或出血。

(4)不洗額頭、下頜和耳後皮膚。一些青年人的額頭、下頜和耳後有許多青春痘,而麵部的正麵卻沒有或很少,正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用好你家的馬桶

據調查發現,家庭中32%的馬桶上有痢疾杆菌,其中一種名為“宋內”的痢疾杆菌在馬桶圈上存活的時間長達17天;另一份實驗報告也指出,將1億個脊髓灰質炎病毒投入馬桶內,濺到座圈上的病毒竟有3000個,同時,不少人冬天喜歡在馬桶上套個絨布墊圈,這樣更容易吸附、滯留排泄汙染物,傳播疾病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要重點進行清潔,即每隔一兩天應用稀釋的家用消毒液擦拭。至於布製的墊圈最好不用,如果一定要使用的話,應經常清洗消毒。如果有條件,不妨換一個具有抗菌功能和防濺設計的坐便器。家庭中使用馬桶要做到以下幾點。

1.馬桶內的贓物及時清洗

馬桶容易沾染尿漬、糞便等汙物,衝水後如果發現仍留有殘跡,一定要及時用馬桶刷清除幹淨,否則容易形成黃斑汙漬,也會滋生黴菌和細菌。除了管道口附近,馬桶內緣出水口處和底座外側都是藏汙納垢的地方,清洗時先把馬桶圈掀起,並用潔廁劑噴淋內部,數分鍾後,再用馬桶刷徹底刷洗一遍。

2.馬桶邊盡量不設廢紙簍

平時也可以在水箱中放置漸方式自動潔廁劑或掛上壁掛式消毒栓,通過每次衝洗達到清潔、除垢、消毒除菌的效果。

大多數家庭都會在馬桶邊設一個廢紙簍,存放使用過的廁紙,但這樣會造成細菌隨空氣散播,因為很少有人能做到隨時清理,至少都會存放一兩天,而時間越長,滋生的細菌就越多。

應該將廁紙丟進馬桶內衝走,隻要不是太厚、太韌,廁紙一般都能在水中很快變軟,所以不用擔心堵塞。有需要時,備一個衛生袋就可以,沒必要再設廢紙簍。如果一定要用,也要選帶蓋子的,以防細菌散播,並及時處理用過的廁紙。

3.馬桶刷要保持清潔幹燥

馬桶刷是保持馬桶清潔的功臣,然而,如果不注意清潔和幹燥,它也會成為汙染源。每次刷完汙垢,刷子上難免會沾上贓物,最好隨手再衝一次水,將其衝洗幹淨,把水瀝幹,噴灑消毒液,或定期用消毒液浸泡,並放在合適的地方。

小貼士

馬捅刷的清潔常常被人們忽略了。每次使用完馬捅刷,應及時用清水衝淨,然後掛起來,也可以在上麵噴灑一些消毒液(比如84消毒液),最後放在通風幹燥處。切記不要把帶水的馬桶刷放在不透風的容器裏,或衛生間陰暗潮濕的角落,這種環境最容易滋生細菌。根據使用程度不同,馬捅刷的壽命也不同。刷毛脫落後更容易藏汙納垢,一般來說,使用半年左右,就該考慮讓它退役了。

■適宜擺放居室內的植物

對一個家庭來說,並不是擺放的植物越多越好。室內擺放綠色植物與陽台種養綠色植物是兩回事。陽台上,隻要空間允許,多種點綠色植物並沒關係,而室內,不僅要考慮空間,還要考慮植物在室內也要進行光合作用,要呼吸。白天,植物會放出氧氣,吸收二氧化碳;晚上,植物則要吐出二氧化碳並吸收氧氣。所以,在臥室,植物擺放的數量也不宜太多,而客廳一般擺放兩三盆就可以了。有的家庭就因為擺了過多的吸氧性植物而使室內空氣變得稀薄,嚴重影響了生活。

很多觀葉植物能有效地吸收空氣裏的有害氣體,如吊蘭、非洲菊、金綠蘿、蘆薈等,對甲醛有較好的吸收作用,但很多人卻把吊蘭掛在陽台上,沒有發揮它的最大效用。而常春藤、鐵樹、菊花則可以分解甲醛和二甲苯,萬年青等長青植物能消除多種有害氣體。市場上菊花熱賣的時候,花幾元錢就可以買幾束回家,而且菊花不容易開敗,可以在家裏開一個月左右。在這裏,推薦幾種市麵上常見的宜擺放在居室內的植物。

(1)海芋。海芋是一種備受消費者喜歡的觀葉植物,因為會滴水又被稱為滴水觀音,喜歡溫暖潮濕和半陰的環境,擺放室內對吸收甲醛有良好的作用,但該植物帶毒性,因此千萬不能人口。

(2)山茶、杜鵑。山茶花能抗禦二氧化硫、氯化氫和硝酸煙霧等有害物的侵害;能吸收硫化氫、氟化氫、苯、乙苯、乙醚等氣體,但人聞了後會產生不適感;杜鵑花是抗二氧化硫等汙染較理想的花卉。

(3)木模、紫薇。木模又名朝開幕落花,喜溫暖濕潤氣候,宜陽光充足,也稍耐陰,耐幹旱,能吸收二氧化硫、氯氣、氯化氫等有害有毒氣體。紫薇又叫百日紅,對二氧化硫、氯化氫、氯氣、氟化氫等有毒氣體抗禦性較強。

(4)米蘭、桂花。米蘭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氯氣,此外還可以治療感冒、胸悶,甚至用來醒酒。桂花則對化學煙霧有特殊的抵抗能力,對氯化氫、硫化氫、苯酚等汙染物有不同程度的抵抗性,還能吸收汞蒸氣,剛裝修過的家庭可以多擺放些桂花。

(5)梅花、桃花。將梅花擺放在家中,一旦環境中出現硫化物,它的葉片上就會出斑紋,甚至枯黃脫落,向人們發出警報。而桃花對汙染環境的硫化物、氯化物等特別敏感,可用來監測有害物質。

(6)仙人掌、仙人球。這些植物在夜間能吸收二氧化碳,可以淨化空氣,而且仙人掌、仙人球具有吸收輻射的作用,可以擺放在計算機邊。

小貼士

購買植物應該結合自己的職業、情趣、愛好等選擇適合自己養的植物。例如,平時公務繁忙的人,可以選擇一些不怎麼需要照顧或後期管理,養護要求比較低的綠色植物,如吊蘭等;有較多精力料理與撥弄綠色植物的人,可以選擇一些後期管理要求比較高的綠色植物,如西洋杜鵑等。另外,性格較為文雅一點的可以選擇蘭花、文竹及一些盆景等擺放在室內。

選擇植物時還要考慮到它們能否在你的居室環境裏找到生存空間,如光照、溫濕度、通風條件等,並要注意和空間及環境的協調。盡量按自己的空間大小來擺放植物。

■電話機要常消毒

電話機的汙染十分嚴重,有相當多的電話機帶有甲肝病毒和乙肝表麵抗原及結核杆菌,使電話筒傳話變傳病。據專家抽樣監測,發現98%的電話機帶菌超過2萬個,30%的電話機帶有致癌病菌,其中汙染最嚴重的是公用電話,最多的帶菌超過17萬個。

因此,打電話要注意正確的使用方法,話筒與嘴的距離要超過10厘米以上,千萬不要用手捂著話筒、用嘴對著喊;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手帕掩住嘴,防止唾沫噴人話筒。

小貼士

一打完電話之後勿用手抓食品進“中,最好用洗手液洗手或用消毒濕巾擦洗,在醫院或公共場所打過電話後更要格外注意。另外,平時要經常用棉球蘸75%的酒精或5%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話筒,進行消毒。

■飲水機消毒有辦法

人們喝桶裝水圖的是水質純淨,有益健康,但飲水機的給水環節如果消毒不徹底,也會導致水質的二次汙染。即使是一些生產廠家配備的專業人員,消毒處理過程也不一定完全合格。

具體說來,飲水機消毒應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拔去電源插頭,取下水桶,打開飲水機後麵的排汙管,排淨餘水。因為排汙管裏的剩餘水才是導致飲水機二次汙染的關鍵,然後再打開所有飲水開關放水。

(2)用鑷子夾住酒精棉花,仔細擦洗飲水機內膽。飲水機內膽由於直接與空氣接觸,很容易積聚細菌。用酒精擦洗,可以去除上麵的汙垢,為下一步消毒作準備。

(3)將300毫升消毒劑溶解到2升左右水裏,再裝滿整個飲水機內膽,並放置10~15分鍾。

(4)打開飲水機的所有開關,其中包括排汙管和飲水開關,排淨消毒液。

(5)用7~8升的清水連續衝洗飲水機整個腔體,打開所有開關排淨衝洗液體。有些人隻用1升清水衝洗是遠遠不夠的,會使消毒液殘留在飲水機內。

(6)用酒精棉球擦洗開關處的後壁,當用杯子盛水時,很容易碰到飲水機開關處的後壁,不能隻用抹布擦洗。

小貼士

往飲水機內膽裏倒入多功能消毒劑須注意,飲水機腔體的容量為2升左右,區區300毫升消毒劑,隻能消毒極其有限的飲水機內腔空間,這樣的消毒是無效的。正確做法是將300毫升消毒劑溶解到2升左右的水裏,再充盈整個腔體,留置10~15分鍾。

最後,飲水機消毒完畢,還可能有微量的消毒液殘留,不可以一馬上飲用。正確做法是放一杯水,聞聞有沒有氯氣味,如有,再放水,一直到聞不出氯氣味才可以放心地喝。

■電器不宜集中擺放在臥室裏

為了幫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防護身邊的電磁輻射,專家建議,不要把家中電器擺放得過於集中,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險中,如收音機、電視機、冰箱等電器,不宜集中擺放在臥室裏。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移動電話等都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操作,同時盡量避免多種家用電器的同時啟用。電視、電腦等電器需要長時間使用時,應注意至少每小時離開一次。

小貼士

(1)電腦。電磁波發生於電腦(指常規的電腦)的前麵及後麵。電腦屏幕會放射出陰離子,操作時的距離至少在30厘米以上,開機瞬間電磁輻射最大,應予避開。

(2)電視機。看電視時,最好能距離電視機3米以上,關機後立即遠離電視機。

(3)微波爐。使用微波爐時,應注意至少離爐0.5米以上,眼睛不要看著爐門,不可在爐前久站。食物從爐中取出後,最好先放幾分鍾再吃。

(4)電熱毯。電熱毯相當於一個電磁場,即使關上開關,仍然會擾亂體內的自然電場,對孕婦、兒童、老人的損害最大,應慎用。

■應警惕“電視病”的危害

據英國一份研究資料表明,隻要你每天看電視平均超出3小時,就可能患上“電視綜合征”,尤其是兒童或青少年。常見的電視病有以下幾種。

1.“電視肥胖症”

經常看電視,一方麵易缺乏適當的體育活動;另一方麵有的人在看電視時,還大吃糖果、點心,從而引起肥胖。

2.“電視眼”

電視機在工作時會刺激人的眼睛,發生眼皮、眼瞼紅腫,眼球結膜充血,幹痛難忍,嚴重者還會使結膜和角膜受損,影響睡眠和食欲。

3.“電視頸”

有些人看電視時頭頸部長期維持過伸、過屈或扭斜狀態,這很容易引起頸部軟組織勞損。

4.“電視心”

有些人在看電視時,會隨節目中的情節產生情緒波動,尤其是老人,容易出現頭暈、心悸、血壓升高,從而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和腦血管意外等急症。

5.“電視腿”

看電視時長期處於坐位,容易引起下肢麻木、酸脹、浮腫、疼痛,甚至引起下肢肌肉痙攣,老年人尤甚。

6.“電視胎兒”

孕婦長時間看電視除易感到頭昏、胸悶等以外,還會影響胎兒發育,尤其1~3個月的胎兒受害更明顯,致使胎兒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