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活動成為一種營銷潮流
這是一個營銷時代。不光企業需要營銷、媒體需要營銷,政府也需要營銷,甚至連個人都需要營銷。如何營銷?活動是方式之一。在活動領域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又作了一定理論探究的美國人朱迪·迪倫,在《活動策劃完全製勝攻略》中指出:活動策劃業已成為一個涉及數十億美元的全球性產業。由此可見,在世界範圍內,活動的力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
相比其他機構,媒體是天然的活動組織者。傳播本來就是媒體的長項;此外,媒體不光是信息的媒介,也是公共關係的媒介,與政府、各種社會機構以及企業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因此,媒體在組織活動方麵有著相當多的優勢。當舉辦活動成為潮流,媒體自然也不應落後。
如何有效地開展活動
從媒體的新近變化來看,活動已然成為媒體強化品牌優勢、增加經營收入、實現媒體轉型的一個可行的突破口。那麼,如何有效地開展活動呢?
一是成立專門的部門,負責媒體活動的籌劃、管理、運作。組織活動是一種專業化的工作,需要專業團隊來運作。比如,瀟湘晨報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品牌策劃部,負責全報的品牌拓展及各項活動。由於成功操辦長沙車展,該報又在品牌策劃部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南國際會展有限公司,“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標誌著活動部門已經能成為瀟湘晨報的經營單位之一。晶報今年在原有品牌活動部的基礎上成立了品牌活動中心,部門由10多人組成。從這兩家報社的操作來看,雖然部門名稱都冠以“品牌”二字,但“營銷”均為部門的首要目標,而活動則是營銷以及實現品牌傳播的基本手段。
二是實現活動的全員參與和立體化運營。活動根據規模可分為小型活動、中型活動、大型活動等。對於一家媒體而言,活動的形式與規模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大型活動可能帶來較大收益,但動用人員較多,這樣的活動一年內隻能舉辦有限的幾次;中型活動帶來的收益不是很多,但是就影響力的積累而言是積少成多,隻要不需要貼錢,即使不賺錢,也值得先把活動辦起來;而小型活動則可以常規化,變成定期的活動,從而拓展媒體的影響力,維係受眾與媒體間的關係。
就不同的活動規模而言,所有的活動不能全部交由活動部門來運作,而是應根據活動規模及形式,由媒體內的多個部門分工合作,由活動部門統一管理。
三是重組媒體的組織機構。以報紙為例,組織機構可以分為采編部門、發行部門、廣告部門三大模塊,活動部門的組建,則使得原來分割清晰的三大部門界限模糊了。因為,活動部門可以與采編部門,或發行部門、廣告部門分別聯係,也可同時發生聯係。這種聯係不是偶然性的,可能是常態化的,因此,媒體的組織機構也需要重整,以適應開展活動的需要,從而應對媒體的現實困局。
未來傳統媒體仍然是內容的重要生產者,但同時會以頻密的活動介入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城市生活及社區生活。此時,媒體已經不是過往的媒體了,而是一種新的、特別的社會組織。
(作者單位: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