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是市場化程度高的報紙,對於活動的重視度越高,活動貢獻的經營收益在總體經營收益中的比重也越大,瀟湘晨報、成都商報都是如此。瀟湘晨報自2005年起開始舉辦長沙車展,如今已經成為每年一屆的常設活動,首屆車展即盈利,2010年長沙車展為瀟湘晨報社帶來的增收達3000萬元,利潤超過1500萬元。
媒體競辦活動的原因
媒體為何越來越熱衷於搞活動?背後究竟有哪些推動因素?筆者認為,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麵:
1.媒體環境的急劇變化
首先是媒體生態的變化。隨著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原來由報紙、廣播、電視以及雜誌構成的媒體格局發生了顛覆性變化,新聞傳播的渠道驟然增多,媒體形式多樣,傳統媒體的固有格局被打破,原有的巨大影響力也逐漸被削弱。
在媒體生態變化的同時,廣告市場的格局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2000年以來,中國的GDP進入了快速增長期,然而在不斷增長的廣告市場上,傳統媒體擁有的份額自2005年之後沒有明顯增長。這是媒體格局變化在廣告市場上的投射。在這種局麵下,媒體若要積極應變,活動是可以選擇的策略之一。
2.受眾、客戶以及市場的推動
在新的傳播格局裏,媒體不僅應提供專業而權威的報道,還應盡力滿足受眾的種種需求,從而強化與受眾的聯係紐帶。比如,食品安全是民眾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食品究竟是否安全?安全到什麼程度?這是很多市民想切實了解的。在受眾這種心理需求的推動下,晶報2012年與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組織了“火眼金睛市民體察行”活動,連續7天組織市民走訪果園探查農藥殘留,走進大型食用油生產企業了解是否使用轉基因原料,走入超市感受產品追溯技術,以及到本城最大的乳業公司親眼目睹牛奶的生產流程等。由於市民是探訪的主體,增進了整組報道的可信度,加強了受眾與媒體之間的情感聯係。
客戶需求,是促使傳統媒體開展各種活動的又一個推動因素。在一個不斷有新成員加入的廣告市場上,傳統媒體作為先來者,仍然享有先來者的部分優勢,比如與原有廣告客戶的聯係,能夠盡快獲悉客戶的種種需求,從而做出積極的應對。晶報推出的“晶禧深圳”活動就是一個有代表性的案例。
商家在媒體投放廣告,受眾接收廣告信息,進而到相關商家消費,這是傳統的廣告效應模式。但是,隨著媒體的增多,信息量的加大,這樣的運作模式效果呈現遞減效應。在此背景下,晶報廣告部2006年聯合深圳十多個行業的數十個商家,推出了“晶禧深圳”活動。該活動選擇在“金九銀十”的全年銷售黃金季節推出,曆時40餘天,主題定為“觸動整座城市的興奮”。活動的亮點是《晶報》提供的豐厚獎品,包括16輛汽車的首付各1萬元及一套房屋的首付8萬元。消費者隻要在參加“晶禧深圳”活動的商家購物,就有機會抽中大獎。參與此次“晶禧深圳”大型促銷活動的有家電、家居、地產、商場、通信、婚紗攝影、珠寶、金融、醫療、招生培訓等多個行業商家,成功打破了傳統活動隻麵向某一行業的做法。
在“晶禧深圳”活動中,報紙成了一個平台,一個中樞,它發揮了特別的溝通和推動作用,把一個城市中可能相關的銷售者都彙合到一起,讓營銷者互為營銷。報紙這個傳播者,搭建了一個平台,又像是組織了一個沙龍、一個聚會,通過活動,報紙成為舉足輕重的整合者,這也正是活動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