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人利用自己的專業所長或興趣愛好在微信上開設公眾號,運營者以自身的人格為公眾號背書。這方麵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公眾號“羅輯思維”的創始人羅振宇。目前,“羅輯思維”的訂閱量已超過200萬人。羅振宇曾在“羅輯思維”上售賣8000套單價499元的圖書,在90分鍾內全部賣完,顯示了其對粉絲強大的影響力。自媒體可以成為產品推廣中的一環,為品牌背書,產品信息可以借力自媒體進行口碑傳播,進一步加強信任、擴大影響。
2.強關係、多級化的傳播
微信的好友來源有三種:手機通訊錄聯係人、QQ好友及1000米以內微信用戶,且成為好友關係需經過雙方確認,這使得微信成為一種強關係、較私密的社交工具。
對微信來說,利用用戶的傳播欲和隨時隨地互動、分享的優勢,可對廣告信息進行朋友圈、微博及QQ空間的聯動傳播。有網友稱,“這是一個隻信任小夥伴的時代”。微信朋友圈、QQ空間實際上是現實人際關係在網絡上的轉化,具有人際傳播特有的信息信任度高的優點,是進行口碑式傳播、二次傳播,啟動信任型經濟的有力武器。利用“熟人”關係可大大增加廣告信息的被接受度。
微信的營銷力
在構成微信廣告價值的要素中,表現力和傳播力是形成廣告價值的前提條件,影響力是引起受眾關注、引發受眾行動的關鍵,而營銷力則是核心。一切商業廣告傳播行為都是為了促進銷售。
1.微信聚焦最有價值的消費群體
中國互聯網調查社區《關於網民使用微信的調查》顯示,微信的主要用戶為企業/公司工作人員、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及學生群體,占65%左右,且用戶整體趨向年輕化。可見,微信的使用主體大多工作較穩定、以年輕人居多,這部分人群思想活躍、易於接受新鮮事物,整體消費水平比較高,且容易受到外部信息的影響。
2.微信提供了便捷的消費方式
廣告的ADMA法則認為,廣告要起到銷售效果,必須經過五個階段:引起注意(Attention)—產生興趣(Interest)—激發欲望(Desire)—促進記憶(Memory)—引起行動(Action)。微信小店、微信支付的便捷性使得廣告鏈大大縮短,從引起注意到完成購買行動都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完成,微信既是廣告媒體又是交易平台。企業和商家們通過微信轉發積分、發微信紅包等形式,可以大大提高消費者的參與熱情。
然而,微信作為廣告傳播平台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微信的社交屬性比較明顯,為保護用戶體驗,騰訊刻意弱化微信的營銷功能;微信作為“私媒體”的特征明顯,它提供了一個噪音幹擾較少的傳播環境,但同時其傳播流程在騰訊旗下各產品中形成一個閉環,不能將信息發布到新浪微博等其他平台之上,削弱了微信的傳播力;為了吸引廣告主,微信公眾號已經出現了數據造假現象;微信過度依賴騰訊的技術平台,微信未來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騰訊的戰略方向,等等。
正如微信的廣告語所說:“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不知不覺中,微信已是一種時尚符號的象征,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嵌入了現代人的生活流程”。③種種新奇、便捷的功能逐步培養著用戶的黏性,不斷擴展著自身價值,其營銷力在未來還會不斷增強。利用微信進行廣告傳播要結合企業和產品自身特色,避免盲目、過度營銷,提高投放的科學性。
注釋:
①顏景毅:《論新聞媒體的廣告價值》,《鄭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7期
②劉蘭芳:《微信改變了什麼——以補償性媒介技術演進看微傳播的影響》,《西部廣播電視》,2013年第11期
③【法】讓·鮑德裏亞著,劉成富 全誌剛譯:《消費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