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傳統村鎮街巷空間場景構成(2 / 2)

三、傳統村鎮街巷空間場景構成多樣性的意義

傳統村鎮街巷空間所具有的場景多樣性給生活帶來的直接特征就是居住生活的私密與共享的滲透與融合,具有多方麵的意義。首先,多樣的場景構成可以提供有情趣的空間體驗。場景構成的多樣性中隱含著其另一重要屬性——連續性,即場景並不能獨立存在,需要空間的關聯。多樣的場景構成所產生的連續性加強了物態空間的動態聯係,營造了空間體驗方麵的豐富性和連續感。第二,多樣的場景構成滿足居住生活多層次的行為需求,實現功能複合,為居住生活環境的使用贏得優良評價。讓人賞心悅目的居住生活環境並不完全依賴於其物質空間,而主要在於生活的本質,即居民對生活、對激情、交往等的需求和願望被表達了出來。第三,多樣的場景構成實現了不同層次的空間關聯。傳統村鎮的“街巷”不僅是居民生活的街巷,還是更大體係內的社會生活的街巷。場景的多樣性使得街巷在雙重空間層次下實現了私密場景與共享場景的複合與並置,打破了嚴格的生活情態的界限,提升了居住空間環境的參與附加值。

四、探索傳統村鎮街巷的場景多樣性的回歸

1,場景的文化屬性

場景是文化上的變量。當社會變得複雜,各類與眾不同、特立獨行的場景也就越多。現代社會經濟結構複雜,生活方式與傳統社會有著極大的差別。生活場景存在著在更廣闊的城市範圍內分解和獨立的態勢。如:購物、休閑、運動等場景需要有小區之外,很多時候常常是遠離小區的專門化建築空間(如超市、咖啡吧、美容院、健身館……)的參與。各個場景在時空中的關聯,涉及越來越多的空間和社會文化因素。這正解釋了現代住宅小區外部空間冷漠、生活氛圍淡化、生活的私密與共享無法實現理想結合的原因。

2,現今住宅小區中場景多樣性實現的潛力

好的社區應該給它的居民提供最佳的生活體驗。這裏場景的多樣性就成為主要的評價標準。作為文化變量的場景,其分化、獨立的趨勢雖然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但傳統村鎮街巷空間的多樣生活場景所營造出的私密與共享相結合的生活氛圍,卻正是現今住宅小區所缺少的,對住宅小區規劃設計理念、空間營造手法等,仍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線形空間的回歸——住宅街區化。街道很多時間是一種動態的空間體驗,街道兩側界麵的連續性和節奏感,是人們感知街區意象的基礎,在場景構成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引入街道連續界麵的同時,引入非居住功能,特別是商業功能,如沿街排列便利店、甜品屋、洗衣店、酒吧、銀行等,可以實現小區區域範圍內的場景多樣性。

(2)空間都市化。場景的文化屬性表明,在現代城市生活中,居住生活的場景構成向城市範圍內擴展的態勢不可逆轉。生活場景更多地融入到都市生活中,如超市購物、節日聚餐等。因此在引入街道時考慮城市街道網絡的肌理,使引入的街道與城市街道係統相結合。街道作為城市的生成物,兩側界麵的建築服務於城市生活,打破了住宅小區與城市之間的領域界限,使生活場景在不同空間層次上實現複合。小區引入城市街道空間,不僅帶來了商業場景,接納了城市步行者,同時也為相鄰居住區的生活提供了更多選擇,使得小區生活空間具有了都市空間品質,從而實現了居住生活與城市生活私密與共享的結合。

結語

傳統村鎮街巷空間蘊含著的先驗價值——場景構成的多樣性,正是現今住宅小區生活品質的重要衡量指標,對居所的使用、對街道的使用均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在現代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中引入街巷的線性形態和非居住功能,在小區範圍內實現場景多樣性的回歸,有助於彌補當代生活場景分化和獨立給住宅小區帶來的生活情境的單調,豐富生活環境的空間體驗,同時也提升了住宅小區的美學附加值和社會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