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七天 花園波特蘭 忘念相持 四口之家(2 / 3)

途中,關曉偉在一家台灣美食車旁停了下來,支援自家人,更讓關曉偉沒有想到的是,這裏居然有賣:棺材板和賽門甜不辣,關曉偉這種吃貨怎麼能放過。這種美食車雖然看起來簡易,但多會在車前安排一兩張小桌,幾把椅子,方便客人用餐。關曉偉決定坐在桌邊慢慢吃。

經營這架美食車的是一對台灣移民夫妻,小妻子阿貞是典型的台灣女孩,個子嬌小,說起話了讓人酥到骨子裏,能讓客人覺得吃到嘴裏的食物也特別的甜美。因為不是用餐時間,所以客人不是很多,兩個女人就聊了起來。在台灣很多人都會移居美國或其他國家,移居美國的多數會在舊金山、紐約等大城市,但阿雄,她的丈夫更喜歡這座城市,沒有大城市的喧嘩,卻寧靜而美麗。

“這些美食車的經營者好像都對自己做的食物很了解,就像是做著自己國家或地區的食物一樣。”關曉偉邊吃邊說,因為每次購買時,車主都會向她這個“老外”不厭其煩地介紹一下食物特色。

“事實上,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種美食車的經營方式,主要是開不起店。經營這種美食車的大多數和我一樣,是移民,這也是你為什麼覺得食物地道或車主對自己美食了解的原因。也隻有熱愛自己地方的食物,才能做出地道的美食。”阿貞悠悠說著;關曉偉在阿貞甜美的聲音背後聽到了身為移民的不容易的苦澀,而在最後一句話裏讓曉偉感覺出她的那份思鄉之情。

“真好吃。”關曉偉為了緩解這樣的愁緒,轉換話題,讚美著食物。

“不但好吃,還很幹淨的!”阿貞的話不似打消用餐者可能的顧慮,倒像是對這種美食車形式的讚歎。

“看到你幹淨的櫥窗和操作台就知道了。”關曉偉由衷地講。

“不隻是我們的,所有的美食車的食物都很幹淨。因為波特蘭政府政策管理很嚴格,所以衛生水平很高的。如果被查到衛生不合格,不但會被吊銷經營許可,還會被重罰的。”阿貞嘟了一下嘴,調皮的樣子不像個少婦,但像個小姑娘。

“明明是對你的嚴苛要求,你怎麼甘之若飴啊?”關曉偉不解的搖搖頭。

“這樣就不是所有人有輛車就可以當美食車啊,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競爭壓力。”阿貞有點小自豪地接著說,“這規矩對別人是嚴苛,對我們可是自然不過的事。”

中國人從小就被教育“勤、儉、持家”,骨子裏自然形成的勤與儉的習慣就是財富啊。關曉偉感歎悠久曆史的教育力量。

聚散總有時,關曉偉把棺材板和賽門甜不辣吃得幹幹淨淨,站起身,“希望下一次來波特蘭的時候,還能在這裏見到你們。”關曉偉臨別時說道。

阿貞則笑容一澀,解釋道:“不是所有的美食車都是固定位置,尤其是我們這種剛開業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確定下來。”

關曉偉沒有想到這和國內一樣,初來者也會是“流動攤販”,趕緊說道:“隻要你還在這裏開美食車,我就會找到你。”

阿貞開玩笑地說:“我要是沒有結婚,你要是男孩子,這樣講出來的話,我這輩子都要一直等著你了。”

兩人嗬嗬嗬笑看著對方,互相祝福著道別,關曉偉感覺自己吃的不是路邊的美食車食物,而是中國人才能感知的--家的味道。

吃飽,和朋友聊天,都讓關曉偉的心情好了很多,暫時把關於芸子的信息關閉起來,也隻有這樣,即便生了相思病也能繼續向前走。

關曉偉騎車很厲害,在高中時甚至可以不用扶車把上下橋,所以她現在一手拿著泰國珍珠奶茶,一手扶車把,邊喝邊騎,經過OregonHistoryCenter(俄勒岡曆史中心),很快就到了PioneerCourthouseSquare(先鋒法院廣場),它的得名是因為廣場對麵就是太平洋沿岸西北部地區最古老的聯邦建築,始建於1875年的開拓者法庭(PioneerCourthouse),那灰色簡潔的建築讓人自然而然地肅然起敬。而這紅磚鋪就的廣場,讓關曉偉回憶起小時候,因為自己小時候曾居住過的聯排平房都是這種紅磚蓋起來的。隻是這裏幾乎每塊磚都刻有一個名字,那個名字代表了一份付出--這些名字都是曾經建造或維護廣場人的名字,而且BuyaBrick(買一塊磚)計劃據說仍在持續。如果中國某些城市廣場也采用這種方式,不知道能為市政建設省下多少錢,再把省下來的錢整體投入到青少年教育和老年人服務中去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改善效果。

這個廣場是波特蘭所有重大民間活動的承載者,可惜今天並沒有什麼活動;但廣場周圍有很多購物商場,所以可以看到購物後一張張喜氣洋洋的臉龐;也可以看到孩子們跑來跑去的快樂身影;亦可以看到相依的老人,經曆歲月的洗禮後仍保有的那份甜蜜。“在波特蘭你依然可以感受到90年代的美國夢,波特蘭是一個連年輕人都已經退休的地方。”而一切美好卻讓曉偉覺得茫然,“這些是屬於自己的快樂嗎?”,心頭不斷滋生的是對自己想身處何處的茫然。

記得有人曾說過:“人之所以感到迷茫,是因為智慧不夠。”關曉偉現在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什麼智慧讓自己可以真的不關心、不在意爺爺和芸子,也許還有Jason。沒想到獨處也可能是件很可怕的事情。關曉偉把珍珠奶茶很快的喝完,站起身,望向廣場時,她想離開這裏卻又不知去哪裏的茫然讓她想哭。她把身後背包裏關於波特蘭的景點介紹全部掏出來攤在地上,“波特蘭有200多座花園,難道沒有我關曉偉能去的嗎?JapaneseGarden(日本花園)?HoytArboreum(霍伊特植物園)?InternationalRoseTestGardens(國際玫瑰試驗園),波特蘭是玫瑰之城,去這裏?PortlandClassicalChineseGarden(蘭蘇園),波特蘭市和蘇州市是友好城市呢。要不選擇ColumbiaRiverGorge(哥倫比亞河峽穀)?WillametteValley(威拉梅特穀),現在這裏的黑比諾葡萄沒熟,酒總是有的,醉倒了是不是就可以了?”關曉偉自言自語,讓自己努力想著去哪裏來占據那份深深的擔心。突然指間碰觸到一張特別的宣傳單頁:TheGrotto(夠托),也許隻有聖地才能撫慰心靈。關曉偉找了最近的車站,坐上12路公車,雖然公車走走停停,半個多小時後才到NationalSanctuaryofOurSorrowfulMother(夠托全名),沒想到一份機緣就悄無聲息地等在那裏。

TheGrotto際遇經典一家四口

夠托聖堂TheGrotto字麵意思就是一處石窟,建在懸崖邊,62英畝的花園被修剪得整整齊齊,一路上展示了美國太平洋西北部本土植物,以及美麗的教堂、雕像。在美國,絕大多數人信奉基督教,但其他各種宗教也同時並存,所以這裏是一處以植物園手法打造的天主教主題公園,自然景色與宗教元素在這裏實現了完美結合。據說每年超過300000遊客來此參觀。在這個石窟的上層花園,遊客們還可以看到美麗的全景哥倫比亞河峽穀和聖海倫斯火山。

關曉偉沿著TheWayofTheCross(十字架之路),走在一條蜿蜒的林蔭小路上,路邊的十多座銅雕敘述著關於耶穌的故事。突然關曉偉在一座耶穌受難像前看到一個孤零零泣不成聲的小男孩,亞洲麵龐更讓曉偉覺得親切又可憐。關曉偉趕忙走上前問:“WhatcanIdoforyou?”

小男孩閃爍著飽含淚水的大眼睛看著曉偉,沒有回答,似乎沒有聽懂。曉偉拉上小男孩的手,想給他力量,於是用中文再試試問:“小弟弟,你家人呢?”,小男孩不待回答,關曉偉就見一團白色包裹了他,急切聲音一泄而出:“瑞逸,你什麼時候放開了媽媽的手?在這裏走丟了怎麼辦?!還好主保佑,阿門。”

曉偉看到一個女人柔美的側臉掛著晶亮亮的淚珠。

“是你找到了我的瑞逸,真是太感謝你了。”轉過來的女人,漂亮的讓人炫目。還沒等曉偉說明自己隻不過剛遇上而已,這個母親已轉過身,眼裏隻有那個小男孩了。

曉偉放開拉著小男孩的手,退了一步。那兩個人組成的畫麵讓人感動,竟讓曉偉不由的想起媽媽,或許出國前應該告知父母一聲。剛想到這裏,腦海中便警鈴大作,媽媽鄭佩女士對她成為北漂已非常不滿意,要是知道瞞著他們獨自跑到美國,那還不被打斷她的腿拖回去。關曉偉一身冷汗,趕忙擺擺頭,以擺脫這種可怕的設想,不期然望到一個擁有靚麗外表卻持著不屑眼神的美少女,那一身公主裙把她裝扮的就如同森林裏的白雪公主,可那不屑的眼神正望向那個哭泣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