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七天 花園波特蘭 忘念相持 四口之家(1 / 3)

昨天的行程極是辛苦,今天大家卻都不約而同天還沒有亮就早早醒來;關曉偉整個夜裏醒了幾次,查看芸子的情況;芸子如上次一樣,昏睡直至天亮。

早餐結束芸子和關曉偉回到房間,芸子告訴關曉偉,她還要在這山裏多住幾天調養,不能繼續和她一起旅行。關曉偉抓住芸子的手,懇求留下來陪伴她。

“繼續你的行程吧,我們還會再見。”芸子看著關曉偉不舍的目光,雖然語氣是淡淡地,也掩藏不住絲絲不舍。

不知道為什麼關曉偉也相信她們還會再見,但分別還是令人傷感,“我再陪你幾天,等你身體恢複,我再走,好不好?”

芸子看著關曉偉善良的目光,笑了笑,悠悠地說:“所謂天時,便是上天注定之時間,之時機。在你的人生旅行中,隻有按了天時,才可能遇到你人生重要的人。如果錯過,可能便是永生錯過。走你自己的路是必然。”芸子頓了頓,“而我的路,也要我自己去走,也或許是煉獄,也或許是重生。”

芸子是奇怪的女孩,帶給關曉偉玄幻的世界,最近幾天發生了太多事,都是關曉偉用二十幾年的經曆和所學知識、所讀之書,不能理解、解釋的事情。但當一切真實的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身邊時,她不但接受了,還相信著,她相信芸子的話。

關曉偉一點點收拾著自己的行李,希望聽到芸子挽留她的隻言片語;但隻有芸子同樣依依不舍的目光。

關曉偉走幾步就回頭看看芸子,她那樣小巧的身體裏要承擔多大的磨煉?老天、神或是耶穌·····關曉偉把她所認知的、高高在上的人、神無一不探問一番:‘為什麼這樣對待這個小小的女子?!’

上車前關曉偉緊緊抱著爺爺,不斷重複著爺爺保重之類的話,希望這位令人尊重的長輩長命百歲,希望下一次她再到Forks時還能見到老人家。關曉偉強忍住的淚水,在上車後便決堤而一發不可收拾,所有的不舍一瀉千裏,直至哭得抽泣哽咽。

Jason從爺爺那裏知道,關曉偉注定是要離開的,而他是必須留在部落裏繼承酋長之位,可是內心深處他是多麼希望自己可以挽留這個總能讓人感覺到快樂、感覺到溫暖的女孩。從雷尼爾山去往波特蘭的兩個半車程中,Jason和關曉偉都默默地沒有說話,似乎打破了靜默便會有更多的不舍。Jason一直把關曉偉送到了酒店,關曉偉站在車下,看著駕駛室裏的Jason,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現在轉身離開會更好。‘也許是吧。’關曉偉邊想邊轉身;Jason看著關曉偉轉身,衝了下來,從曉偉的身後緊緊抱住她,他想對她說:“不要走”,可一想到爺爺的話,在關曉偉耳邊默念地話卻變成了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英文單詞:“Farewell(再見,別了)。”

關曉偉並不喜歡流淚,可此時一個簡單的道別又讓曉偉離別之情溢滿全身,震顫了自己的身體,化作滴滴清淚,無論如何也止不住。

關曉偉緊握著Jason臨別贈予的羽毛骨飾;他和他車的影子消失在路的拐角處,脫離了關曉偉的視線卻永駐在她的心裏。

AceHotel酒店:

剛一進房間關曉偉就被AceHotel的簡約抽象派藝術風格嚇了一跳,一隻張牙舞爪的黑貓流著黑血站在床頭。關曉偉趕緊轉身去前台換了房間。而新的這間房簡潔,清爽的讓人心靈慰藉。

關曉偉站在酒店房間的窗前,看著蔚藍天空中悠閑飄浮的白雲,多了許多寧靜,隨即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回到這樣的城市生活,若不是手機上的日曆清晰記錄了流逝的日子,之前經曆的種種仿佛皆是幻境。

曉偉離開芸子時,她的身體還沒有完全恢複,爺爺也似乎也很疲憊,Jason深情的雙眸也讓曉偉有了女人的某種自覺,心會牽掛。越是想下去,心便越是煩亂。關曉偉狠狠地撲了撲自己的短發,決定讓自己的頭腦被新鮮事物占滿,這樣或許可以阻止自己找尋芸子的腳步,或許可以有新的開始。她隨意地翻閱手邊的酒店介紹資料--騎車出行也許是個不錯的主意,關曉偉邊想邊行動起來。

《騎車》(Bicycling)雜誌將波特蘭評為美國最適合騎車的城市,不僅是因為波特蘭終年溫暖的天氣適於騎行;擁有250多座公園,是全美最高人均公園的一個城市、各種林蔭小道,有多種騎行線路可供選擇;還因為波特蘭市政鼓勵和支持,城市到處都是標記清楚的自行車小道,隨處可以找到出租腳踏車的商店,而且租車的價格不貴,每天約為35美元。有些酒店提供免費的租車服務,比如關曉偉入住的AceHotel酒店。

在酒店裏租用自行車非常簡單,唯一不能租用到騎行裝備,比如頭盔、護膝護肘等,但是中國人似乎很少有習慣用自行車裝備的,所以關曉偉帶上酒店提供的地圖就上路了。一路上讓曉偉覺得最有趣的莫過於帶孩子騎行的家庭了:各種不同款自行車,單人騎的,雙人騎的;各種兒童車座,在自行車前麵安置的,在後麵裝的,甚至還有在車後麵拉著可拉伸的封閉兒童小拖車的。後來與當地人聊天才知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兒童椅要求,但目標隻有一個:保護孩子們的安全。在中國,不知道是因為人太多,還是安全意識比較差,無論是自行車或是家庭轎車,都比較少關注兒童乘坐安全及兒童車座標準這些問題。

波特蘭城市遊覽:

關曉偉從酒店出發,經過SW10thAve和SWMainSt,不用10分鍾就到了PortlandArtMuseum(波特蘭藝術博物館),這家藝術館是美國博物館中曆史時間排名的第七名,初建於19世紀末期,館藏量近五萬件,成人門票15美元,關曉偉喜歡藝術博物館花費五萬美元設計的P標,覺得比很多三、四十萬美元設計的標識更有藝術感。

進到館裏,關曉偉被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一幅以藍紫色為基調的“睡蓮”勾去了她的魂魄,那份孤寂和靜謐,讓她忘記了呼吸,卻又聞到了縷縷幽香;不過她更喜歡二、三層關於印第安文化的展品,而參觀過程中一個火山岩製作而成的麵罩狠狠衝擊了她的心,讓她不由自主的想起芸子、爺爺和Jason.當一個人麵對思念又不能見思念的人時,會生病,為愛情叫相思病,為友情亦是相思病。這種時候怎麼能掌控內心呢?關曉偉還沒有學會做到。而對於參觀藝術館的人來講,隻有平靜的心才能看出展品的生動,沉靜不下心看到的不過是紙張、木頭、陶器而已。所以關曉偉匆匆從藝術博物館走了出來。

人轉移注意力的好方法很多,“吃”就是方法之一。

在波特蘭特色之一便是美食車了,絕對是國際化的,既有俄羅斯的糖醋羅宋湯(Sweet-and-sourborscht),有比利時的華夫餅(Belgian-stylewaffle),也有希臘的雞肉皮塔三明治(Chickengyros),還有波斯尼亞的扁平麵包(Ziba’sPitas),就差中國的煎餅和餃子了。在波特蘭有那種一個半小時帶你吃遍十個街區的SmallGroupWalkingTour(小團隊徒步旅行團),帶隊的老外都是當地有名的吃貨。關曉偉一直認為中國導遊的勞動價值絕對被低估了,不僅是因為國內導遊地位很低,得不到足夠的尊重;最重要的是,導遊絕對是個體力和腦力透支的活兒,不但要求有強悍的身體,保證走遍、講遍景點;還要與客人鬥智鬥勇--全團幾十個人,性格各異,要求不同,稍有不慎,就會遭到投訴。雖然導遊隊伍裏可能有幾個問題青年,但更多從事導遊這個職業的人還是有職業道德的。這種對比也因此突顯出波特蘭導遊優越性了,每天的工作就是吃吃喝喝,關曉偉可是羨煞他們了。

很多專業吃貨會下載《COMPASS》APP,以方便查找定位餐車排名,而關曉偉是有點隨性的人,所以她隻是邊騎車邊注意每個岔路口停的餐車,車被做成各種造型,漆成各種顏色,所以很好辨認;不要小看這些小小的食品鋪子,可能幾年或十幾年後,這裏就會出現一個富豪。在《福布斯》的美國富豪榜上,有很多人都曾經營一家小店。比如MichaelIlitch(邁克爾·伊裏奇),他曾是一個棒球員,之後開了一家小披薩店,現在已擁有約40億的資產。而我們所熟知的麥當勞也是從一家小店開始經營的。事實上,企業家的出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否能為信念全力以赴,是否能經曆失敗而百折不撓。

波特蘭美食車擁有經營許可的超過500個,而且這種餐食車賣的餐食價格都在5-6美元左右,很便宜,所以關曉偉是一路走,一路吃,直到吃得肚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