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用小偏方:
1.電吹風法,利用家中的電吹風,距離以皮膚能夠適應的熱度為宜,對著頭頸慢慢地吹,邊吹邊轉動頭頸,上下左右盡量轉足,時間約5分鍾。
2.縫個布袋,裝一兩斤粗鹽,使用前先放在微波爐裏加熱,然後輕輕敷在頸肩部疼痛部位,再用電吹風吹,約5分鍾,即可緩解。
老李是銀行的退休員工,因為長年工作比較忙碌,30歲時就患上了頸椎增生,雖然後來去醫院治好了,但頸椎疼痛的毛病時常會發生,尤其在勞累時,疼痛會加劇,感覺頸部特別沉重,用手輕輕一按會有明顯的麻木疼痛感,且伴有頭暈、眼花、心律不齊等症狀。聽說我有不少小偏方,就來求助於我。我教他用米醋調治。
具體做法:每晚取米醋300~500毫升,準備一塊棉紗布(或純棉毛巾)浸入米醋中,然後平敷在頸部肌肉疼痛處,上麵用一個70~80℃的熱水袋熱敷,保持局部溫熱20~30分鍾。熱水的溫度以局部皮膚感覺不燙為度,必要時可及時更換熱水袋中的熱水。熱敷的同時,也可以配合活動頸部。一般治療1~2次,疼痛即可緩解。
除了熱敷法,使用電吹風也能幫助穩定神經係統,緩解頸部肌肉緊張、酸痛狀態。當感覺頸椎疼痛時,試著利用家中的電吹風,距離以皮膚能夠適應的熱度為宜,對著頭頸慢慢地吹,邊吹邊轉動頭頸,上下左右盡量轉足,時間約5分鍾。當然,電吹風使用起來比較吵鬧,上班時用的話可能會影響別人。有沒有靜悄悄的辦法呢?當然有:縫個布袋,裝一兩斤粗鹽,使用前先放在微波爐裏加熱,然後輕輕敷在頸肩部疼痛部位,再用電吹風吹就不會發出“噪音”了。
除了這兩個偏方,我還對老李提出了以下建議:平時不要一直做低頭動作,看報、看書、玩牌時,一段時間要起來活動一下,做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韌度增強。如果還是做不到,那就起來四處活動一下,去倒杯開水,與家人、朋友聊聊天,總之,不可以半天都坐在那不動,否則,肌肉會疲勞,整個脊椎更疲勞,用不了多久,頭痛、頭暈、乏力等隨之而來,最後向你亮起健康的警示燈。
老中醫推薦方
增效食療方
丹參山楂粥
【具體做法】生山楂50克,丹參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生山楂、丹參洗淨,再將丹參入鍋,加水適量,用小火煎煮40分鍾,除渣取汁。再放山楂片和淘淨的粳米,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成粥,後加冰糖調勻即可。早晚2次分食。
【功效】活血化瘀,通經止痛。適用於氣滯血瘀型頸椎病。
當歸川芎煲老鴨
【具體做法】老鴨1隻,當歸15克,川芎10克,紅花5克,料酒、精鹽、胡椒粉、薑片、蔥段各適量。將當歸、川芎、紅花洗淨,隔水蒸煮30分鍾,備用。將老鴨去毛及內髒,把當歸、川芎、紅花及洗淨的薑片、蔥段塞入鴨腹中,入鍋加清水淹沒,大火燒沸後,撇去浮沫,加入料酒,小火煨煮30分鍾後,調入精鹽,繼續煨煮至鴨肉酥爛,調入味精、胡椒粉即可。佐餐當菜,隨量食用。
【功效】活血化瘀,滋補肝腎。適用於氣滯血瘀兼有肝腎虧虛型頸椎病。
葛根靈仙湯
【具體做法】葛根24克,伸筋草、白芍、丹參各15克,秦艽、靈仙、桑枝、雞血藤各12克。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溫服。藥渣用布包煎湯,早晚用毛巾蘸藥熱敷頸部及肩部肌肉,每次20分鍾,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血,強筋壯骨。主治各型頸椎病。
細辛川烏湯
【具體做法】細辛1克,製川烏3克,雞肉100克,珍珠米50克,薑末、蔥末、料酒、精鹽、味精各適量。將細辛、川烏洗淨,雞肉洗淨切成米粒大小的肉末,珍珠米磨粉。將川烏、細辛入鍋,加清水適量煎煮1小時,去渣留汁入雞丁,燒沸後加蔥末、薑末、料酒、精鹽、味精,煮沸後撒入珍珠米粉,勾芡即成。佐餐或當點心食用。
【功效】散寒止痛,祛風化濕,養血健脾。
增效經穴方
【具體操作】
用健康錘敲打、刺激肩井穴,敲一會兒後,會發現痛痛感頓然減輕許多,然後再用健康錘敲擊後背中央的肩中俞穴,其位於後背兩條肌肉隆起的部位,高度大約在左右兩個肩關節的連接處,左右各敲打50~100次,力度適中。每日1次,堅持15日即可有所改善。
【功效】舒筋活血,強筋壯骨,緩解頸肩疼痛。
閃腰了,按摩、食療幫你忙
患者小檔案
症狀:閃腰,腰痛、腿痛,不能動彈。
管用小偏方:
1.按摩療法,俯臥,將一軟包墊在腰下,開始上下按摩腰部脊柱兩側肌肉,隨後握住患者的雙踝,使其膝關節屈膝至120度以上,反複屈曲幾次,突然迅速用力向後拉伸,使其腹部抬離床麵,如此反複做1~5次,壓痛便可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