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筋骨祛病】小偏方(2)(3 / 3)

中醫學認為,骨質疏鬆主要與腎、脾二髒的關係最為密切,主要因腎精不足、脾胃虛弱,肝氣不足、血瘀、外邪侵襲所致。人類骨量的減少或丟失,從30~40歲就開始了,中老年人丟失的更快。這是因為老年人的甲狀旁腺分泌功能常發生改變,當維生素D吸收和活化不足時,會引起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分泌能溶解骨組織的激素也就增多,結果將骨中的鈣質“動員”出來,引起骨鈣丟失,導致骨質疏鬆。同時,這些鈣質在骨關節邊緣等處沉積,引起異位鈣化,發生骨質增生等病症。如果不及時治療,還容易導致駝背、骨質增生、牙痛易出血、關節炎、高血壓、神經痛、早衰、皮膚瘙癢、黑斑、頭皮屑多等不適。

中老年人不妨在飲食中,經常食用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牛骨等食物,可補腎髓,以起到強壯筋骨,防治骨質疏鬆的目的。

此外,為了防止骨量的過度流失及骨結構的破壞,應從青年時期開始進行正確的骨骼保健。年輕時生長旺盛,加上運動機械力對骨骼的刺激,再輔以充分的營養,包括維生素D和鈣的攝入,促進了骨組織發育和骨量積聚,骨峰值隨之提高。這就有了良好的儲備,即使日後骨量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然丟失,也會推遲和減少骨質疏鬆的發生。

老中醫推薦方

增效食療方

黃豆豬骨湯

【具體做法】鮮豬骨250克,黃豆100克,生薑20克,黃酒200毫升,食鹽適量。黃豆提前用水泡6~8小時;將鮮豬骨洗淨,切斷,置於水中燒開,去除血汙;然後將豬骨放入沙鍋中,加生薑、黃酒、食鹽,加水1000毫升,經煮沸後,用文火煮至骨爛,即可食用。每日1次,每次200毫升,每周1劑。

【功效】有效緩解骨骼老化,為骨骼補充鈣質,治療骨質疏鬆。

桑葚牛骨湯

【具體做法】桑葚25克,牛骨250~500克。將桑葚洗淨,加酒、糖少許蒸製。另將牛骨置於鍋中,水煮,開鍋後撇去浮沫,加薑、蔥再煮。見牛骨發白時,表明牛骨的鈣、磷、骨膠等已溶解到湯中,隨即撈出牛骨,加入已蒸製的桑葚,開鍋後再去浮沫,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此湯能滋陰補血、益腎強筋,尤其適用於骨質疏鬆症、更年期綜合征等。

海米排骨湯

【具體做法】鮮豬骨250克,海米100克,生薑20克,黃酒200毫升,雞精少許。將鮮豬骨洗淨,切斷,置於水中燒開,去除血汙;海米洗淨;然後將豬骨、海米放入沙鍋中,加生薑、黃酒,加水1000毫升,經煮沸後,用文火煮至骨爛,即可食用。

【功效】有效緩解骨骼老化,為骨骼補充鈣質,治療骨質疏鬆。

足跟痛,用白芥子粉敷貼

患者小檔案

症狀:足跟痛,足跟部不能著地。

管用小偏方:

取白芥子粉適量,加醋調成稠膏狀,敷於足跟患部。

對女性而言,高跟鞋就像是一把尖銳、性感的“匕首”,是時尚的代名詞,是女人鞋櫃裏不可或缺的寵兒;但在展現時尚魅力的同時,自己也付出了很大的健康代價。研究證明,穿上高跟鞋後,人很自然地重心前移,保持抬頭挺胸收腰的姿勢,看起來非常精神,穿梭在人群中也倍顯自信。但由於骨盆前傾,腰部後仰,人體負重力曲線大大改變。

足跟痛也叫跟痛證。該病多發於40~60歲的中老年人,尤以老年婦女發病居多。它是由骨結節部的前緣骨刺足脂肪纖維墊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減退,扁平足、急性滑囊炎、跟骨骨刺、跟骨類風濕病變引起;腳掌痛除扁平足原因外,也因足橫弓過度疲勞、慢性損傷所致。起病緩慢,多為一側發病,早起站立時疼痛較重,行走片刻後稍好,但行走過久,疼痛複又加重等症狀。

張女士今年52歲,右側足跟部疼痛已經疼了3個多月了,現在足跟部不能著地,期間也去醫院檢查過,經X線檢查診斷為右側跟骨骨刺。醫院建議張女士手術治療,但張女士不願意做手術,於是找到了我,我看過她的情況後,推薦她使用白芥子膏治療骨刺。

具體做法:取白芥子粉適量,加醋調成稠膏狀,敷於足跟患部。可利氣豁痰,溫中散寒,通絡止痛。但需要注意的是,肺虛咳嗽、陰虛火旺者忌敷,外敷有發泡作用,皮膚過敏者忌用。

依上方用白芥子醋糊敷於患部(勿令藥糊超過赤白肉際,以免發泡損傷皮膚),外以蠟紙覆蓋,繃帶包紮固定。每2天換藥1次,2次後疼痛減輕,半月後疼痛消失。白芥子對治療骨質增生引起的腫脹疼痛效果非常明顯,可連續應用,直至病愈。

一個月後,張女士給我打電話報喜說,這方子還真管用,現在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力氣了,下地做家務也不會感到疼痛了。

老中醫推薦方

增效驗方

熟地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