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生殖係統】小偏方(2)(1 / 3)

【具體做法】乳鴿1隻,田七10克,紅花5克,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將田七置鍋中用少許雞膏炒至微黃,晾冷後稍打碎,將乳鴿宰後洗淨,豬瘦肉洗淨,將乳鴿、豬瘦肉與諸藥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即可食用。

【功效】補氣活血,化瘀散結。適用於卵巢囊腫、子宮肌瘤患者。

瑜伽保健方

坐角式

【具體操作】按基本坐姿坐好,分開兩腿。兩手放於身體前地麵,屈肘,將上身軀體盡量貼近地麵。兩手分開,盡量伸展,慢慢抓住腳尖。呼氣,兩手收回,慢慢抬起上體及頭部,閉眼放鬆全身。

【功效】減少女性的經期腹痛,減輕腰骶椎疼痛;能最大限度地鍛煉髖部,刺激整個骨盆血液循環的狀態,溫暖和滋養卵巢。

臥蝶式

【具體操作】腳心相對坐於地麵,吸氣,身體向上延長伸展,呼氣時,身體下彎直至額頭觸及腳趾,保持10~30秒。再次吸氣,繼續把雙臂向前向下充分伸展,加大整個身體與地麵的接觸,呼氣,上半身繼續向下,保持好正常的呼吸,堅持20~30秒。

【功效】加大整個腹腔的血流量,驅除整個腑髒內的寒氣,由於展開骨盆,身體最大幅度地向前彎曲,可以擠壓和刺激整個骨盆血液循環的狀態,溫暖和滋養卵巢。

溫馨提醒

經常練習瑜伽對預防卵巢囊腫是很有幫助的,練習者能強健腎髒,提高性功能,改善經期不適,增強卵巢功能,延緩衰老。

穴位按摩,揉揉就能緩解痛經

患者小檔案

症狀:痛經,經期腹痛難忍,感到惡心,嘔吐,頭暈乏力。

管用小偏方:

帶穴摩腹法,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左下右上疊放於肚臍,順時針揉轉,約15分鍾,端坐,放鬆,微閉眼,用右手對著肚臍眼的神闕穴空轉,意念將宇宙中的真氣能量向臍中聚集,以感覺溫熱為佳。

倪女士是我的一個患者,在外企任部門主管一職,平時工作壓力很大,但還算能應付得過來,隻是,她有痛經的毛病,每到經期前後或行經期間,都會感到惡心、嘔吐,有時候還會腹瀉、頭暈、頭痛,感覺全身疲乏無力,例假來的第一天還會肚子疼得厲害,有時候疼得都要虛脫了。難道除了止痛藥,就沒有別的方法可以緩解痛苦了嗎?

據統計,75%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痛經情形,可見,痛經對於女性影響的範圍之大。臨床上將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無明顯器質性病變的月經疼痛,又稱功能性痛經,常發生在月經初潮或初潮後不久,多見於未婚或未孕婦女,往往經生育後痛經緩解或消失;繼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有器質性病變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和子宮黏膜下肌瘤等引起的月經疼痛。

痛經在很大程度上和心情有關。同時,痛經又影響人的心情。如果能掌握一些治療和緩解痛經的小偏方,算得上是對自己最貼心的關愛了。我給倪女士推薦帶穴摩腹法。

具體做法: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左下右上疊放於肚臍,順時針揉轉,約15分鍾,端坐,放鬆,微閉眼,用右手對著肚臍眼的神闕穴空轉,意念將宇宙中的真氣能量向臍中聚集,以感覺溫熱為佳。

摩腹時,要特別關照小腹正中線上的神闕穴、關元穴和中極穴等穴位。如果痛經讓你直不起腰板,甚至伴有腰痛等現象,你還需要用拳頭敲打關元後腰,上至兩側腰肌,下至骶中極部。上麵提到了神闕穴,這裏要單獨提出來說一下,這個穴位於臍窩正中,屬任脈。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生命能源的所在地。通過經絡調理,能使腎氣充足、精血旺盛,則月經自然通調。

此外,對於易發生痛經的女性,經期前後的保暖一定要做好。

具體做法:睡覺前用熱水泡腳30分鍾,同時,還應吃些溫熱補氣血的食物,如在經期吃荔枝幹5~6個,便能漸漸回暖,如痛勢嚴重,用荔脯10枚、生薑1片、紅糖少許,煮成糖水喝,也能止痛。再如老鴨湯,也是女性補血養顏的佳品,多喝也不會上火,還能暖體化濕,可謂女性滋補氣血“第一湯”。

老中醫推薦方

增效食療方

韭菜月季花紅糖飲

【具體做法】鮮韭菜30克,月季花3~5朵,紅糖10克,黃酒10毫升。將韭菜和月季花洗淨壓汁,加入紅糖,用黃酒衝服。

【功效】理氣,活血,止痛。用於痛經的治療,服藥後仰臥半小時效果更佳。

山楂葵子湯

【具體做法】山楂、葵花子仁各50克,紅糖100克。將山楂洗淨,加入葵花子仁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燉煮,將成時,加入紅糖,再稍煮即成湯。行經前2~3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