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生殖係統】小偏方(2)(2 / 3)

【功效】健脾胃,補中益氣,減輕經前、經後痛經。適用於氣血兩虛型痛經。

山楂桂枝紅糖水

【具體做法】山楂20克,桂枝8克,紅糖適量。將山楂與桂枝放入沙鍋中,水煎成汁,濾出,加入紅糖拌勻,趁熱飲用。

【功效】溫經通脈,化瘀止痛。治療寒性血瘀型痛經。

增效足浴方

艾葉香附足浴方

【具體操作】艾葉20克,香附10克,益母草20克,玄胡、當歸、赤芍、小茴香各15克,紅花10克。將上藥加清水2000毫升,煎至水剩1500毫升時,澄出藥液,倒入腳盆中,先熏蒸,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晚臨睡前泡洗1次,每次40分鍾,於經前10天開始,直至月經幹淨止。

【功效】祛寒通經,理氣活血。可治療痛經。

益母草香附足浴方

【具體操作】益母草、香附、乳香、沒藥、夏枯草各20克。

將上藥加清水2000毫升,煎至水剩1500毫升時,澄出藥液,倒入腳盆中,先熏蒸,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晚臨睡前泡洗1次,每次40分鍾,於經前10天起,15日為1個療程。

【功效】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理氣散結。緩解痛經引起的小腹疼痛、經色黯黑夾血塊、畏寒肢冷等症狀。

丹參艾葉足浴方

【具體操作】丹參50克,艾葉30克,桃仁、小茴香各20克。將上藥加清水2000毫升,煎至水剩1500毫升時,澄出藥液,倒入腳盆中,先熏蒸,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日1次,每次40分鍾,於經前10天起,15日為1個療程。

【功效】溫經散寒,活血止痛。治療痛經引起的小腹疼痛、經色黯黑夾血塊、畏寒肢冷等症狀。

增效經穴方

【具體操作】關元穴、中極穴、氣海穴、三陰交穴。氣血瘀滯者,加灸太衝穴、曲泉穴;胸脅、乳房痛甚者,加灸外關穴、肝俞穴;小腹劇痛者,加灸次髎穴;寒濕凝滯者,加灸水道、地機穴;氣血虛弱者,加灸脾俞穴、足三裏穴。

用艾條溫和灸,每次取4~5穴,各灸20分鍾左右,以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灸1次。或用艾炷隔鹽灸,取背部和腹部穴位,穴上鋪墊食鹽,取艾炷如蠶豆大小,置於鹽上而灸之,各灸6~7壯。

【功效】活血化瘀,溫經散寒。治療痛經引起的小腹疼痛、經色黯黑夾血塊、畏寒肢冷等症狀。

老年性陰道炎,試試內服外調法

患者小檔案

症狀:外陰瘙癢,白帶色黃,有異味,伴有心煩口苦,舌苔黃膩。

管用小偏方:

1.內調,知母黃柏湯,知母9克,生地20克,山藥15克,山茱萸10克,茯苓15克,澤瀉9克,丹皮12克,首烏15克。水煎服,隔日1劑。

2.外洗,苦參30克,蛇床子20克,狼毒10克,雄黃10克,龍膽草15克。上藥打碎紗布包,加水半盆煎煮半小時,去渣取汁,趁熱先熏後洗,約20分鍾,每晚臨睡前熏洗1次。初起者2~7次,即可獲效,病程長者7~15次見效。

孫奶奶今年60歲了,她的大女兒跟我媽關係比較好,所以,老人有個病啊疼啊的,總去我診所看,說熟人看病,心裏踏實。這不,今天一大早,滿臉愁容地來找我,說自己患上了老年性陰道炎。

孫奶奶告訴我,她近2個月總感覺外陰部瘙癢,陰道分泌物增加,色黃如漿狀,氣味腥臭,而且還伴有心煩口苦、舌苔黃膩,弄得她吃什麼都不香,渾身不自在。為此,她女兒帶她去醫院做了檢查,她的陰道分泌物塗片檢查結果為陰性,醫生斷定是老年性陰道炎。孫奶奶得知後,心生疑問,說老都老了,怎麼還得這病啊?於是,便想著找我詢問個究竟。

女性絕經後卵巢功能已衰退,體內雌激素減少,陰道黏膜萎縮,陰道壁變薄,上皮內的糖原含量減少,機體自衛能力明顯下降。當全身抵抗力低下、外陰不潔及進行陰道清洗時,極易患上陰道炎。據統計,有三成多的老齡女性患有老年性陰道炎。

中醫學講究辨證治療陰道炎,認為辨證使用中醫內服藥物的話,提高患者機體的免疫能力,對於陰道炎的治療會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對於反反複複發作的患者,能夠減少病症複發的概率。我這裏推薦了一則內服方和一則外用方。

具體做法:

1.知母黃柏內服湯:知母9克,生地20克,山藥15克,山茱萸10克,茯苓15克,澤瀉9克,丹皮12克,首烏15克。水煎服,隔日1劑。以上藥材在普通中藥店都能買到,常服此方,具有滋陰益腎、清熱止帶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