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小孩補益老偏方,營養全麵身體棒(2 / 3)

給孩子補鈣並不難,隻要不迷信某種鈣片、某個偏方,飲食均衡,做到不偏食,就能改變缺鈣的狀況。上述介紹的蛋殼醋隻是補鈣的一個方式,也不能作為唯一的補鈣方式,除此之外,還可以給孩子的輔食添加黃豆、蝦皮、芝麻醬、黑木耳、香菜等含鈣高的食品。另外,光補鈣不夠,缺維生素D照樣缺鈣,所以要多帶孩子出去曬曬太陽,讓孩子身體產生天然維生素D,有助於補鈣。最後提醒一下,給孩子吃含鈣高的食品最好不要選擇晚上,特別是睡前不要吃,以免鈣吸收不良沉積在尿液裏,增加尿路結石的風險。

29.曬曬太陽身體壯,小孩不得佝僂病

症狀:小兒佝僂病、軟骨病

偏方:每天讓孩子接觸陽光1~2小時,注意避免曬傷,可在打開窗的室內或戶外陰涼處接觸反射陽光。冬天日照不足時,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豬肝、羊肝、牛肝來促進鈣的吸收,已患佝僂病的孩子,需口服補充維生素D。

楊女士的兒子兩歲,孩子出生時她就注意給孩子補鈣,但去年冬天,她的孩子入睡困難,睡覺時翻來覆去,還出汗,上醫院檢查,發現孩子患上了小兒佝僂病,還好發現得早。楊女士覺得很奇怪,怎麼天天給孩子補鈣,還是會患上這種病呢?

其實,很多孩子並不是因為缺鈣而患上佝僂病,真正的病因是孩子體內缺乏維生素D,而它正是幫助吸收鈣質的東西。現在的孩子,吃的配方奶、營養素和日常的食物中,鈣的含量都不少,孩子體內缺鈣,並不是因為吃進去的鈣少,而主要是因為體內維生素D缺乏,使鈣的吸收減少。此時給孩子吃鈣片不但補不了鈣,更糟的是,鈣片吃得越多,鈣磷比例越失調,反而不利於鈣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單吃鈣不能預防佝僂病,也治不好佝僂病,還可能誤了正確治療時間。

醫生給楊女士的孩子檢查後,給他們開了一些維生素D,囑咐要按時服用。楊女士家裏還有很多鈣片,不知道應不應該繼續給兒子服用,於是她打電話問我,服用鈣片是否可以增加療效呢?我告訴她,臨床上常見的佝僂病患兒,大多是單純性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給維生素D治療後病情就可迅速好轉。但是,也有給予維生素D治療效果並不滿意,加用鈣劑後病情開始好轉。這些患兒常同時伴有缺鈣現象,對於這部分患兒,才需要在補充維生素D時加用鈣劑。根據檢查結果顯示,她兒子是單純性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不必再多吃鈣片了。

楊女士按醫囑給孩子服用維生素D,不久孩子的佝僂病好轉了。為了預防佝僂病再次發生,她問我有什麼好方法。預防小兒佝僂病,我一般建議家長多帶孩子曬曬太陽,每天讓孩子接觸陽光1~2小時。小孩夏季增加戶外活動,可不用維生素D劑,冬季時可給小孩適量用。平時要多給孩子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豬肝、羊肝、牛肝來促進鈣的吸收。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一種嬰幼兒常見的慢性營養不良病,由於維生素D不足而使鈣、磷的代謝失常,鈣、鹽不能正常地沉著在骨骺的生長部分,以致骨骼發生病變。維生素D主要有兩種:D2(麥角骨化醇)和D3(膽骨化醇)。D3也可在日光紫外線照射下由人體皮膚合成,而且是人體主要的維生素D的來源。據有關資料表明,每天居室日照在三個小時以上的孩子,平均身高高於日照少於三個小時者,這充分證明了充足的日照有益於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具有抗佝僂病的作用。

許多文獻還表明,依靠多曬太陽、適量補充維生素D,能有效地預防和控製佝僂病的發生。早期輕症的佝僂病多數通過曬太陽是可以治愈的。曬太陽治療佝僂病是經濟、安全、有效的,因此應大力提倡。而對於比較嚴重的佝僂病,經維生素D治療後,多曬太陽對鞏固療效、防止複發也是非常重要的。曬太陽的同時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孩子生長發育。目前我國對兒保的教育逐步普及,連很多老人都知道,要多給孩子曬太陽,這樣能“補鈣”,其實這樣做的目的,是補維生素D。

不過,曬太陽防治佝僂病要因地、因時、因人製宜。我國北方地區由於緯度高、紫外線強度低、冬季漫長,所以發病率高、病情較重、冬春季多發,因此在治療時,多采取維生素D突擊療法,常常以維生素D治療為主、曬太陽為輔。南方地區紫外線強度較高,冬春季發病差別多不顯著,南方孩子比北方孩子病情也較輕,因此在治療時,可以曬太陽為主,維生素D治療為輔,劑量宜少些、維持時間也不宜太長。補充維生素D雖有效,但是長時間大劑量使用,或者短時間大量誤吸也可以發生中毒,引起惡心、食欲減退、便秘等不良反應,家長一定要把握好劑量,按醫囑給孩子服用。

還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單純片麵地依靠維生素D,合理營養對預防和治療佝僂病也是十分重要的。維生素D、鈣、磷是骨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營養物質,同時骨發育還需要蛋白質、糖類、脂肪、其他維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等。因此,防治佝僂病絕不能一味補鈣或補充維生素D。當佝僂病並發營養不良或其他疾病時,單純補維生素D已經沒用了,一定要注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A等營養物質,以促進骨骼的發育,加快病情好轉。

30.耳穴壓豆減肥法,小胖墩體型變標準

症狀:兒童肥胖症(單純性肥胖)

偏方:

①選取神門、內分泌、交感三個主要耳穴,有家族遺傳史的加腎、腎上腺兩個耳穴,無家族遺傳史的加用脾、胃、心三個耳穴。在選用的穴區尋找壓痛反應點,再用膠布在上麵粘一粒菜籽,以小孩有酸脹感為度。每次選4~5個穴位,每天按壓3~4次,一周更換一次,左右耳交替進行。四次為一療程,適合學齡後兒童應用。

②南瓜500克、綠豆100克、精鹽、味精適量,將南瓜切成塊,綠豆淘洗後加水燉1小時後,放入南瓜塊、精鹽共煮30分鍾,加味精即可。

隨著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肥胖兒童也是與日俱增。有一次和班裏的老同學聚會,女同學都聊起了自己的孩子。同學小雪皺著眉說,她家小孩囡囡出生時就比較大,食量也大,很愛吃甜膩食物,一直嬌生慣養,到現在都成小胖妞了,剛上小學二年級,經常被班裏的孩子嘲笑。婦幼保健院的醫生說有兒童肥胖症,但總是忌不了口,減不下來。

兒童肥胖除了少部分人和遺傳、疾病等因素有關外,大部分小孩都是因為吃得太好、運動太少所引起的單純性肥胖。市麵上的減肥藥物以及保健食品,基本都是針對成年人的。通過藥物減肥,主要是從抑製飲食神經和緩瀉劑兩方麵起作用。但飲食神經過於抑製會產生厭食症,對於兒童來說是有害的。而成人的緩瀉劑,對兒童來說作用相當於瀉藥,服用稍有不當,就會引起脫水和胃腸功能紊亂。所以,當小雪問我,能不能給孩子適當用點兒減肥藥時,我勸她別動這個念頭,減肥再重要,也重要不過安全。

小孩減肥雖然不容易,但家長應該對肥胖的孩子有信心,肥胖的小孩減肥關鍵是要注重飲食的調節,加強體育鍛煉。當然,中醫也有輔助治療的辦法,比如耳穴壓豆減肥法。

近年來很多臨床經驗證實,針刺減肥效果不錯,但對於小孩減肥來說,針刺的酸麻脹痛感會讓孩子們害怕,用耳穴壓豆法更易於被孩子接受。耳穴壓豆療法,顧名思義,就是在耳朵上取穴,並用圓粒的植物果實(常用王不留行,即麥藍菜的種子)壓穴刺激,從而達到治療效果。耳穴壓豆是耳穴療法的一個分支,目前應用的範圍非常廣泛。它的作用原理與針刺療法基本一樣,都是通過刺激穴位,對飲食習慣及內分泌功能進行調整,從而達到整體減肥的目的。耳穴壓豆不用複雜的設備、操作容易、副作用少,既方便在家治療,也便於長時間堅持。

這個方法的主要治療穴位是神門、內分泌、交感三個耳穴。另外還有配穴,有家族遺傳史的加腎、腎上腺兩個耳穴,無家族遺傳史的加用脾、胃、心三個耳穴。首先,在選用的穴區尋找壓痛點,用頭部光滑的細木棍或火柴棍按壓,有壓痛感的地方標記出來。選準耳穴的壓痛點後,先用75%的酒精消毒,再用膠布在上麵粘一粒王不留行或蘿卜籽,貼上之後以孩子有酸脹感為度。每次選4~5個穴位,壓貼後患兒或家長每天按壓3~4次,一周更換一次,左右耳交替進行,四次為一療程。治療過程中,每周稱一次體重和身高、腹圍,看有沒有療效。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方法不是所有兒童都適宜,學齡前兒童盡量不要用。

中醫認為,耳朵並不是單純的聽覺器官,“十二經通於耳”“耳為宗脈之聚”,人體的五髒六腑四肢百骸,都在耳朵上有反射位置、病變的反應點,這些反射位置和反應點,就被稱為耳穴。通過按壓這些耳穴,可以調節人體腑髒的生理功能,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現代醫學的觀點認為,耳朵上彙聚著非常豐富的神經來源,對耳朵相應部位進行刺激,的確能夠調節身體的某些功能。

臨床上大多數患兒在進食或饑餓時按壓耳穴,可減輕饑餓感,抑製人體脾胃的消化功能。經治療後的孩子普遍感到身體輕鬆,且不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無創傷無副作用,不會發生感染。

我告訴同學小雪,耳穴壓豆的工具,除了用菜籽,還可用蘿卜籽、王不留行、白芥子等。由於孩子都比較多動,耳穴上貼著的壓穴材料很容易就脫落。因此,在給孩子進行耳穴壓豆治療時,要隨時檢查孩子耳穴壓豆的情況,並提醒孩子注意耳部衛生。同時,還要注意改變孩子的飲食結構,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飲食為主,並鼓勵孩子增加運動。這樣,耳穴壓豆減肥法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