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咳嗽屬實證,如果是虛證或久咳脾虛的小孩,就要另外用藥了。比如風寒咳嗽,可以在上述解毒方的基礎上去除金銀花、銀翹,加紫菀6克、款冬花6克,水煎服用。紫菀、款冬花都屬菊科植物,是常見中藥,性溫,都有潤肺下氣、化痰止嗽的作用,對風寒咳嗽或肺虛久咳均為適用。
20.陰虛久咳重在補,百合大棗潤脾肺
症狀:慢性咳嗽,陰虛久咳,幹咳少痰,不易咳出
偏方:百合15克,大棗3~5枚,先將幹百合用淨水浸泡12~24小時,加入大棗共煮至棗熟,每天服2~3次。
咳嗽多見於冬春季節,是呼吸係統疾病的常見症狀。感冒、冷空氣、灰塵及油煙等,都很容易誘發或加重咳嗽。咳嗽雖有利於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的東西,但頻繁劇烈的咳嗽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影響,比如哮喘就是一種惡性的演變。
去年冬天,我接診了不少咳嗽患兒,其中有一個叫露露的孩子讓我印象特別深刻。露露當時6歲,看病前有段時間感冒,咳嗽頻繁發作,她媽媽帶她去家附近的小診所,被診斷為支氣管炎或慢性支氣管炎,又是吃消炎退熱鎮咳藥,又是打吊針,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療,卻沒明顯效果。後來露露父母帶她來我這看中醫,我給她檢查了一番,發現胸部影像檢查無明顯異常,原來之前的醫生誤診了,露露根本沒得支氣管炎,隻是慢性咳嗽。
咳嗽可反複發作、遷延不愈,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日久易形成變異性哮喘。我告訴露露的父母,咳嗽不容忽視,但也不要盲目治療。小孩一咳嗽就使用抗生素,對孩子的身體損傷很大,抗生素藥性多屬寒涼,反複使用容易產生耐藥性,損傷脾胃,降低孩子的抵抗力,導致感冒反複發作。
露露的父母很後悔當初病急亂投醫,讓孩子受不必要的折磨。我叫他們別心急,小孩得病“三分治,七分養”,食療調理最好了。露露的咳嗽發病緩慢、病程較長,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口渴咽幹,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搏動快,屬於明顯的陰虛咳嗽,治療應該以滋陰潤肺為主。我給露露的父母推薦了一個食療方:百合15克,大棗3~5枚,先將幹百合用淨水浸泡12~24小時,加入大棗一起煮到棗熟,每天2~3次,連湯帶棗和百合一起吃。
古人說:“咳者,肺之本病也。”小孩外感發熱退了後,遺留下來的咳嗽則纏綿難愈。正像我們在前麵講的,咳嗽分外感和內傷。如果是外感風熱實證,就要像前一篇那樣(《治療咳嗽吐黃痰,黃芩板藍根是經典》,第57頁),用寒涼的藥先疏風清熱、宣肺止咳;如果像露露這樣,外部原因已經清除,轉為內傷,肺陰虛證,那就要以補肺陰為主了,不能再用寒涼的藥。小孩髒腑嬌嫩,特別是肺部,不耐寒熱,若用藥過寒、燥烈,隻會使咳嗽久遷不愈。
上述方子百合味甘、苦,性微寒,能清熱安神、治虛火、利二便。據化學分析,百合含有豐富的營養,除澱粉、蛋白質、脂肪外,還有蔗糖、果膠、鉀、鈣、磷、鐵、胡蘿卜素,以及維生素B1、B2、C等。藥理研究顯示,百合具有止咳祛痰、鎮靜安神、滋陰潤肺的作用;輔以味甘、性溫的大棗,可養心補血、健脾生津。這二味合吃,能潤肺止咳,健脾益氣,清餘熱,主治慢性咳嗽或陰虛咳嗽,很適合小孩咳嗽不止者服用。不過這個方子不適合風寒咳嗽的患兒,脾胃虛寒的孩子也不能單吃百合,要與溫性食物同吃。
我囑咐露露的父母,回去還可給孩子多吃蜂蜜蒸梨、豬肺百合湯、銀耳粳米粥,家裏還可備一點養陰清肺丸、川貝枇杷膏應急,忌吃生薑、大蒜、油炸食品。露露父母聽了我的話,按方服用了一個多星期,露露就不再幹咳了,開始容易咳出痰來,她再堅持服用一個星期,咳嗽不再發作了。
21.支氣管炎要好好嗬護,喝三仙飲助恢複
症狀:小孩支氣管炎緩解期,伴咽喉紅腫、反複咳嗽、大便幹結
偏方:
①三仙飲:生蘿卜250克,鮮藕250克,梨2個,切碎攪汁加蜂蜜適量,於飯後半個小時後分次服用。最好別空腹喝,胃虛寒的孩子不宜多喝。
②杏仁粥:將去皮甜杏仁10克研成泥狀,加入淘洗幹淨的50克粳米中,加入適量水煮沸,再慢火煮爛即可。宜溫熱時服食,每日服用兩次,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
今年立春剛過沒幾天,氣溫還在10℃以下,一個媽媽頂著嚴寒帶著5歲的兒子來找我看病。這小男孩叫東東,前幾天又咳嗽又發燒,咽喉腫痛。孩子的媽媽專門帶東東上兒童醫院看病,排了好長的隊,終於看上病了,兒科醫生診斷為支氣管炎。東東自然少不了打針、吃藥,哭得聲嘶力竭,可過了三天,東東的症狀還沒完全消失,使得父母手足無措。
這次,東東的媽媽聽朋友的介紹,專門來找我看中醫。我給東東檢查了兩肺呼吸音,又做了相關檢查,發現東東咽喉部仍有紅腫,還有輕微低燒。聽東東的媽媽說,東東之前病發時燒到39℃,現在高燒退了,但咳嗽還是反複發作。經過檢查和詢問得知,東東的病情已經過了急性期,進入緩解期了。我建議孩子的媽媽別再給孩子用太多抗生素治療,抗生素隻能應急,緩解期最好用中藥或食療調理。
我見東東手足心微熱、舌質黃膩,還有咽幹咳嗽的症狀,於是建議孩子的媽媽回去給孩子喝三仙飲。具體做法:生蘿卜250克,鮮藕250克,梨2個,切碎攪汁加蜂蜜適量,於飯後半個小時後服用。最好別空腹喝,胃虛寒的孩子可加熱溫服。大家可能還記得前麵我們講到風熱咳嗽那一篇(《治療咳嗽吐黃痰,黃芩板藍根是經典》,第57頁),其實也可以在服藥的同時,給孩子做這個三仙飲來喝。
小孩支氣管炎大多是細菌或病毒所致,屬於中醫兒科學“咳嗽”“喘證”等範圍,臨床表現以實證多見。小孩急性支氣管炎和中醫學上的風熱咳嗽大體相當,隻是咳嗽的程度更嚴重些。小孩髒腑嬌嫩,易受外邪侵襲而發病。肺為嬌髒,更易受邪而引發咳嗽、發熱等症狀,一旦發病,不可用大寒大熱的藥物治療,以免留下後患。針對此病,中醫治療以清熱解毒、宣肺止咳為主,但用藥如果寒涼,都隻能短期服用,病中即止。
臨床表明,對於小兒急性支氣管炎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再辨證論治,配合中藥、推拿或食療,患兒病情恢複的時間明顯優於單純用西藥治療。配合其他溫和的治療方法,不僅可加強西藥療效,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西藥對機體的不良影響,加強抵抗力,有利於小孩的病情康複,避免病情遷延不愈。
三仙飲中的蘿卜性平,味辛、甘,入脾、胃經,具有消積滯、化痰定喘、清熱順氣、消腫散瘀等功效。明代醫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蘿卜能“大下氣、消穀和中、去邪熱氣”。現代藥理學表明,蘿卜含有能誘導人體自身產生幹擾素的多種微量元素,可增強機體免疫力。近來有研究表明,蘿卜所含的纖維木質素有較強的抗癌作用,生吃效果更好。小孩怕辣,最好選擇色綠、水分多、辣味輕、甜味重的蘿卜。
藕,又稱蓮藕,含有澱粉、蛋白質、天門冬素、維生素C以及氧化酶成分。生藕味甘、性寒,生吃鮮藕能清熱解煩,解渴止嘔。將鮮藕壓榨取汁,功效更好,可清熱潤肺、涼血行瘀。煮熟的藕性味甘溫,能健脾開胃,益血補心,有消食、止渴的功效。而梨呢,同樣具有止咳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藥理研究顯示,梨所含的配糖體及鞣酸等成分,能祛痰止咳,對咽喉有養護作用;梨性涼並能清熱鎮靜,常食能使血壓恢複正常,改善頭暈目眩等症狀。因此,民間常用冰糖蒸梨治療喘咳。
另外,我還囑咐孩子的媽媽,孩子的脾胃較弱,這個方子雖然是純食材,但仍然比較寒涼,不要連服太長時間。一旦喉嚨腫痛好轉,還有餘咳,可轉用其他食療方,比如杏仁粥:將去皮甜杏仁10克研成泥狀,加入到淘洗幹淨的50克粳米中,加入適量水煮沸,再以慢火煮爛即可。宜溫熱時服食,每日兩次,具止咳平喘之功效。
杏仁粥對於緩解期的小孩,不僅能止咳消痰,還不傷胃。健康人也可常喝,可強身健體、預防疾病。杏仁有苦甜之分。甜杏仁可以作為休閑小吃,而苦杏仁一般用來入藥,並有小毒,不能多吃。我建議小孩吃的是甜杏仁,性溫味苦,有祛痰止咳、平喘、潤腸的功效,適合於外感咳嗽、喘滿、傷燥咳嗽、腸燥便秘等。杏仁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和多酚類成分,這種成分不但能夠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還能顯著降低心髒病和很多慢性病的發病危險。對於預防小孩慢性支氣管炎,有很好的作用。
22.腳底敷上薑蔥,小孩夜間不哮喘
症狀:小孩寒性支氣管哮喘的緩解期,夜間咳嗽,舌苔白膩
偏方:
①每晚睡前先用熱水泡腳10~15分鍾,取鮮蔥白50克、鮮生薑15克,共搗爛如泥,外敷足心,用紗布固定。第二天起床時除去,每晚一次。此方適合三歲以上的小孩。
②將新鮮的小蔥和生薑各20克切成細末,放入鍋中加醋幹炒,煸出香味後出鍋,用紗布包成餅狀,敷於雙腳弓處,睡前敷。每天1~2次,堅持到症狀消失後三天。
哮喘並不算罕見病,近年來,許多國家的兒童哮喘發病率逐年上升,哮喘呈低齡化上升趨勢,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嚴重衛生問題。
每到冬春季,不少孩子一傷風就容易激起哮喘。林先生的女兒五歲時患上支氣管哮喘,每次受涼就發作,每天睡覺時,咳得很讓家長揪心。咳嗽最厲害的時間是晚上七點到九點,以及清晨六點到八點。用了不少藥但沒法根治,總是反複發作。夫婦倆心疼孩子,天氣稍冷就不敢讓孩子出門。有一次傷風後,女兒的哮喘又發了,林先生聽朋友介紹中醫不錯,就帶女兒來到我的門診。
這孩子的哮喘確實比較厲害,一米開外都能聽得見呼哧呼哧的喘息聲。我戴上聽診器,讓孩子端坐,盡量平穩呼吸,發現她呼吸促急,兩肺可聽到廣泛性哮鳴音,呼氣音延長;再看她舌苔白膩,脈搏快而浮,正是寒性的哮喘。
我開了一些特布他林和波尼鬆,這兩種都是常用的咳喘藥,但用量一定要嚴格控製,病情緩解後就不宜再服用,否則副作用不小。我囑咐林先生,用藥物控製病情後,可以給孩子用薑蔥敷腳輔助治療,減少反複發作。
方法簡單,就是每晚睡前先用熱水泡腳10~15分鍾,取鮮蔥白50克、鮮生薑15克,一起搗成泥,敷在足心(包括湧泉穴,及偏第4、5蹠骨處),範圍約4厘米見方,不用太厚,用紗布包住固定,第二天起床時除去,每晚一次,兩周為一個療程,療程間休息七日。一般治療1~3個療程。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表現反複發作性咳嗽、喘鳴和呼吸困難,並伴有氣道高反應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兒童哮喘的病因,跟遺傳和環境因素有很大關係。除了遺傳因素,常見的有病毒感染,吸入花粉、塵埃、化學物質等。發達國家兒童哮喘反而比落後的國家更多,城市也比鄉村要多,就是環境汙染的因素。
對小孩哮喘的治療,現代醫學常用速效β2受體激動劑(如特布他林)、糖皮質激素(如波尼鬆或可的鬆)等,但停藥後容易複發,長期使用則有明顯的副作用。中醫中藥在治療哮喘上,雖然見效較慢,但注重扶正祛邪,效果比較鞏固,和現代醫學結合治療效果最好。
中醫一般將哮喘分為寒、熱性兩型。上述偏方主要治療寒性哮喘,也就是風寒引起的咳喘。生薑性味辛溫,含揮發油,主要是薑醇、薑烯、檸檬醛、芳香醇等,還含薑辣素,有抗炎消腫作用;生薑醇提取物能興奮血管運動中樞及呼吸中樞,且對傷寒杆菌、霍亂弧菌、肺炎雙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殺作用。蔥性味辛溫,入肺、胃二經,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是蒜素,還含有二烯丙基硫醚、蘋果酸、維生素B和C及鐵鹽等,有發汗解表、散寒通陽的功效,對白喉杆菌、結核杆菌、葡萄球菌、鏈球菌有抑製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蔥白中含有的蔥油可由肺呼出,能刺激支氣管分泌,從而達到祛痰功效。
生薑和蔥兩者合用,有很好的協同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興奮呼吸中樞、血管運動中樞,興奮交感神經。兩藥所敷的地方包括足底腎上腺、肺部反射區及湧泉穴。湧泉穴是人體的重要穴位,這個穴位刺激性較強,並有一定強壯身體的作用。藥物、穴位、反射區相輔,可增強療效,通過上病下治達到治療哮喘的目的。
我告訴林先生,除了上述方法,還有一個類似的方法。具體操作:將新鮮的小蔥和生薑切成細末,然後放入鍋中加醋幹炒,煸出香味後出鍋,用紗布包成餅狀敷於足心處,睡前敷。每天1~2次,堅持到病好後三天。以後複發,若咳喘得不厲害,可以作為長期治療的方法,無副作用。
回家後,林先生在給女兒用西藥控製病情後,選了我推薦的第二個方法給兒女敷腳心,敷了兩個星期,孩子的哮喘症狀幾乎全部消失了。往後孩子剛有咳嗽征兆時,他就用薑蔥外敷治療,可輕鬆將咳喘消滅在萌芽狀態。現在,他女兒上小學了,都沒再出現激烈的哮喘了。
值得提醒的是,由於哮喘多在夜間發作,特別是首次發作,較為嚴重,應及時去醫院救治,一般輕、中症可在家治療和護理。發作時可按醫囑用特布他林、舒喘靈等氣霧劑吸入,同時在家裏備置加濕器,增加房間的濕度,以幫助呼吸通暢。
若孩子咳痰無力,家長可幫助排痰,方法是五指並攏,略彎曲,輕拍小孩背部,自邊緣向中心,再自下而上拍打,一邊拍打,一邊鼓勵小孩將痰咳出。另外,飲食上要清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忌吃刺激性食物及冷飲,多喝溫水,以補充水分的丟失。
23.小孩肺病不難防,按摩胸背有辦法
症狀:支氣管炎等小兒肺病
偏方:
①擦背:用手或濕熱毛巾揉擦胸椎部,每次擦至皮膚發紅為度,對各種肺部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也可用手指重點按揉孩子背後的肺腧穴,每次2分鍾。
②拍前胸:用虛掌(空拳)輕叩輕拍胸部正中間的胸骨,每次拍3~5下,停10秒左右,每天3~5分鍾。重點按揉胸前的天突和膻中穴。
我有一個中學同學,很晚才要孩子,非常愛惜她。不幸的是,因為住在一個汙染非常嚴重的工業城市,孩子的免疫力又低,前幾年患上了支氣管炎和肺炎。這幾年來,病情雖能控製住,但總是反複發作,一年下來要病好幾次。每次一犯病,看孩子太難受了,幹脆就聽當地醫生的話,給孩子輸液。
現在很多家長都知道輸液是個什麼概念了,如果說吃藥有副作用,輸液就是吃藥的十倍。老同學也不想給孩子一直輸液,可疾病嚴重起來就顧不得這些了,趕緊讓孩子止住咳,晚上能好好睡覺才是當務之急。後來,老同學聽說中醫可以調養好這個病,又帶孩子去看中醫,吃中藥太苦,孩子根本堅持不下來。偶然的機會,她聯係上了我,又趕上一個出差的機會,就帶著孩子來找我看病。
老同學帶著孩子來找我時,孩子正處於恢複期,身體很虛弱,還有餘咳。聊起給孩子看病的經曆,我再三告誡她,不能再這樣用抗生素了,否則孩子會越來越虛。平時要注意給孩子進行調理,比如給她吃前文中講過的百合大棗湯(《陰虛久咳重在補,百合大棗潤脾肺》,第60頁),受寒後可敷薑蔥餅等(《腳底敷上薑蔥,小孩夜間不哮喘》,第66頁)。針對汙染嚴重的情況,確實不好對付,隻能是注意戴著口罩出門,多去鄉下的環境調劑了。
但我講得最多的,還是讓她多督促孩子鍛煉,體質增強了,免疫力自然提高,病菌就是來了也不怕。可這孩子身體正虛,活動太多也不行,會適得其反。考慮了一下,我教給她一個擦背拍胸的按摩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補充鍛煉的不足。
方法如下:用手或濕熱毛巾揉擦後背的胸椎部,每次擦至皮膚發紅,對各種肺部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背是督脈所在之處,脊柱兩旁的足太陽膀胱經與五髒六腑密切相關,常擦背、捶背,其實是一種機械性刺激,可以增強經絡的經氣,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還可以調節交感、副交感神經的抑製作用和興奮功能。據研究發現,人的背部皮下有著許多“沉睡”的免疫細胞,捶擦能讓這些細胞“醒”過來,激活它們的功能,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擦後背隻是為了刺激相應的穴位,是一種簡化的穴位按摩法。如果不嫌麻煩,可用手指重點按揉孩子背後的肺腧穴,每次按2分鍾,能起到調肺氣、補虛損、止咳的作用。按揉時要注意,孩子皮膚嬌嫩,手法要輕柔,按揉時沾少許鹽粒效果更好。
肺腧穴是足太陽膀胱經腧穴,膀胱經主一身之表,有衛外禦邪的功能,同時肺腧穴也是肺髒經氣輸注背部的腧穴,具有調補肺氣的功效。那麼,肺腧穴在哪呢?精確地說,它位於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家長找穴時,可讓孩子低頭,脖子後麵正中有兩個明顯的骨性突起,下麵那個是第七頸椎的棘突,往下數四個這樣的突起,這就是第三胸椎棘突,這個部位往兩邊水平1.5寸處(約為兩個手指的寬度)就是肺腧穴。家長實在沒把握,就沿著胸椎上麵這段按摩兩旁,穴位不準也沒關係,刺激這一塊區域一樣起作用。時間上則沒有嚴格要求,幾分鍾也行,十幾分鍾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