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我了解到,老張的三叉神經痛已經三年了,為了這個,他可沒少吃苦頭。剛開始的時候,他試過局部封閉,針灸,針眼紮了不少,效果卻沒有什麼。又服過幾個月的中藥,但一停藥又複發了。而且這半年病情越發嚴重,說話,刷牙,甚至是吃飯都可能引起像刀子割一樣的疼痛。後來就去看了西醫,開始服用卡馬西平,方才緩解了疼痛的發作。
看著老張痛苦低迷的樣子,我很能理解他的痛苦。要知道三叉神經痛有個外號叫“天下第一痛”,發作時會在三叉神經感覺支配範圍內(如眉弓上方、眼眶下方、顴部、上唇、下唇等處)突然發生電擊般、刀割般、撕裂般或針刺似的劇烈疼痛,持續數秒或數分鍾,此病會經常反複發作,且好發於中老年人身上,多數患者僅發生在麵部一側,也有雙側同時發生。
我告訴老張,他這樣長期吃卡馬西平也隻是權宜之計,不如考慮用一個偏方試試:將白芷、細辛、辛夷花、雞血藤,按照2:2:1:2的比例,洗淨、曬幹、粉碎,除去殘渣和纖維狀物後,再混合1份冰片,磨成細粉,置於密封玻璃瓶中,放冰箱冷藏室中保存。使用時用棉簽蘸少量此藥物,置入患者患側鼻孔內輕輕吸入即可。每日1~2次,5天為一個療程。
老張因為患病,平時也看些醫書,加上犯病之初也吃過中藥,沒見效果。因此他半信半疑地看著我。
我告訴他三叉神經痛在數百年前已被發現,但至今對其發病機製仍缺乏足夠認識,目前治療三叉神經痛臨床常用方法主要有手術、伽馬刀、射頻術、封閉、激光、口服西藥等等。這些方法多通過抑製神經、阻滯神經、破壞神經,致使三叉神經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達到治療效果。部分患者雖然通過手術可以達到徹底治愈的效果,但由於手術一般目的是破壞三叉神經,使之喪失感覺功能,一方麵費用較高,另一方麵也可能會導致其他神經組織損傷的副作用,況且即便是手術也不敢保證肯定有效,所以大部分患者往往不敢接受。
目前臨床最常用的方法是口服西藥卡馬西平,控製效果較好,但一停藥即會迅速複發。且由於該藥本質上是一種神經功能抑製藥,通過抑製神經的興奮性,除用於三叉神經痛之外,還往往用於治療癲癇病,因此長期服用對大腦神經亦有抑製作用,故會產生老張這樣的嗜睡、疲倦、沒精神的副反應。
這個方子是前幾年開學術會議時我從一位山西同行處學來的。據該同行所雲,此方乃出自於當地一位民間中醫之家傳秘方,他學會後在臨床上已試用過幾百例,有效率在八成左右。我雖然看的三叉神經痛患者不算太多,但用過後發現也有六七成的有效率,所以推薦給老張試試。這個方子的原理是這樣的:那位民間老中醫認為,三叉神經痛本質上是經脈阻滯,絡脈不通,不通則痛,為“淤”為“阻”。根據通則不痛的中醫理論,針對淤阻的病理,就應該以活血化淤,通經活絡的治療原則。簡單來說,就是要“通”。方中辛夷花性溫,味辛微苦,具有祛風通竅的作用;白芷性溫,味辛微苦,具有祛風、通竅、止痛的作用;雞血藤味苦澀微甘,具有活血化淤之效;冰片性微寒,味辛苦,具有通諸竅,散鬱火,消腫止痛的作用;細辛味苦辛,具有祛風散寒止痛之效。諸藥合用,整方諸藥均有“通”之特性,且細研成粉,經鼻吸入,藥力能夠快速直接地進入麵部經脈,迅速疏通三叉神經疼痛區域的淤阻,從而達到療效。相比之下,西藥卡馬西平雖然控製疼痛發作的效果不錯,但原理上是抑製、阻滯神經傳導,可以說是“堵”的思維,這樣就很難去根。相反,這個方子以“通”為原則,就像古代大禹治水采用宜通不宜堵的方案一樣,反倒有可能起到去根之效。
老張聽我這樣解釋,有點信服,又問我用這個偏方的時候,還吃不吃卡馬西平,我告訴他可以先停用一下,無效的話再吃回去就行了。老張於是很快就準備好了藥粉,並按照我的建議停服了卡馬西平,沒過兩天,三叉神經痛發作了,他立刻把藥粉吸入鼻孔,不到半分鍾,疼痛迅速消失,當天也沒有再發作,他有了信心,接著連用5天,居然後麵整整一個月都沒有發作。第二個月又發病,他連忙再次連服5天,接下來一年,三叉神經痛都沒有再發作了。第二年的春節,他還專門登門來拜訪我,對我表示感謝呢。
20.糖尿病胃輕癱,試試古方四磨湯
症狀:糖尿病胃輕癱(糖尿病胃麻痹)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取烏藥10克,檳榔10克,沉香5克(後下),黨參1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早晚溫服。2周為一療程。或采用市麵所售的四磨湯口服液,按藥物說明書服用。
趙叔是我們小區業主委員會的成員,雖然還有幾年就退休了,但他工作很熱心,經常在小區裏到處忙碌,和大家也很熟。前幾天因為新一屆業委會選舉的事,他上門來家訪,聊完正事,他請我順便幫他看看病。
原來趙叔有多年的糖尿病,一直在服用降糖藥,由於之前血糖控製比較理想,他很久都沒有再去做檢測複查。幾個月前,他吃飯開始出現問題,本來他為了控製血糖,吃得就不多,但最近吃完飯後肚子就會飽脹得難受,胃脘部覺得挺不舒服,好像有一團氣堵在那裏,要過一兩個小時才算消失。他去醫院看病,醫生給他做了一番檢查,最後告訴趙叔他的血糖用之前的藥控製得不理想,血糖偏高,結果引起了“糖尿病胃輕癱”,醫生給他調整了降糖藥,並開了些嗎丁啉治他的胃脹。趙叔用了兩個星期的藥,再去檢測血糖正常了,胃脹也基本消失,他以為胃脹算是治好,於是停了嗎丁啉,結果不到一周,又開始犯了。今天他正好來做家訪,就想請我給他開條中藥方子來試試。另外也想請教一下,糖尿病怎麼就會引起胃癱了?以後還會不會引起腦癱、肢體癱呢?
我笑著告訴趙叔,糖尿病胃輕癱其實隻是個形象的說法,聽起來有點嚇人,其實它有另外一個名稱,叫做糖尿病胃麻痹,是糖尿病常見的消化道慢性並發症,是繼發於糖尿病的以胃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而引起的胃動力低下為特點的疾病,臨床常表現為腹脹,餐後上腹部飽脹、惡心、嘔吐等。其原理一般認為是高血糖導致全胃活動尤其是遠端胃活動減弱,或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和胃腸道激素分泌異常所致,但具體機製還不是太明確。西醫一般是采用如嗎丁啉之類的促胃動力藥。但由於此病牽涉到胃腸道激素、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多方麵機製,所以可能單用促胃動力藥效果也不甚理想,而中藥治療本病,一般認為可能從多方麵機製綜合調整,效果往往更為理想。比如有個古方叫“四磨湯”就經常在臨床上應用。此方組成很簡單,隻有四味藥:烏藥10克,檳榔10克,沉香5克(後下),黨參1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早晚溫服,2周為一療程。而且現在市麵上還有製成成品的四磨湯口服液出售,服用更為方便。
糖尿病胃輕癱屬中醫“胃緩”範疇,病因為消渴病(糖尿病)日久,三焦受損,氣機失調,脾胃運化失常致中虛氣滯、通降無力而致。四磨湯出自《濟生方》,是理氣消脹的傳統名方。方中的木香能行氣止痛,健胃消食;枳殼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烏藥能順氣暢中,散寒止痛;檳榔能導滯利水。四藥合用共奏和胃降逆,理氣行滯之功,恰合本病病機。現代藥理研究也發現:木香等理氣藥具有明顯地促進胃排空、興奮胃腸平滑肌,增強胃腸動力的作用。枳殼可增強小腸平滑肌緊張度及收縮功能,抑製腸道非生理性收縮。烏藥對胃腸平滑肌有興奮與抑製的雙重良性調節作用,並可增強消化腺的分泌。檳榔亦可升高胃腸平滑肌的張力,增強胃蠕動,亦可促進消化腺分泌功能而增加食欲。
趙叔聽完我說的,很是高興,第二天就去藥店買了藥回來服用。一個月後業委會選舉,我去投票時見到他,趙叔告訴我他按照我說的服了兩個星期的藥,現在胃脹、噯氣的情況已經沒有再出現了。
21.自製固齒神方,牙齒鬆動再不擔心
症狀:中老年人牙齒鬆動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食鹽5份、石膏5份、補骨脂4份、去籽花椒1.5份、白芷1.5份、薄荷1.5份、旱蓮草2.5份、防風2.5份、細辛l.5份。以上藥一起研成細末,用密封瓶子裝好,早上洗臉後將牙刷蘸取適量,用來擦牙,擦3~5次後,頻繁漱口,1個月為一療程,連用1~3個療程。
王大爺是我門診的老病號,一天我快下班時他才來找我,我問他為什麼這麼晚才來,他告訴我剛才去看了牙科,才看完就趕過來了。原來王大爺十年前牙齒就開始不好,早就被診斷為慢性牙周炎,現在他有一大半牙已搖搖晃晃,像快掉了一樣,剛才去看了牙科,醫生告訴他可能得拔掉裝假牙,王大爺心痛那一口陪伴他幾十年的牙,表示回家考慮考慮,先婉拒了醫生的建議。
中老年人的牙齒鬆動,從現代醫學角度來講,與慢性牙周炎有很大的關係。慢性牙周炎是一種慢性感染性疾病,患病率高且對口腔危害大。由於牙周支持組織尤其是牙槽骨吸收後再生能力差,一旦發生病變,就很難使其再生,最終導致牙齒鬆動甚至脫落。
中醫稱慢性牙周炎為牙宣,對其論述頗多。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對牙宣論述較詳,並專列“齒動搖候”,明確記載:“手陽明之支脈人於齒,足陽明之脈又遍於齒,齒為骨之所終,髓之所養……故令搖動。”論述了牙宣的病機基礎。明代《醫方考》強調牙宣與腎虛的關係,指出“腎主骨,骨虛則髓弱,髓弱則骨枯,骨枯則不能固齒故令齒長而動。”清代《血症論》也說:“齒雖屬腎,而滿口之中皆屬於胃……牙床尤為胃經脈所繞,故凡衄血(牙齦出血),皆是胃火上炎”,認為胃火上炎是導致牙宣的主要原因。總之,古代醫家認為,腎虛及胃火是牙周炎、牙齒鬆動的重要原因。
了解了王大爺的情況,我告訴他,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牙周炎傳統治療多采用口服抗生素進行治療,由於口服抗生素副作用較大且不能長期使用,之後便出現了局部使用抗生素的緩釋劑,但這種劑型往往需要醫生來為患者實施,需要患者反複前往醫院。
王大爺聽了,顯然不太樂意,問我有沒有什麼好偏方給他回家治療。於是我告訴他有個方子可以試一試,每天用一次,堅持3個月,也許會使他的牙重新變牢固,免去裝假牙之苦。具體方法:食鹽5份、石膏5份、補骨脂4份、去籽花椒1.5份、白芷1.5份、薄荷1.5份、旱蓮草2.5份、防風2.5份、細辛l.5份。以上藥一起研成細末,用密封瓶子裝好,早上洗臉後將牙刷蘸取適量,用來擦牙,擦3~5次後,頻繁漱口,1個月為一療程,連用1~3個療程。
本方出自於清代名醫陳修園所著《陳修園醫書》中,名為“固齒神方”。方中的鹽原文記載為青鹽,但現代青鹽已比較難找,可用食鹽來替代。鹽味鹹,屬腎,有補腎之效。補骨脂、旱蓮草亦為補腎之品。而石膏、花椒、白芷、薄荷、防風、細辛均有不同程度的清胃熱、瀉火清熱的功效。正好能針對中老年人牙齒鬆動的腎虛、胃火兩個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從現代藥理學來看,此方中的鹽、花椒、細辛、薄荷、白芷、補骨脂能促進細胞生長,防風、旱蓮草具有消炎、止痛之效。總之,這個方子通過多種藥物的配伍,能夠起到抗菌、消炎、促進細胞組織再生的協同作用,這顯然比西藥單純抗菌的效果更佳,而且這個固齒方可通過刷牙的方法由患者自行長期實施。患者不僅能很好地實施,又能避免經常來醫院由醫生親自上藥帶來的不便。
王大爺如獲至寶,回家用了三個月,果然牙齒變堅固了,不再鬆動了,後來他堅持每周刷上幾次,現在有五六年過去了,王大爺已經過80歲,仍然是滿口白牙,一直未受牙病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