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吃好睡好老偏方,精神超級爽,日子不尋常(2 / 3)

我馬上給老人家診脈,發現他的腎脈很虛弱,細問之下,發現他還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的症狀。我告訴他,他這種情況在中醫叫做“五更瀉”,或者叫做“雞鳴瀉”,意思是天亮時雞叫的時候出現腹瀉。這種腹瀉不是由於吃錯東西、腸道感染等引起的,如果從西醫的角度來說,很難找到明確原因,一般隻會下個“胃腸功能紊亂”的診斷,也沒有太好的處理方法。

而從中醫學角度看,五更瀉與腎陽虛有很大關係。多由於久病之後,腎陽受損;或年老體弱,腎氣不足,因命門火衰,脾失溫煦,運化失職,從而導致泄瀉、腹痛。清代林佩琴在《類證治裁?泄瀉》中說:“腎中真陽虛而泄瀉者,每於五更時,或天將明時,即洞泄數次。此由丹田不暖,所以尾間不固,或先腸鳴,或臍下痛,或經月不止,或暫愈複作,此為腎泄。蓋腎為胃關,腎陽衰,則陰寒甚,故於五更後,陽氣未複,即洞泄難忍。”明代張景嶽的《景嶽全書?泄瀉》指出:“腎為胃之關,開竅於二陰,所以二便之開閉,皆腎髒之所生,今腎中陽氣不足,則命門火衰,而陰寒獨盛,故於子醜五更之後,當陽氣未複,延期盛極之時,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這些先賢名醫的觀點翻譯一下,意思是腎開竅於二陰,腎氣控製著大便的排出,在每天淩晨時,人體的陰氣開始向陽氣轉化,此時腎陽氣處於最微弱的時候,對大便的控製能力最差,就會導致五更瀉泄的發生。後世醫家在臨床實踐中對腎陽虛導致五更瀉的理論進行了發展,認為脾陽虛也同樣重要,現在一般的觀點均認為,這種病與脾腎陽虛有密切關係。

在治療上,則有一個名方可以使用,那就是四神丸。這種藥在藥店裏有出售,按藥品說明書服用即可。不過由於利潤小,現在不太容易買得到。我叫老人家可以考慮自行配製,具體方法:補骨脂15克,肉豆蔻15克,吳茱萸10克,五味子10克,上藥加水煎煮,三碗水煎成一碗水,每天晚上服用一次即可,兩周為一療程。

我又囑咐老人家,如果同時配合中藥穴位貼敷,效果更佳。具體方法:取熟附子、丁香、吳茱萸、胡椒粉、肉桂、小茴香各10克,共研細末,每次8克,用醋調成糊狀,貼敷在腹部的神闕穴(即肚臍)及後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的命門穴,上蓋敷料塊,用膠布固定,每天貼敷時間為4~6小時,每天一次。

四神丸方中補骨脂是主藥,善補命門之火,以溫養脾陽,肉豆蔻暖脾澀腸、吳茱萸溫中散寒、五味子斂酸固澀,這幾味藥合用,成為溫腎暖脾、固腸止澀的方劑,用來治療五更瀉,臨床上多次有良效。再配合敷貼神闕、命門穴,通過以上辛溫藥粉糊貼敷,可滲透藥力刺激以上兩穴,更能調動人體的陽氣,溫煦命門之火,從而溫補腎陽,達到止瀉的目的。

老人家服用上述方子一周後,五更瀉開始減少,雖然仍需要起床上廁所,但大便開始漸漸成形,連服三周,五更瀉消失,人也精神了不少。有此病症的朋友,不妨試試這個偏方,會得到不錯的療效。

17.雲南白藥配蜂蜜,對付褥瘡就是好

症狀:褥瘡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先用碘酒衝洗清潔瘡麵,無菌棉簽蘸取生理鹽水擦淨瘡麵及周圍皮膚。再用雲南白藥1~3克,加蜂蜜3.5倍量調成糊狀,用棉簽蘸糊,塗在患處,外用幹淨的紗布覆蓋一層,最後用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

褥瘡是長期臥床、坐輪椅以及術後患者常出現的並發症,是機體組織由於遭受外部壓力而出現的局部缺血性損害,現多稱壓力性潰瘍,在美國、歐洲及其他國家廣泛稱之為壓迫性潰瘍。

兩個月前,我就碰到過這麼一位70歲的褥瘡女患者曾大媽。曾大媽因患類風濕關節病,四肢關節已變形,失去活動能力,癱瘓臥床三年,家屬請陪護工在家中照料,可這位阿姨對業務不太熟悉,沒有經常給曾大媽翻身、按摩,結果曾大媽的屁股上長了個褥瘡,一翻身就叫痛,試了很多藥,但那個褥瘡始終長不好,總是流水流膿的,不見好轉。

曾大媽的女兒為自己沒有照料好媽媽很是愧疚,她過去在我門診看過病,於是又專門來找我谘詢,看有沒有治褥瘡的方法。我叫她別著急,褥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而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致使組織血脈淤阻、潰爛、壞死。其病理改變主要是局部組織細胞的缺血、缺氧以致壞死。治療應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況為主。

聽說曾大媽已經用過了很多藥物,我估計常規的方法對她應該沒效了,就推薦了一個偏方,但叮囑曾大媽女兒,這個方子需要精心照料,每天實施才行。具體方法:先用碘酒衝洗清潔瘡麵,再用無菌棉簽蘸取生理鹽水擦淨瘡麵及周圍皮膚。然後用雲南白藥1~3克,加上3.5倍量的蜂蜜,調成糊狀,用棉簽蘸糊,塗在患處,外用幹淨的紗布覆蓋一層,最後用膠布固定。每日換藥一次。

雲南白藥為黃色或淺棕黃色粉末,主要成分為三七、冰片、麝香等。三七通脈行淤,和營止血,行淤血而斂新血;麝香可活血通經、止痛;冰片清熱止痛,也能生肌。現代藥理研究也證明三七抗炎、耐缺氧;麝香有抗炎、抗菌的作用;冰片具有一定的止痛及溫和的防腐作用。臨床實驗證實雲南白藥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杆菌及白色念珠菌等細菌引發的炎症具有抑製作用,且還可以明顯促成纖維成長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的生成,加速血管的生長及結締組織的增生,以達到促進傷口愈合之效。

蜂蜜在這方子裏的地位可能比雲南白藥還重要。《本草綱目》記載:“蜂蜜入藥之功有五:清熱也,補中也,解毒也,潤燥也,止痛也。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熟而性溫,故能補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潤,故能潤燥;緩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瘡瘍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調和百藥而與甘草同功。”臨床實驗證明,蜂蜜對鏈球菌、葡萄球菌、白喉等革蘭陽性菌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可減少滲出、減輕疼痛,防止感染,促進傷口愈合及組織再生。因其富含果糖、葡萄糖、蔗糖、有機酸、煙酸、乙酰膽堿及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可提高血漿蛋白量,加強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率,加速了褥瘡的恢複。

用蜂蜜還有一個好處。現在流行的創傷“濕性環境”理論認為,應該為缺血的潰瘍麵創造一個濕性環境,此環境要有透氣性能,同時還應具有抗滲出、防止創麵組織浸泡及殺菌等作用,而蜂蜜濕敷,正好符合“創麵濕性愈合”理論。

曾大媽的女兒聽了,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回去給母親試用。一周後,她打電話給我,說上藥後挺有效,如今褥瘡已開始好轉,有新鮮的肉芽長出。我叫她繼續堅持用,她給母親連續使用一月後,褥瘡完全長好了。看著折磨媽媽的痛苦減少了,曾大媽的女兒終於鬆了一口氣。

18.總是早醒睡不好,刮痧一覺到天亮

症狀:早醒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取一塊刮痧板,或一個1元錢硬幣(消毒過的),蘸少量清涼油或溫熱水,先從魚際穴開始,沿手臂內側、橈側的肺經走向刮痧,以刮出局部有痧點為佳,手臂的肺經刮完後,再在鎖骨下,沿著鎖骨刮痧,刮痧一次待痧點消失後,方可再行第二次刮痧。效果好的話,可一次見效。一般治療五次為一療程。

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了老家鄰居老太太打來的電話。她今年67歲,說自己近半年來老是睡不好覺,總會早醒,一般在淩晨三點多時醒來,醒後就很難再睡著了,每晚睡眠時間不足4小時,因睡眠不足,白天常感頭痛頭昏、疲乏、記憶減退、胸悶氣短等不適。服用安定類藥物可改善,但又擔心產生藥物依賴性,不敢長期服用。

由於老人家身在外地,我也沒法給她診脈看病,但她這個早醒有顯著的固定時間規律,都是在3點多醒來,倒是可以考慮按照“子午流注理論”來進行治療。在中醫的子午流注理論中,淩晨3點多這個時候是肺經當旺之時,每天均於此時醒來,可認為是肺經氣血失調所致,應該調肺經。

怎麼調肺經呢?我建議她自行在肺經刮痧。具體操作是用一塊刮痧板,或者一個1元錢硬幣(消過毒的),蘸取少量清涼油或溫熱水,然後先從大拇指根部的肌肉厚塊中央,找到魚際穴,從這裏開始,沿著手臂內側、橈側的肺經走向刮痧,以刮出局部有痧點為佳,手臂的肺經刮完後,再在鎖骨下,沿著鎖骨刮痧,因為此處亦是肺經所過區域。刮痧一次後,待三至五天痧點消失後,方可再行第二次刮痧。我告訴老人家,如果反應靈敏的話,一次就可能見效。反應慢者,刮上三五次應該也總會有反應了。

約兩周後老人家再次打電話來,說第一次刮痧後當晚果然就有改善,睡到淩晨五點多才醒來,目前她已進行了兩次刮痧,近期都是淩晨五點多醒來,睡眠時間長了,整個人覺得舒服多了,但她還想再睡得久些,覺得五點多醒來還是有些早了,問我有什麼繼續改善的辦法。我告訴她,從子午流注理論看,五點多是大腸經當旺之時,既然她上次刮痧反應不錯,這次可以再刮一下大腸經,具體是從食指開始,沿著大腸經走向,在手臂的外側、橈側處刮痧,要求跟上次一樣。

一個多月後,又接到老太太的電話,這次她是來表示感謝的,說刮過兩次大腸經後,睡到差不多七點鍾才醒,每天睡眠充足,整個人神清氣爽。

子午流注理論是源於《黃帝內經》“天人合一”和“髒氣法時”的思想,早在《靈樞?衛氣行》篇有“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之說。子午流注學說認為,經絡氣血運行各有其盛衰,以一天十二時辰流注十二經,即寅時(淩晨3~5點)從肺經開始,依次流注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而終於醜時(淩晨1~3點)肝經。

對於老太太來說,她長期在淩晨3點多時醒來,由於3~5點是肺經流注之時,所以治療時以調整肺經為原則,後來又一直在5點多醒來,由於5~7點為大腸經流注之時,所以調整大腸經後,也有明顯療效。我也曾看過不少淩晨一兩點醒來的患者,由於1~3點是肝經流注之時,於是給予調肝經治療,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子午流注理論雖然有著數千年的曆史,但與現代的時間醫學卻有著相同的理念,一些研究發現它的理論確實有可取之處。如有研究發現,人的尿量往往在酉時(下午5~7點)達到最高,這時候正是腎經當旺之時。經過統計,按死亡病種心、肝、脾、肺、腎劃分,結果發現,在相應髒腑經氣旺的時辰,患者因此髒腑疾病死亡的概率要遠遠低於其他時辰,比如11~13點是心經當旺,這個時間段因心髒病而死亡的人數就明顯少於其他時段。這些現代研究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子午流注理論的科學性。

不過客觀地說,子午流注理論至今在學術界還存在著很大的爭議,但我在臨床實踐中發現,起碼在失眠早醒方麵,這個理論是可以嚐試使用的,運用時往往會有其他方法達不到的效果。

19.三叉神經痛太愁人,疏通經絡緩解快

症狀:三叉神經痛

偏方:將白芷、細辛、辛夷花、雞血藤,按照2:2:1:2的比例,洗淨、曬幹、粉碎、除去殘渣和纖維狀物後,再混合1份冰片,磨成細粉,置於密封玻璃瓶中,放冰箱冷藏室中保存。使用時用棉簽蘸少量此藥物,置入患者患側鼻孔內輕輕吸入即可。每日1~2次,5天為一個療程。

老張是我一個親戚的鄰居,今年72歲。我過年走親戚時也會去他家坐坐,跟他下下棋,喝喝茶,跟他關係也算不錯。

可我去年見到他時,發現他沒精打采的,眉眼低垂,好像沒睡夠一樣,嗬欠連天。我見狀問他怎麼回事。他告訴我,他是因為三叉神經痛,在服用西藥卡馬西平,整天想睡,覺得很累,沒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