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睡好就是福氣,年紀大了,這兩方麵都得多注意。
13.經常失眠,趕緊用交泰丸敷肚臍
症狀:中老年失眠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將黃連、肉桂均磨成粉末,另準備蜂蜜若幹,將黃連粉、肉桂粉、蜂蜜按重量比例為10:1:10,共混調勻成膏狀,裝瓶密封備用。每晚睡前洗淨肚臍,取膏藥5克置於臍部,外用膠布固定,次日早晨取下。2周為一療程,一般連用1~2個療程。
常言道“前三十年睡不醒,後三十年睡不著”。中老年人失眠,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心理和生理問題。對於很多剛退休的長輩來說,退休前的“勝友如雲”,退休後的門庭冷落,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落差,更是令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我朋友的一位大伯,就是這種情況。他今年62歲,半年前退居二線,一開始還樂得清閑,早上泡茶讀報,不亦樂乎。可是慢慢地,心裏就不踏實了,尤其到睡覺的時候,就開始思如潮湧,百感交集。剛開始睜眼半個小時左右,還可以入睡;可到了後來,情況越來越嚴重,幾乎徹夜難眠。後來他吃起了安眠藥,剛開始每次吃一片,就可以入睡。可後來就算吃兩三片,也隻能睡兩三個小時。由於夜晚失眠,白天就變得很困倦,但就是如此,仍然是難以睡眠。朋友知道這種情況後,就帶大伯來找我,看我有沒有什麼辦法。
我仔細聽完情況後,就對他們說,中醫認為,失眠是“陰陽失調”造成的結果。大伯年事已高,容易腎氣虧虛,體內陰虛,又加上思慮過度,心火亢盛,這樣一來,就會陰虛陽亢,陰陽失調,自然容易失眠了。
大伯一聽,就憂心忡忡地說,他現在吃安眠藥,已經不管用了,接下來幾十年,該如何是好?
我安慰他不用擔心,他現在已經退休,時間充裕,最適合以中醫中藥來調理身體,治療失眠。說著,我就告訴他一條偏方:交泰丸敷肚臍。具體操作為:將黃連、肉桂均磨成粉末,另準備蜂蜜若幹,將黃連粉、肉桂粉、蜂蜜按重量比例為10:1:10,共混調勻成膏狀,裝瓶密封備用。每晚睡前洗淨肚臍,取膏藥5克置於臍部,外用膠布固定,次日早晨取下。2周為一療程,一般連用1~2個療程。
從陰陽理論來看,人清醒、活動的時候屬陽,睡眠、靜止的時候屬陰。五髒六腑當中,心居於上方,屬火,可視為“陽”;腎居於下部,屬水,可視為“陰”。老年人隨著年紀的增長,腎精虧虛,就容易導致體內陰氣虛弱。現代學者對患有各種疾病且年過40歲者進行中醫體質調查,也發現以陰虛證為多。醫家徐東皋曾雲:“腎水不足,真陰不升,而心火獨亢,不得眠者。”當陰虛不能製約陽氣,陰陽不調和,就可能出現失眠症狀。因此,調和陰陽,就成了中醫治療失眠的根本思維準則。
交泰丸由黃連、肉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伍而成,始見於明代韓懋寫的《韓氏醫通》。黃連苦寒入心經,清降心火以下交腎水;肉桂辛熱入腎經,溫升腎水以上濟心火。二者一寒一熱,一陰一陽,清心除煩,引火歸源,交通心腎,調和陰陽,自然就能起到治療老年人失眠之效了。
現代藥理研究也發現,黃連、肉桂單獨使用的話,其鎮靜、安眠的效果並不強,但配合使用後,卻能對大腦中樞神經係統中興奮、鎮靜的神經物質產生協調作用,達到顯著的鎮靜、安定效果。
在古代,交泰丸是作為口服的藥物。但是交泰丸口服的口感並不好,且老年人失眠的治療療程較長,所以在這裏把它改為臍敷,更容易為患者接受。
朋友的大伯一聽,覺得這個方法不錯,可以試一下,當天回家就去準備了。後來朋友告訴我,大伯使用的第一晚,不吃安眠藥,就可以安穩睡眠4個小時。使用一個星期後,每晚大概能睡5個小時,雖然睡得比較淺,但白天的精力比以前好多了。一個月後,睡眠時間可以達到每晚6~7個小時,早上精力充沛,心情舒暢,已經是一個健康的老人家了。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失眠常常以心腎陰陽不調和為主要原因,但亦兼有其他髒腑功能失調的可能,如采用此方效果不佳,還需要辨證分清原因,以進一步提高效果。
14.脾胃虛弱肚子脹,喝喝特製人參湯
症狀:腹脹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厚樸15克,法半夏10克,人參10克,炙甘草10克,鮮生薑15克(拍碎放入),水煎取湯,每日一次。
劉大叔是一位退休工人,半年前急性腹瀉住院兩周,腹瀉雖治愈了,卻落下了腹脹的毛病。他曾在各醫院用中西藥治療,效果一般,時輕時重。後來經人介紹,他來了我的門診看病。接診時臨床表現為胃脘及腹部脹滿,吃飯後及夜間尤其嚴重,胃口很差,全身乏力,大便難解,診脈虛弱無力。
在臨床上,經常可見到因為腹脹而前來就診的患者,這類患者往往進行各項檢查如胃鏡、腸鏡也並無發現異常。西醫學將之稱為“功能性腹脹”,通常使用胃腸動力藥,如嗎丁啉、莫沙必利等治療。功能性腹脹的臨床表現與中醫學的“痞滿”相似。根據臨床觀察,脾胃氣虛型比較常見,尤其是老年人年老體衰,脾胃功能本身已經偏弱,更是常見於此證型。
劉大叔的腹脹問題是腹瀉的後遺症,也就是說,患者腹瀉過後損傷了脾胃之氣,導致腹脹症狀出現。他目前的胃口差、全身乏力、大便難解等症狀,也是脾胃虛弱的征象。因此,我給他開了個經典的古方: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具體做法:厚樸15克,法半夏10克,人參10克,炙甘草10克,鮮生薑15克(拍碎放入)。三碗水煎成一碗水即可,每日一次。
厚樸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出自《傷寒論》六十六條:“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原方是用來治療“發汗後,腹脹滿者”。因為發汗不當,或發汗太過而傷害脾氣,脾主管運化轉輸而主腹,結果導致汗後脾虛,運輸無權,或生痰濕,使氣機壅滯,則腹脹滿。因此此方正是用於治療脾胃氣虛型腹脹、痞滿的好方子。
脾虛氣滯引起的腹滿,治療時若單用補益劑,則有助滿生濕的弊端;單用行氣散結法,又恐怕更傷脾氣,不利轉輸,所以宜消補兼施。厚樸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中,厚樸味苦、性溫,善於下氣行散,除胃中滯氣而燥脾,泄滿消脹最宜;生薑、半夏兩藥,前者宣散通陽,行胃中滯氣,後者開結豁痰,除胃中逆氣;兩者與厚樸配伍,辛開苦降,消脹除滿。配合人參、甘草為佐,既可補氣益脾又可防理氣藥傷了正氣。
劉大叔回去按方服用,三天後過來複診,說吃了一劑藥後開始排氣,肚子覺得挺舒服的,兩劑服完排氣更多,待三劑服完,胃口也好了,腹脹的問題基本消失了。由於病程較久,我給他診過舌脈後又以原方開了6劑藥給他鞏固治療,服完這些藥後劉大叔的腹脹問題徹底痊愈了。另外,值得提醒的是,上述方子主要治療脾氣受傷轉運失常所引起的腹脹,並不能通治其他腹脹症狀,其他證型的功能性腹脹須應用其他方法治療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如嫌上方過於繁瑣,還可以嚐試另一個更簡單的方子——陳皮薑棗湯,做法是:陳皮10克、生薑30克,剁成碎末,大棗5~10枚。一起入鍋,加水500毫升,煮沸後改文火,再煎3~5分鍾即可。趁熱飲用最佳,可稍加紅糖以調味。此方中陳皮可理氣行氣,用於調理脾胃氣滯,大棗與生薑則是暖胃益脾之品。所以此方同樣是消、補兼施,與厚樸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的思路一致。不過這三樣食材一般家庭都有,隨手可取,非常方便取材。但同樣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弱者適用,其他證型的用此方就不合適了。
15.消化不良,《傷寒論》中有妙方
症狀:功能性消化不良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取法半夏12克,黃芩10克,幹薑、黨參各9克,黃連3克,大棗10枚,甘草6克。三碗水煎成一碗水,每天1劑,分3次口服,兩周為一療程。
我單位附近有很多間大學,楚阿姨是一間學校飯堂裏的煮飯工。一天她來找我,說自己近一年多來總是一吃完飯就腹脹難受,甚至還有惡心、想嘔、噯氣的不適症狀,弄得她自己雖然天天對著各種美食,卻總吃不下飯,人也越來越瘦。她曾去醫院做過胃鏡檢查,未發現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糜爛、腫瘤等器質性病變,診斷為功能性消化不良,服用多種促胃腸動力西藥,效果不佳。後來聽學校裏其他來找我看過病的同事說起,就來找我看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內科常見病之一,它不是器質性病變,而是一種功能性疾病。目前病因及發病機製尚不清楚,可能涉及胃腸道的運動、分泌、吸收以及血液供應、神經感覺障礙等多個環節,焦慮、抑鬱等精神因素在其發病中也有一定的作用,以上多種因素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導致胃腸運動障礙,其中胃動力障礙是其主要病理生理學基礎。
從中醫看來,此病屬中醫“痞滿”“胃脘病”“嘈雜”“嘔吐”等範疇。這個病多由飲食不節、情誌所傷、勞逸失常、外邪侵襲等引起脾胃呆滯,運化失職,濕濁內生,阻滯氣機,所以會導致腹脹、嘔吐、噯氣等症狀。
針對楚阿姨的情況,我向她推薦了一個有針對性的方子:取法半夏12克,黃芩10克,幹薑、黨參各9克,黃連3克,大棗10枚,甘草6克,三碗水煎成一碗水。每天一劑,分3次口服,兩周為一療程。
此方名為半夏瀉心湯,是《傷寒論》中治療痞證的經典代表方,它以調節脾胃氣機為立法組方的要點,主治脾胃功能受損、升降紊亂引起的氣機痞塞、心下痞滿證。由於氣機的升降出入是機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形式,人體五髒氣機升降出入又是以中焦脾胃為中樞的,所以半夏瀉心湯實有調暢全身氣機的功效。
方中黃芩、黃連苦寒降泄,用來清中焦之熱;幹薑、法半夏辛溫燥熱,用來除中焦之濕;黨參、甘草、大棗補養脾胃,用來補中焦之虛。如此寒熱互用,可以共補陰陽,苦辛並進可以恢複身體的升降功能,補瀉兼施可以調理身體的虛實,使脾胃功能複常,那麼腹脹、嘔吐、噯氣等症狀就自然會痊愈。
現代學者對半夏瀉心湯進行了大量的藥理研究,發現它對胃腸運動有良性調節作用。不過,如果隻是這樣的作用,那麼西藥的促胃腸動力藥如嗎丁啉之類的也能做到。但研究還初步發現,半夏瀉心湯另有一個妙處,就是對胃腸激素有積極的調控作用。目前已知的胃腸激素共有10族60餘種,這些都是胃腸運動調控的重要因素。而對胃腸激素的調節方麵,則是嗎丁啉之類的西藥無法做到的。
楚阿姨回家後就按方服用6劑後,症狀減輕了不少,也敢吃飯了,再持續服用至兩周,她症狀就基本消失了。有了食欲,慢慢地人就開始長胖起來。她很感謝我,多次請我去她們學校裏吃飯,說要專門給我開小灶,可惜我工作繁忙,至今還沒去成。
16.腎陽不足五更瀉,自製四神丸來巧治
症狀:五更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取補骨脂15克、肉豆蔻15克、吳茱萸10克、五味子10克,上述藥材加水煎煮,三碗水煎成一碗水,每天晚上服用一次即可。兩周為一療程。另外,也可到藥店買四神丸按說明服用。
白天拉肚子很常見,但是天沒亮就拉肚子的老人也不少見。有一次大清早,一位老人在家屬的陪同下來找我看病。這位患者姓馮,七十多歲了,樣子看起來有點虛弱無力。原來他有腹瀉的毛病幾年了,特點是每天黎明時分醒來,肚子裏就會咕嚕嚕串上一陣氣,然後隱隱約約地痛起來,不得不去蹲廁所,拉出來的大便稀薄如水,拉完後肚子疼就消失了。這一天裏基本上也就不會再去廁所了。他自己曾經吃過好些止瀉藥,像黃連素、益生菌等都試過,總是不能解決,聽說我經常看些疑難雜症,就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