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抗衰老偏方,早一天使用,遲一天衰老(1 / 3)

誰都不可能不老,但誰都可能將“老”推遲、再推遲。

9.慈禧老佛爺專用的去皺紋老偏方

症狀:因皮膚老化而出現的皺紋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

①取雞蛋黃、一匙蜂蜜、一匙半麵粉和數滴橄欖油放入容器充分攪拌,製成蛋黃粉,直接敷在臉上,10~15分鍾後,用溫水洗淨。

②取黃芪6克、蜂蜜3毫升,將黃芪研磨成粉末,與蜂蜜一起倒入小碗中,充分調勻至糊狀,製成麵膜。清潔麵部後,先用熱毛巾敷臉片刻,再將麵膜均勻地塗抹在臉部,約15分鍾後洗淨。

人老了,就會出現皺紋,這是自然現象,沒有人能抗拒。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為了延緩衰老,有錢人懂得去注射羊胎素、做拉皮手術,而普通老百姓,也可以自己動手按摩皮膚,做做麵膜,讓自己別老得太快。

美容像治病一樣,也有許多偏方。不管是治病還是美容的“偏方”我都會留心搜集,以備不時之需,這也是我多年行醫的癖好。

我們小區的汪太太已經40多歲了,能歌善舞,經常去參加家庭主婦劇團的表演。我妻子閑著沒事也去湊湊熱鬧,但每次回來,我發現她研究的不是劇團裏的曲兒、角兒,卻是汪太太的“駐顏術”。妻子說,汪太太臉上可是一點皺紋都沒有,根本不像40多歲的人,說她隻有30歲人家也信。

後來,汪太太因為連續登台而扁桃腺發炎,我妻子帶她來看病,我才認識了“永葆青春”的汪太太。雖然不像妻子說的一點皺紋都沒有,但40多歲的人能保養得這麼好,確實非常難得。

給汪太太開完藥之後,我開始跟她聊些關於美容養顏的事情,我猜想她保養得這麼好,可能真會有什麼獨家秘訣呢!沒想到,汪太太很大方就說起了她的保養方法。

其實汪太太的方法並不算什麼神奇秘方,方法很普通——自製雞蛋粉麵膜。具體操作如下:第一天,先用一個雞蛋黃,加一匙蜂蜜和一匙半麵粉,如果皮膚幹燥還可加入數滴橄欖油,充分攪拌後直接敷在臉上,10~15分鍾後用溫水洗淨。第二天休息。第三天用一個雞蛋的蛋清,同樣加蜂蜜和麵粉,做成蛋白粉麵膜敷臉。第四天休息,如此交替使用,3~4個月後,臉上的皺紋就慢慢消失了。長期使用,可以令臉部光滑,氣色也會倍增。

汪太太說,皮膚保養越早越好,她20多歲就開始使用這個方法,一直堅持著,果然,20年過去了,她的臉上不僅沒有留下歲月的痕跡,周圍的人還誇她越活越年輕了呢。

皺紋是皮膚組織細胞老化的結果。皮膚組織細胞老化,會明顯降低皮膚彈性蛋白的合成,導致臉上長出細淺的皺紋。雖說這些都是正常的生長現象,每個人都會經曆,無須諱忌什麼,但若能加以適宜的保養,皮膚衰老還是可以適當地延緩的。

汪太太用雞蛋美容的方子,其實有著古老的曆史。清代的慈禧老佛爺,到了花甲之年臉上的皺紋還幾乎看不出來。據說她所采用的美容方法之一,就是每晚夜膳過後,用雞蛋在臉上做美容。更早的《肘後方》一書中,也有南朝陳後主的寵妃張麗華用雞蛋來美容的記載。而從現代的觀點看,這個老祖宗傳下來的方子也確實有道理:雞蛋中有著豐富的蛋白質,對肌膚彈性蛋白的合成,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雞蛋清能使鬆弛的皮膚繃緊,而雞蛋黃則能給予皮膚營養。現代研究發現,蛋黃裏含有卵磷脂、葉酸、胡蘿卜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對於肌膚有著滋潤保養、促進皮膚修複等美容效果。兩者交替使用,效果肯定不錯。

除了雞蛋麵膜,我還收集了一個治皺紋的偏方:取黃芪6克、蜂蜜3毫升,把黃芪研磨成粉末,與蜂蜜一起倒入小碗中,充分調勻至糊狀,製成麵膜。清潔麵部後,先用熱毛巾敷臉片刻,再將麵膜均勻地塗抹在臉部,約15分鍾後洗淨。每周用這個方法1~2次,堅持數月後就能見到效果。普通人應該都知道,黃芪是著名的補氣中藥,但它的美容功效,就鮮為人知了。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黃芪中含有一種叫“黃芪甲苷”的成分,它具有促進皮膚蛋白合成、增加皮膚彈性蛋白含量的作用,從而能夠延緩皺紋的出現,起到消除皺紋的效果。

除了做麵膜之外,其他的一些保養方法也不能忽視,例如夏天注意防曬、平時多喝水、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對美容護膚都非常重要。

10.熬夜熬成“熊貓眼”,就用土豆貼貼臉

症狀:休息不好時出現的眼袋水腫,黑眼圈

偏方:

①將土豆洗淨,切成薄片,貼於水腫的眼袋或黑眼圈處,外敷約20~30分鍾。

②先將毛巾浸冷水,冷敷眼周5~10分鍾,之後再用熱毛巾敷在眼部。持續熱敷10~20分鍾。

中醫講究順應自然規律,可是現代人根本不理這個:明明早上該起床的,卻賴在床上不起來;明明晚上該上床睡覺了,卻又往酒吧等娛樂場所跑,折騰到淩晨兩三點。最搞笑的是我的一位記者朋友,他們兩口子因為上夜班,每晚深夜才回家,洗澡後竟還要看電視劇,經常到淩晨兩點才睡,第二天睡到中午起床,經常雙眼發黑,頭腦發昏,結果搞出了一身毛病。今天講的“熊貓眼”,可以說是夜貓子們的老朋友。

為什麼熬夜就會有黑眼圈呢?這是因為眼周,尤其是眼瞼下的皮膚可以說是身體所有皮膚中最薄的,而且這裏的皮膚組織結構也比較疏鬆,當我們熬夜加班,休息不好的時候,全身的血液循環會出現阻礙,靜脈中代謝廢物含量增多,血液的顏色就會變得青紫晦暗。而由於眼下的皮膚薄,血管的青黑色就容易透過皮膚被人看到,黑眼圈也就這樣產生了。另外,血液循環差,加上血管內代謝廢物含量多,會造成血管壁較脆,血管裏的水分容易從血管滲進組織裏,而眼下皮膚組織結構比較疏鬆,可以裝下較多從血管裏滲出來的水分,這樣看上去就是發腫,形成眼袋了。

說起這個“熊貓眼”,表麵看倒不是什麼大事,補睡一陣就行了。可是,偏偏就有很多人相當在乎,比如說年輕的靚女們。因為種種原因,她們經常睡得很晚。可是,她們又不願意經常吊著一個大眼袋,影響形象,總想著有什麼神方可以搞定這個“熊貓眼”。那麼,像這種因為睡眠不足引起的眼周水腫、眼袋以及黑眼圈,有沒有什麼好方法消掉它呢?有個偏方可以試試,就是用土豆片或土豆泥外敷眼周皮膚。具體做法:先將土豆洗淨,再切成薄片,貼在水腫的眼袋或黑眼圈的區域處,外敷約20~30分鍾即可。

土豆含有膽堿烷衍生物茄堿,能促進血液循環,起到活血化瘀等作用;同時土豆中所含的大量澱粉具有吸水作用,能吸收發炎、腫脹組織裏的水分,從而起到良好的消腫效果。由於土豆有這樣的效用,在醫院裏患者打針輸液後,如果出現針口附近的局部水腫、硬結,往往也會采用土豆外敷的方法。

如果想用更簡單的方法搞定黑眼圈,可用“冷熱毛巾法”:先將毛巾浸冷水,冷敷在眼周約5~10分鍾,收縮局部的血管,避免眼袋繼續增大;之後再用熱毛巾敷在眼部,當毛巾冷卻後再浸入熱水加溫,持續熱敷10~20分鍾。這樣做的好處是讓熱氣促使眼下的血液循環加快,盡快帶走局部的代謝廢物以及組織裏的水分。這樣,黑眼圈、水腫自然就會迅速消失了。如果在熱敷後配合按摩法,即用手指溫和地按摩眼睛周邊的區域約5分鍾,那效果就更好了。

11.臉色不好,請用曆代皇後的洗麵藥

症狀:臉色晦暗,暗黃無光澤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

①將適量的當歸、白芷打碎,研成粉末,加入溫水調和後,外敷於麵部約20分鍾,每周2~3次。

②取適量人參、白術、茯苓、甘草打碎,磨成粉末,加入溫水調和後,外敷於麵部約20分鍾,每周2~3次。

我們小區的李太太和我妻子關係挺好,每次有什麼煩心事,她都會來我家裏嘮嘮叨叨地說個沒完。記得有一次,她對我妻子哭訴她的遭遇,說她最近和丈夫經常吵架,丈夫張嘴就罵她黃臉婆。剛開始她還不在意,可聽得多了,總覺得“黃臉婆”這三個字特別刺耳,深深地刺傷了她作為女人的自尊心。為了討回麵子,她打算拿出私房錢去美容院改造改造。

我當場就勸住了她。我對她說,如今美容院的美容產品療效難以保證,要是有副作用,浪費錢不說,把臉搞砸了就慘了。我叫她試試一個簡單的偏方——白芷當歸散。具體方法:分別將當歸、白芷打碎,研成粉末待用。每次各取等量,加入溫水調和後,外敷於麵部約20分鍾,每周2~3次。

白芷是曆代醫家公認的美容佳品。《本草綱目》記載,白芷“長肌膚,潤澤顏色,可作麵脂”,曆代皇帝、嬪妃、達官貴人均喜歡使用。古代美容藥方裏常以白芷為藥,如《禦藥院方》中的禦前洗麵藥、皇後洗麵藥和《千金要方》中的千金洗麵藥等都是將白芷作為潤色澤藥物使用的。現代研究則發現,白芷之所以有良好的美容功效,關鍵在於其含有一種叫“異歐前胡素”的成分,它對美白祛斑有顯著的作用,可改善人體皮膚的微循環,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延緩皮膚衰老;最關鍵的是,它還能抑製黑色素的產生,並加速已生成的黑色素在皮膚中的新陳代謝過程,避免黑色素在組織中過度堆積,從而令晦暗的皮膚重新容光煥發。

大家都知道,當歸是出了名的活血化瘀之佳品,局部外用能夠加速皮膚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但鮮為人知的是,當歸其實也有美白護膚之效。藥理實驗研究結果顯示:當歸提取物能夠清除皮膚裏的自由基,延緩皮膚衰老,並且同樣能夠抑製黑色素產生。因此,白芷和當歸一起外敷在臉上,比起單獨敷用起效更快。在解決皮膚暗黃的問題上,它們可謂是絕配。

此外,還可以試試另一個偏方:準備一些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各打磨成粉末待用,每次取等量,加溫水調和後,外敷於麵部約20分鍾,每周2~3次。這個方子可簡稱為參苓白術散,它起源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參苓白術散是中醫藥學裏經典的補益方藥,一般是煲煮後內服,有著顯著的補脾益氣之功效。不過參苓白術散這個方子原方有十一味藥,拿來美白護膚的話就不必這麼多了,隻需要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四種即可。現代藥理研究顯示,這四種藥均有抑製“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生長的功效,並且四味藥均有補益之效,能夠滋養肌膚,促進皮膚修複。

李太太聽了這兩個偏方,如獲至寶,趕緊回家準備材料,當晚就用來敷臉了。這兩個方子她交替用了兩個月,加上飲食正常,睡眠充足,很快她的膚色就恢複了正常。她又堅持了半年,皮膚變得白裏透紅,丈夫也不好意思再罵她是“黃臉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