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關鍵詞
頸椎由7塊椎骨組成,它保衛著一條我們了解世界最重要的高速路——神經傳導,當頸部感到不適的時候,中樞傳出的不適反射可以牽涉到頭、眼睛、耳朵、心髒,甚至上臂。連接上下椎骨的彈性纖維中間有一粒黃豆大小的果膠樣物質,稱做椎間盤髓核。它含有豐富的水分,使椎骨間的活動更為靈活圓潤。當各種急性或者慢性損傷造成骨結構變化時,椎間盤會繼發損傷變性,向周圍膨脹,一旦壓迫到神經根,就會造成“神經根型頸椎病”,它發病率最高,占頸椎病的60%。
人類的頸部發病率遠遠高於其他動物,這是因為在我們直立行走的轉變過程中,頸部骨與軟組織的應力發生了改變。不過除此之外,苦苦糾纏辦公室白領的頸椎綜合征,還是可以從我們自己身上找到一些原因。
我們都是木頭人
長期固定在一個姿勢,尤其是不良姿勢時(如頸部前屈超過20度或長期扭轉),頸部的壓力會成倍增加。肌肉的緊繃、強直狀態影響了局部血液循環,幹擾了營養供應,頸部耐力降低,變得容易疲勞,長此以往怎能不勞損。
我們都是美女
頎長的高跟鞋、碩大的裝飾耳環,頸間那些煩瑣的飾物,給了我們婀娜的美態,也在影響著頸部的生理曲度,它克服著來自各方麵的阻力並展現我們微微揚起的下巴。
所以,高跟鞋不妨讓它休休假,頸間的閃耀項鏈也應該有喘口氣的空閑,解放了頸椎,我們可以抬頭挺胸,更自然地做美女。
工作著不忘健康
一忌所使用的電腦屏幕與身體不平行,需要長時間扭頭或歪頭工作;不靈活的鼠標迫使手臂、手腕頻繁運動,更加重了頸部、肩部的疲勞。
二忌接聽電話時用脖子夾住聽筒,可考慮使用耳機式聽筒。
三忌因視力不佳,不自覺地“探著脖子”看電腦屏幕。
看一看,你是否有必要調整一下和電腦的距離:建議距離為50~70厘米水平距離,而屏幕應略低於眼睛水平線位置10~20厘米,擺成15~20度的下視角。
睡著也不忘健康
一生中我們有1/4~1/3的時間在床上度過,健康的睡眠既可以預防頸椎綜合征,又可以控製住它不去愈演愈烈。
·床鋪:以半硬為佳,即木板床加厚墊,或較硬的彈簧床,這對維持脊椎生理彎曲度、減輕腰酸背痛很有幫助。已研製出根據人體各部位的不同負荷和人體曲線的特點,選用多種規格和彈性的彈簧合理排列的床墊,可以維持人體生理曲線,適宜頸椎病患者。
·枕頭:尺寸要夠大,長度至少是側睡時三個頭的寬度,這樣在入睡後變換睡姿時,頭部有足夠均衡的支撐,不會從枕頭上掉下去;高度相當於從頸肩交界處至肩膀外緣處,計算公式:(肩寬-頭寬)÷2,這樣在側臥時頭頸與脊柱保持一條平直線,可避免頸椎側屈受傷。軟硬要適中,透氣良好。
·睡眠體位:最好采取側臥或仰臥,不可俯臥。使胸部、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雙髖及雙膝呈彎曲狀,此時全身肌肉即可放鬆,容易解除疲勞,調整好關節的生理狀態。
歇著不如動著
適當的頸部運動可以增進頸部肌肉力量,增大關節活動度,減輕疼痛,促進局部血流循環。
每伏案一小時,應盡量輕柔緩慢地讓頭頸部左右轉動五次,盡可能轉到極限。然後活動肩部,提肩堅持五秒,重複五次。還可以走到窗前,遠眺五分鍾。
柔軟體操能夠使肌肉在運動中充分鬆弛。每周拿出一些時間,在健美教練的幫助下進行一些舍賓、瑜伽或者形體梳理的訓練。另外,別忘了周末為頸部安排放鬆、娛樂項目——放風箏,或者打羽毛球,是日常“很受傷”的頸椎最喜歡的緩解和治療方式。
你的按摩師在哪裏?
按摩能夠改善局部血流循環,緩解肌肉痙攣,以達到治療目的。不同的按摩師猶如武功的不同門派,手法、力度和治療思路各有不同。在日常保健按摩中,不妨多試試,親身體會治療師對你的頸椎是“嗬護”,是“粗暴”,還是“全無感覺”。既不能盲目聽別人的推薦,也不能任由醫院指派。一旦選擇到合適自己的按摩師就輕易不要更換,頻繁更換不同的手法對你的病情有害無益。
枕頭隨處用:給自己多花一點心思。除了睡眠用的枕頭有講究之外,開車或是長途飛行時,不妨把小靠枕放在頸後倚靠,讓頸部多一點放鬆。
Plan 8.脊椎的健康宣言
你是否經曆過背痛的折磨?雖然跳繩和不穿高跟鞋可以減少脊椎疼痛,但如果再嚐試下麵這些簡單而又有效的方法,對生活方式作些調整,就會重新擁有健康的脊椎,讓背痛永遠離開你。
保持脊椎成中立狀態
脊椎骨應該處於一種中立狀態:在脊背的下部呈適度內彎曲線,而脊背的上部呈適度外彎曲線。我們可以據此“教會”脊椎骨如何確定自己的位置:脊背貼牆站立,雙肩和腳跟也貼緊牆壁,讓一隻手伸到背後,感覺一下脊椎骨的曲線;每天這樣站立幾次,讓脊椎骨記住這種中立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