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工作實在是太忙,原定要去健身的計劃不能實施,也不要偷懶,回到家就睡大覺。在家簡單地運動,也可以保證你持續對健身的熱情和習慣。可以的話,還可以采用記日記的形式,記錄一下每次健身的運動量、心得、收獲與成效,以及自己的進步,並總結不足之處與改進方法,下次再去健身的時候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
Plan 3.關於運動,我選擇我喜歡
鍛煉身體也有一些需要遵循的原則,比如要持之以恒,要循序漸進,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要適度。雖然運動和鍛煉對身體會有很多好處,但是要摸索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進行鍛煉。
要能夠從鍛煉中取得樂趣,否則就不容易做到持之以恒。每個參加鍛煉者的主觀客觀條件各不相同,如性別、年齡、職業、體育基礎、身體狀況、生活條件、鍛煉目的等,喜歡的項目也就不盡相同。因此在選擇鍛煉內容時要因人而異,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合理選擇。體質不同,鍛煉起點也不同。體質較好的人,可選擇比較劇烈的活動方式,如各種競技運動項目;體質較弱的人,開始鍛煉時,可選擇那些比較緩和的運動,如慢跑、徒手操、武術、乒乓球等。當體質逐漸變好時,鍛煉內容也可逐步由緩和變為較為劇烈的運動。
選擇適合於自己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
從運動醫學角度看,運動是指有一定負荷量的活動,決定運動負荷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強度”。“量”是指完成動作的次數、組數、時間、距離等;“強度”是指完成練習所用力量的大小和機體的緊張程度,包括動作的速度、練習的密度、練習間歇時間的長短、負重的大小、投擲的距離、跳躍的高度和長度等。量和強度要處理適當。強度越大,則量就要相應減少,強度適中,則量可以相應加大,要做到適量,以練習者承受得了並有一定的疲勞為度。
衡量運動量和運動強度有幾個標準:
·采用心率百分法,即采用能夠使心率升高到本人最高心率的70%~85%的強度作為標準進行鍛煉的方法。個人的最高心率直接測量比較困難,一般男女均可用220減年齡來估算每分鍾的最高心率(也有人建議女子用210減年齡來估算)。例如某人20歲,其鍛煉過程的運動強度應控製在心率為:
(220-20)×(70%~85%)=140~170(次/分)
·根據出汗情況,在活動後應該是有微汗或少量出汗,不要大汗淋漓;
·可采用“談話試驗”,如果你運動時上氣不接下氣,說明你的運動強度過大了。你在運動時必須感到“有點累”,但同時又要能夠和身旁的同伴講幾句話;
·肌肉有輕度酸痛,但經過晚間睡眠後第二天能恢複正常;
·在遇到運動後有一定的疲勞感覺,但不影響夜間睡眠,第二天疲勞恢複。
運動過度不但達不到鍛煉的目的,反而會損害人體的功能。所以掌握合適的鍛煉強度、避免過度疲勞是十分重要的。
健康塑身少不了運動
想要擁有結實的身材,除了運動之外別無法則。所以,想要健康塑身,就要選擇一種你所喜歡的運動,每天,撥出30分鍾然後加強運動,如此一來就可以擁有結實的好身材。
電視裏每天播放著各種健身操、減肥操,健身房裏有各種瑜伽、街舞甚至芭蕾舞培訓班,隻要堅持合理的運動和鍛煉,一定可以讓自己塑身成功的。當然了,既然是塑身而不是減肥,就會存在一個局部塑身的問題,對於身體的不同部位,可以有不同的塑身方法,請針對自己需要塑身的部位,選擇合適的鍛煉方法。
以下介紹幾種最近幾年開始流行的塑身鍛煉方法:
·有氧搏擊操
從來沒想過拳打腳踢減肥吧?有氧搏擊操,英文名為kick
boxing,最早是由一名黑人的搏擊世界冠軍創造的,近一兩年才在國內發展起來的。其具體形式是將拳擊、空手道、跆拳道、功夫,甚至一些舞蹈動作混合在一起,即在激烈的音樂中,進行一些拳擊和跆拳道的基本拳法和腿法練習。健身者在出拳、踢腿的過程中,隨著音樂揮動雙拳,動作剛勁有力,讓健身者盡情地發泄,盡情地出汗,並在不知不覺中減掉全身多餘的脂肪。
有氧搏擊操不但運動量大,能夠幫助健身者消耗卡路裏,對促進心血管健康也有所幫助,同時也可緩解身心壓力,很適合現代人。但由於瞬間爆發力強、肢體伸展幅度大,運動量比傳統的健美操更大,更適合脂肪堆積過多的年輕人。此外,有氧搏擊操運動強度較大,健身者如果出現腿部疲勞、局部疼痛不適、眩暈、心率過快等情況,則最好停止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