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新“腸胃”的革命計劃(1)(2 / 3)

·本身患有一些疾病,影響蛋白質的吸收。

你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質

根據一般標準,每公斤體重每天最少需要1克蛋白質。因此,50公斤體重的人每天至少需要50克蛋白質。

補充蛋白質,不僅要保證蛋白質的數量,還要講究質量。食補是最佳的補充方法。幾乎所有的未經加工過的食物都包含相當數量的蛋白質,但不同食品中含有蛋白質的數量和質量有所不同。動物性食品,如魚、肉、蛋、奶類所含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營養價值高,應保證充分供給。不管是鹹水魚還是淡水魚都含有較高的蛋白質;每個雞蛋的蛋白質含量為6克左右;200毫升牛奶含50克左右蛋白質。馬鈴薯含11%的蛋白質,橘子含8%,豆類含26%,豆腐含34%。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豆,它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能降低膽固醇,並能對抗或預防某些癌症,所以要多吃豆腐和豆類食品。

此外,應注意飲食的科學搭配,如豆類、花生、蔬菜、全麥食物與動物性食物的搭配,可進一步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又可取長補短,增加人體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

除了食補,在日常餐飲之外補充一些蛋白質營養物也是一個健康而時尚的選擇。

“非蛋白蛋”女人將麵臨哪些危險

缺乏蛋白質的人,早期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出現體重減輕、疲勞、乏力、麵色蒼白、怕風、頭暈、性功能逐漸減退、皮膚幹燥、脫屑,還可能出現臉和眼瞼的浮腫。隨著症狀的發展,身體的各大係統都會告警。

·消化係統:消化能量不足,出現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

·循環係統:心率減慢,心音低鈍,四肢發冷,周圍循環不良。

·神經係統:容易興奮激動、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

缺乏蛋白質的你可能會……

·出現亞健康症狀:血漿蛋白的降低,日久天長就會造成營養不良性水腫,白細胞和抗體量減少,容易導致疲勞、乏力、感冒、免疫力下降等亞健康症狀。而由於蛋白質不足引起的免疫力下降,容易使機體發生感染,反過來又加劇蛋白質的消耗,引起惡性循環。

·無法運動:人體運動係統中肌肉的成分以及肌肉在收縮、伸展、完成動作過程中的代謝無不與蛋白質有關,離開了蛋白質,體育鍛煉就無從談起,也就談不上增強體質、抗擊疾病。

·皮膚變差:皮下脂肪大量消耗時,本應光潔有彈性的皮膚會變得粗糙鬆弛失去彈性。

·指甲難看:指甲由蛋白質組成,若指甲無光澤,且呈現波浪狀或底部出現白色橫紋,有可能是蛋白質不足。

·影響鈣質吸收:缺乏蛋白質,鈣質就不能很好地固結到骨骼上,鈣吸收的效果就打了折扣。

·情緒紊亂:最新研究認為,成年人的情緒紊亂與其早期大腦發育過程中缺乏一種蛋白質有關。這種蛋白質是與掌管人的情緒和感情的大腦血管收縮是密切相關的。

·肌肉萎縮:蛋白質可以修複肌肉組織,長期缺乏蛋白質,器官組織的受損修補能力緩慢,就會使肌肉萎縮,重量減輕。

·脫發、掉色:缺乏蛋白質的另一個美容後果,就是頭發幹枯無光澤,易脫落,可能使亮麗的黑頭發幹枯無光澤,易脫落,可能使亮麗的黑發變成不健康的紅色。

Plan 4.女人一生的營養計劃

對於你的未來,可能在你的腦海中已經進行過無數次的勾勒,但這裏麵是否包括你的營養計劃?無論什麼樣的人生都需要一個強健的身體支撐。不妨參考營養師為女性列出的一生的營養計劃。

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需要補充不同種類的營養。在不同的年齡加強特定的營養,能起到增加能量、提高生育質量、加強免疫力、緩解更年期症狀等功效。所以,為了保持身體健康,你應該根據你的營養目標來調節飲食。

20~30歲

大學畢業得找份工作,離開父母要開始獨立生活,也該和心愛的人成個家了……20多歲的你麵對著重重壓力。為了給自己的身心減輕壓力,你的飲食目標是:

·增加鐵攝入量,每天5毫克。鐵有助於將氧運送到細胞,能避免疲勞。主要來源:紅肉(瘦豬肉,牛羊肉)、禽類和綠葉蔬菜。

·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量。每日三餐各服1000毫克維生素C,可以防止和治療因壓力導致的感冒和其他疾病。

·每天攝入400毫克的鎂。鎂能緩解神經緊張和情緒暴躁,還能防止偏頭痛。主要來源:堅果、果仁、全麥和低脂肪的乳製品。

30~40歲

對許多人來說,30歲該是生兒育女的時候了。你要為孕育一個新生命作好準備,還要降低骨質疏鬆的危險。你的飲食目標:

·增加葉酸的攝入量,每天400微克。葉酸能防止生育缺乏症,如輸卵管失調,能導致嬰兒大腦和脊柱發展不良。主要來源:杏仁、黑豆、巴西果、橡實形南瓜、豆腐、洋薑和香蕉。

·增加鈣的攝入量,每天至少800毫克。在這個年齡骨密度開始降低,現在就開始補鈣可以防止以後骨質疏鬆。主要來源:所有低脂肪的乳製品。

40歲以上

更年期一般發生在48~52歲,但有些症狀,如潮熱、陰道幹澀等可能出現得更早。為減輕這些不適,你的飲食目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