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新“腸胃”的革命計劃(1)(1 / 3)

Plan 1.胃,你好嗎

現代生活方式讓我們的飲食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變,刺激性的食品不停地衝擊著我們的胃,我們把這種刺激看做是一種宣泄,但是,接踵而來的就是胃的反擊。

當你知道我們每人平均一年要吃掉453公斤以上的食物,就不會太驚奇於我們中有一半的人有消化係統的毛病吧?我們把大部分責任推到細菌和病毒的身上,但是事實上,很多疾病是由於現代社會人們的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無度地放任自己的食欲,飲食沒有規律,壓力過大和高強度的工作,還有營養搭配不當……讓我們學會辨別一些常見的腸胃問題吧!

令人難堪的脹氣

每個人體內都有氣體。事實上,每天有15~20次的氣體排出現象是非常正常的。排氣是因為腸胃氣體過多或氣體流動受到阻礙,但是我們也要注意一些不正常的情況。

要對付這些毛病,首先就不要吞咽氣體。如果你想遠離尷尬場麵,吃東西時就要放慢速度,也要放棄咀嚼口香糖,少喝碳酸飲料。然後,看看你吃的是什麼。黃豆、豌豆、卷心菜、蘿卜、花菜,包括很多碳水化合物都容易製造氣體。最後,要保證少吃多餐,減少糖分攝入。因為生產氣體的微生物在每日食物的糖分中能旺盛地生長。

持續的微痛

我們身邊的很多女性遭受過不同程度的胃痛或消化不良的侵擾——特別是在吃了油膩、辛辣或味道很重的食物之後。如果你有下麵的問題,那就無疑是胃病了。

·胃部經常疼痛,有時延伸到你的喉嚨;甚至胃中有種燃燒的感覺;

·口裏有一股酸味或苦味;

·常打嗝兒或覺得有食物倒流到喉嚨口;

·嗓子痛或早上喉嚨嘶啞;

·容易流口水。

如果這些症狀都在你身上出現了,那你就要注意了。

避免酒和咖啡性的飲料,它們會使胃酸分泌過多;少吃酸性食物(肉類,蛋黃,啤酒等)、巧克力、薄荷、洋蔥和脂肪類食物,它們會讓胃內容物有機會反流到食道。

學會減輕胃部壓力。大量的食物、碳酸飲料、吃得太快、過於肥胖以及緊身衣服都會對胃部造成壓力,從而影響胃部運動,導致消化不良。

最後,吃飯之後不要躺下,保持坐姿或站姿時,重力會幫助大量的胃酸返回胃部。如果晚上胃痛得厲害,可以將你的頭抬高一點,這樣做可以緩解胃痛。

Plan 2.腸道不激動

不要以為隻有情緒才會激動,被稱為“第二大腦”的腸道也會激動,因為其內壁布滿了對多種刺激反應靈敏的細胞,甚至有人提出“腦由腸的神經細胞產生”的假說。

相對於情緒激動導致的發怒或哭泣,腸道激動的後果可能會讓你更加尷尬,你會在每餐後腹痛難忍,在洽談重要工作時頻繁出入衛生間。更麻煩的是,如果你對以上症狀置之不理,腸道激動發展為“腸易激綜合征”後,一些微小的刺激都會令你的腸道痙攣。

專家一致認為,擺平激動腸道最有效的方法是合理飲食,同時注意調整心情、緩解壓力,並保證充足的睡眠。當然,必要時醫生也會建議適當服用一些藥物來控製症狀。

策略1:少食多餐

大約間隔2~3小時規律進餐一次,每次吃少量食物,這樣腸道在每一時刻的負擔就可以減輕,能避免因腸道過於激動而引起腹痛。另外,每次進餐不要吃得太快。

策略2:少食用易脹氣食物

很多食物在小腸中不能被完全吸收,當它們到達大腸時就在一些細菌的作用下分解,產生大量氣體,引起腹痛和腹脹。

這些易脹氣的食物包括西瓜、哈密瓜、不削皮的蘋果、豌豆、小扁豆、韭菜、洋蔥、大蔥、甘藍、黃瓜、啤酒、煮得過熟的雞蛋、爆米花等。另外,山梨醇這種食品中常添加的甜味劑也容易導致腹部脹氣,要盡量避免食用。

策略3:少食用高脂食物

食物中的脂肪很難被消化,容易加劇腸道反應,使腸道敏感,因此要少吃脂肪含量高的快餐或其他食品。例如可以用脫脂或低脂奶製品代替全脂奶製品、用檸檬汁代替沙拉醬、用燉土豆塊代替炸土豆條等。

策略4:避免過量飲酒

酒精會刺激腸道,要避免飲用過量,每天女性不要喝超過1杯的含酒精飲料,否則便會讓你的腸道更加激動了。

策略5:每天至少攝入30克纖維

每天至少保證攝入30克纖維。可以多吃含纖維豐富的全麥麵包、全麥餅幹等全麥食品,以及香蕉、柑橘、菠菜、胡蘿卜等。

尤其外出旅行時,不同時區和不同飲食習慣容易引起腸道節律變化、使腸道激動,此時多吃高纖維食物能有所幫助。但由於高纖維食物攝入過多易使腹部脹氣,因此需要大量喝水。

Plan 3.不做非蛋白質女人

你是“非蛋白質”女人嗎?

如果你符合以下情況中的任意一種,就要注意了,因為你比別人更容易缺乏蛋白質。

·壓力過大:有研究表明,在處於壓力或緊張狀態時,人體攝入和吸收蛋白質的能力也會大大下降。

·飲食結構不合理:食譜中缺乏足夠蛋白質(如有的人就是不喜歡牛奶、雞蛋等),有些愛美的女性,減肥不當,在食物方麵嚴重依賴於碳水化合物,缺少必需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