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生畏人間生死道,魂歎禍兮七情欲。
吾於現世遊,曾授異人以生死術,誡其勿貪人財,其諾之,吾乃授之以生死術,往他處遊去。
“先生之徒可以挽人之生死邪?”
“財以百姓傾囊且難,術以未精之術,醫人由生往死也。”先生言罷,歎而恨之。
“先生之徒可有幾人?”
“現世之徒可有十幾人爾。”
“如此之徒有幾人?”
“亦十幾人爾。”先生笑。
“如此,先生何不以醫術而愈世人?”
“吾曾自以授人以魚而不如授人以漁。”
“然先生往聞生乃為何?”
“世人皆頹而吾不堪,聞無盡海極處有善回生術者,乃自尋至此。”
“吾之回生術,世人皆知,以事故予我,吾予以死至生。”
“魂亦如此?”
“魂人可予以後世也。”
“如此。”
“如此,先生可有憾予我?”
7
無盡海上雲煙飾,櫬有猿啼和,玄晏先生窺於上蒼,憶往事去。
“先生可予妾世間正邪為何爾?”皖姑娘言之。
“戰亂之日,挽民生之大將軍為正,擾民生之敵國將卒為邪;頑疾之日,挽生死之醫師為正,愚生死之醫師為邪;安定之日,人之生事為正,囊中財為邪。但境以論善正邪,勿以妄斷。吾以術治人之疾,世人稱之曰能,相謂也。”
“正乃勝者言,邪乃敗者語,善乃百姓事,邪乃昏官語,先生意如何?”
“可是大意也。”先生言。
“然先生可有憾予我?”
“吾憾吾之徒。人有百欲滿身,以財而極,亂時人以生而重,財乃身外之物,故以術挽民於生死而不求財;此人間,人以欲而求,求樂而非求生,財乃為生之物,以命相抵也。此為世道而非人之過,道相沿而亂漸平,人亦以求生而漸求欲,世道淪喪,百欲著身,故為世道而非人之過也。”
“吾之眾徒天資聰穎,清風著身而孑然於世間,吾以為奇,乃授之以術,但皆得術而百欲著身,皆以財道相馳,此乃世而非人之過也。此些學徒若於吾生時而拜入門下,皆可為世代醫師之首也。”
“吾可以世道善惡與姑娘相應一事耶?”
“然,先生欲以何事相交?”
“吾欲抵吾之眾徒一後世也。”
“後世今生相忘,先生意如何?”姑娘以此為異。
“善。”姑娘再異。
“先生此意可有緣由?”
“吾之徒性本善,人無過,錯在世道。”先生言罷,姑娘歎。
“如先生所言。”
8
“先生可有駐處?”
“欲以姑娘山海笙相往,可否?”
“然。”
姑娘乃取山海笙擲於上蒼,畫卷展而有各色人物,於卷上相遊,甚異。先生一歎世間,入。山海笙乃合,入姑娘懷。
山間遲暮,鷗攜雲煙赤色往東去,木攜山間遠影往雲上聚,萬彩當歸。
“世間萬藥皆醫不得人之百欲,欲由心生,心由世間生。”
先生至瞑目亦在錯於世間也。
9
十七頁士安,醫道白骨生。
嚐言人道事,世間莫不為。
做山海笙之醫師,醫魂為事也。
善惡終不分,人海相兩隔。若問世間人,眾將皆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