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十八章:虎狼行(1 / 2)

1

山水百味人間色,何懼無秋水不流。

無盡海有鼓聲起,尋聲望去,竟是一舟行,舟上人擊鼓,聲至浪顫,但浪卻平。聲至櫬上,鳥群徙,魚群潛,瀑止浪,風且柔,姑娘笑。

乃是山河勝人遊,海事山事梟雄柔。

2

八百裏星河飄,八萬裏浮塵落。

“姑娘之舍可稱人世風景。山間林,林中獸,山間瀑,水中魚,皆是世間風情物而櫬地獨有。”公子至櫬至聞生,著眼而歎。

“公子地無乎?”

“曾有八百裏綠林、無上原野,今有城萬裏連綿,地餘幾畝耳。嚐八百裏綠林原野,亂世征伐割據而為塵;嚐百千禽獸喧嚷,以族中人好食肉而亡;嚐千萬族人同樂,以君好伐而亡。”世之凡物,皆因欲而亡。

“曾八百裏山河,汝因欲而與賊人。”姑娘言罷,公子淚沾裳。

此八百裏,山河無故人;此八百裏,眸上盡星河。

3

生當作男兒,文武皆鬼道。

櫬上聞生舍,世人皆聞生。入無盡海趨鬼神,因欲而命殊途。

世人謂無盡海以欲,稱‘欲’之海,謂聞生舍以情,合而言之為‘情欲’。

“公子以為世人皆愚者乎?”

“何出此言?”

“世人因欲而入紅塵水,意在入櫬入聞生,然無憾者入則亡,世人盡亡;八百裏河山風景盡是,君以屠逆賊子而伐林木,以慰民生而平海,臣民盡歎。此非愚者乎?”

“民入聞生者,欲得不朽,然不及也,故亡;君欲以民好,故毀林而築室,然伐者必毀木;此乃理也。以長生而貪聞生,以民善而伐林木,此非道耶?”

“世人貪長生乃人欲,君伐林木築疆乃人欲,盡人欲,此非‘人使性’之正解乎?”

公子啞然。

雖世人貪,然……世人愚,吾愚。

百口莫辯。

4

“公子可妒世人乎?”姑娘顧天之日而言。

“世人妒我。”

“可有因由?”

“世人欲貪吾之權。”

“後趙之皇孫欲弑汝,前燕之皇王將相欲弑汝,其可謂欲得汝之權勢耶?”

“初,後趙武帝以吾‘勇而猛,慧而善’喜,乃得寵得權。後為之伐天下,所至城破,人盡拜伏;所至將必慌,城盡歸公。帝賞我,臣嘉我,百姓美我,權勢予我,封地予我,美人予我,往事盡風流。”

“後帝殂,皇孫畏吾之權勢而欲爭。初吾為後趙奔走,得城得將得天下,武帝以權勢嘉我;今吾為後趙奔走,得天下而甚,然皇孫欲奪吾之權勢,此非貪吾之權,畏吾之勢耶?”

“風之聚而撼林木,沙之聚而平海川。初,風以樹蔽則不害林,沙以林蔽則不害海,將以削權則不害君,此乃帝之常事。”

“善。”公子應之。

5

戰時王朝帝王願,生來王命怎得閑。

亂世諸雄,諸將畏我,賊子畏我,臣嘉我,百姓美我。以吾之名,塞上賊子皆懼;以吾之名,後趙將卒皆伏;以吾之名,賊將聞之皆畏;以吾之名,吾皇聞之心安。以吾之名,安邦禦國,國民安也。虎將皆嗜殺之人,以賊子之血而成其名,屠之眾而氣惡,敵以此懼之。伏屍百萬,血流千裏,虎將亦不懼。

兒時所去乃帝王家,帝王命尚在,怎敢苟且?

後至王權之師,賊將皆畏我,帝王命尚在,怎敢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