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與人交往。不要拘泥於個人的小天地,患得患失,應自覺地把自己置於集體中,從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中尋求溫暖和友誼。
●學會自我安慰、自我調節。遇到不愉快的事,應多從好的、積極的方麵著想,保持豁達的情懷。不要瞻前顧後、想入非非,不要有過高的奢望,合理調節自己的抱負水準,有助於走出困境。
●經常參加文體活動,調節精神生活,消除心理緊張,陶冶情操,開闊心胸。
●做情緒的主人。通過意誌努力消除不愉快的心情,保持樂觀的情緒。學會直率、坦誠,不要過分自責、自悲、自憐。
●向榜樣學習,閱讀一些優秀文學作品以開闊心胸。
當心患上微笑性抑鬱
一提到抑鬱症,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在人們的印象中,可以用來形容抑鬱症患者的詞語無非是“垂頭喪氣”、“無精打采”、“思維遲鈍”、“滿麵愁容”、“情緒低落”等,而很難把“抑鬱”和“微笑”聯係在一起。但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確有不少人患上“微笑性抑鬱”。
“微笑性抑鬱”患者盡管內心深處感到極度痛苦、壓抑、憂愁和悲哀,外在表現卻若無其事,麵帶“微笑”。這種“微笑”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而是出於“工作的需要”、“麵子的需要”、“禮節的需要”、“尊嚴和責任的需要”、“個人前途的需要”。“微笑性抑鬱”常見於那些學曆較高、有相當身份地位的事業有成之士,特別是高級管理和行政工作人員。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有自殺企圖的重症抑鬱患者為了實現其自殺的目的,有意識地掩蓋自己的痛苦體驗而強作歡顏,以此逃避親友的注意。重症抑鬱患者情緒突然“好轉”、心情“豁然開朗”可能是一個危險的征兆,應高度防範自殺。這些“微笑”的患者,“微笑”過後是更深刻的孤獨和寂寞。他們的行為具有表演性質,與他們的情感體驗缺乏內在的一致,而難以表現其“真我”的一麵。
對微笑性抑鬱症患者來說,仿佛迷路在黑暗的森林裏,十分迷茫和恐懼。其實微笑性抑鬱症並不可怕,隻要你有勇氣直麵它,就可以戰而勝之。但是千萬不能小覷它,更不能逃避,那樣對解決問題毫無用處。大家可以做做下麵的小測試,這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專家DavidD·Burns博士設計的一套包括微笑性抑鬱症在內的各種憂鬱症的自我診斷表,不妨來個對號入座,看看你能得多少分。
請在符合你情緒的項目上打分:沒有0,輕度1,中度2,嚴重3。
·你是否一直感到傷心或悲哀?
·你是否感到前景渺茫?
·你是否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自以為是一個失敗者?
·你是否覺得力不從心或自歎比不上別人?
·你是否對任何事都自責?
·你是否在做決定時猶豫不決?
·這段時間你是否一直處於憤怒和不滿狀態?
·你對事業、家庭、愛好或朋友是否喪失了興趣?
·你是否感到一蹶不振,做事情毫無動力?
·你是否以為自己已衰老或失去魅力?
·你是否感到食欲不振?或情不自禁地暴飲暴食?
·你是否患有失眠症?或整天感到體力不支,昏昏欲睡?
·你是否喪失了對性的興趣?
·你是否經常擔心自己的健康?
·你是否認為生存沒有價值,或生不如死?
評分標準:
0-4分:沒有憂鬱症。
5-10分:偶爾有憂鬱情緒11-20分:有輕度憂鬱症。
21-30分:有中度憂鬱症31-45分:有嚴重憂鬱症並需要立即治療。
強迫症不可不防
強迫性神經症簡稱強迫症,是以強迫症狀為主要表現的神經官能症。強迫症狀的特點是有意識的自我強迫與有意識的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二者的衝突導致了患者的緊張不安,十分痛苦。
患者常常會有不能自製地重複出現某種觀念、意向和行為。雖然知道強迫症狀是異常的,但是卻無法擺脫。病程遷延的強迫症通常會以儀式動作為主,精神痛苦顯著緩解,但此時社會功能會受到嚴重的損傷。
強迫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醫學心理學一般將其分為強迫觀念及強迫意向和動作。其中,強迫觀念又可細分為:強迫意向、強迫回憶、強迫聯想、強迫疑慮,強迫性窮思極慮和強迫性對立思維。
·強迫意向。強迫意向是指病人常為一種與意願相反的意向控製和左右,並深感苦惱。強迫意向、強迫性計數、強迫性檢查、強迫性洗手、強迫性儀式等。
·強迫回憶。強迫回憶就是指病人對過去做過的事,哪怕是無關要緊的事,進行反複回憶,雖然知道這沒有什麼意義,但不能自我克製。
·強迫聯想。強迫聯想是指病人聽到和看到某一東西時,總會想到恐怖和不愉快的情景。
·強迫疑慮。強迫疑慮是指病人對自己的行為和做過的事是否正確,產生不必要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