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鍛煉還要考慮季節性。冬天的天氣非常寒冷,在外麵待的時間長一些,身體對於寒冷的環境會做出一些自然的反應,像血管就會收縮。而這種收縮對於高血壓、冠心病是非常不利的,極有可能出現危險。同樣,夏季天氣炎熱,血管應該擴張,相對較低的氣壓下,老人鍛煉時可能造成憋悶、供氧量不夠,對上麵的兩種常見急病也有不良的促進作用。所以在冬夏兩季,老人出門鍛煉時應該盡可能地選擇舒緩一些的運動,防止運動給身體帶來的巨大衝擊讓自己不能適應而出現危險。
3.合理運動需控製好幾大要素
·運動時間不能太長。有的老人覺得運動時間越長,效果就越好,其實是一種誤解。
·運動的節奏自己要學會控製。有的老人覺得太舒緩的運動(如散步)不夠勁兒,其實運動節奏太快或加量加得太快都容易讓身體不能適應,出現相反的效果。
·運動的時間和地點要選好。早晨鍛煉時間不要選得太早,一方麵冬天白日時間短,摸黑出門鍛煉,老人眼神兒不好,可能會比較困難。另外,起得太早,睡眠時間不夠,再加上大量運動身體也受不了,不如等九十點鍾再出門的好。
·運動的準備要充足。不僅熱身活動要做好,而且運動時要穿寬鬆、舒適、容易增減的衣服。有病的老人要帶上對症的搶救藥物,如擴張血管的、預防冠心病突發的。而且老人鍛煉最好結伴而行,不要單獨行動。
關於運動的一些忠告
我們知道,運動有利於健康,並且運動無處不在。但是,由於個體差異等相關的原因,在時間、地點、項目的選擇上還是有不少學問的。
1.選擇科學的時間
運動生理學的常識告訴我們,人體活動受“生物鍾”控製。因此,因勢利導,按“生物鍾”規律來安排運動時間則對健康更為有利。早晨空氣新鮮,陽光普照,戶外活動可以增強肌力,提高肺活量,尤其是對呼吸係統或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大有好處。下午則是強化體力的好時機,肌肉的承受能力較其他時間高出50%,特別是黃昏時分,人體運動能力達到最高峰,視、聽等感覺較為敏感,而心跳頻率和血壓上升。晚上適當運動有助於睡眠,但必須在睡前3-4小時進行。強度不宜過大,否則反而導致失眠。
不宜運動的時間段:
·進餐後。這時較多的血液流向胃腸道,以幫助食物消化吸收。此時運動會妨礙食物的消化,時間一長會招致疾病;體弱者進餐後血壓會降低,這叫做進餐後低血壓,外出活動容易跌倒;患有肝、膽疾病的人此時鍛煉還會加重病情。
·飲酒後。酒中的酒精很快被消化道吸收入血液中,並進入腦、心、肝等器官,此時運動,將加重這些器官的負擔。
·情緒不好時。運動不僅是身體的鍛煉,也是心理的鍛煉。當你生氣、悲傷時,不要到運動場上去發泄。運動醫學專家的解釋是:人的情緒直接影響人體機能的正常發揮,進而影響心髒、心血管及其他的器官。
2.選擇適宜的地點
由於運動時通過呼吸從外界攝入大量的新鮮氧氣,以滿足健康的需求,所以運動場以平坦開闊、空氣清新的公園、沙灘、體育場等處為優。
以下地方盡量避開:
·高樓大廈周圍。由於樓房林立,樓群之間往往容易形成忽強忽弱的風,稱之為高樓風,容易使人受涼感冒。此外,樓群之間也不是安全的地方,樓上墜落的物體隨時會威脅到鍛煉者的安全。
·空氣汙染區域。如工業區、化學氣味較濃的場所、煙囪、餐館附近等,有害氣體與浮塵汙染空氣的情況十分嚴重。在這些地方,吸入有害物質增加,運動不但無益甚至有損健康。電磁波幹擾嚴重的區域諸如高壓線變電站、廣播電視發射塔、衛星通訊及導航係統附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電磁波輻射,並形成一種“無形煙霧”,對人體健康極為不利。
·交通要道及交叉路口附近。這些地方的空氣中含有大量微塵,微塵混雜著多種有害物質。運動時吸入肺部的有害物質增加,可誘發哮喘發作,還會“株連”心、肝、腎等器官,甚至引起癌症、危害可想而知。
3.選擇適合的項目
可根據自身的條件從幾個方麵進行選擇:
·根據年齡選擇。年齡不同,人的精力體力都會不一樣,對運動的耐受力與反應也有差異。美國運動醫學專家建議:20歲左右,精力旺盛,可以選擇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如跑步、拳擊、各種對抗性強的球類運動等。30歲左右,正值壯年,可進行攀登、踏板、武術等運動,既可以減輕體重,又能強化肌肉(特別是腿部和臀部)的彈力。40歲左右,宜選擇爬樓梯、網球、遊泳等強化全身肌肉的運動,以保持正常體重,延緩衰老。50歲左右,這時人的精神和體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適合劃船、打高爾夫球等較溫和的運動,以加強全身肌力及骨骼密度,提高自我形象的滿意度。
·根據興趣選擇。選擇你最喜歡的項目,以便在運動前醞釀出一種躍躍欲試的情緒。研究資料表明,對某種運動的興趣越強,其健身的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