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種情況宜及早做胃鏡檢查
胃鏡是目前最準確的可檢查出消化係統癌變的手段。如果出現了以下八種情況,就要及時、定期地進行胃鏡檢查。
●無明顯原因出現黃疸、乏力、發燒。
●胃息肉大於2厘米者。
●胃切除後15年以上者。
●擬診為良性潰瘍,但五肽胃泌素刺激仍缺乏胃酸者。
●已知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及不典型增生者。
●胃潰瘍經兩個月治療無效,X線檢查顯示潰瘍反而增大者。
●40歲以上病人近期出現消化不良或突然嘔吐、黑便者。
●突然消瘦,1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5公斤以上,而排除糖尿病或甲亢者。
胃鏡檢查前應做哪些準備
家族中有胃腸道腫瘤病史者,患有可在胃鏡下進行治療疾病者,上腹部不適或疼痛者,均適合做胃鏡檢查。但是這些要由醫生決定是否進行檢查。
若以前做過類似的檢查,要將檢查報告和病理報告交醫生參考。
檢查前需禁食8小時以上。早晨檢查者不吃當天的早餐,下午檢查者不吃當天的午餐。
在檢查前應先檢查乙型肝炎表麵抗原是否為陽性,以便決定檢查的時間。
腸胃彩超真的那麼神奇嗎
很多胃病患者以為彩超檢查在體外進行,不會出現交叉感染問題。而且檢查中不需插管、無損傷、無痛苦、不誤診、不漏診。事實上腸胃彩超隻適合沒有氣體充盈的髒器,如心髒、肝、膽、胰、脾、腎、膀胱、子宮乃至甲狀腺等,而對胃病的檢查並沒有什麼效果。一般的正規醫院會把彩超作為胃腸鏡的補充檢查手段,用來看病灶是否轉移、影響到周圍組織。因此,胃病患者盡量還是做常見的胃腸鏡檢查。
怎樣鑒別與診斷急性胃炎
發病早期會出現上腹痛、惡心、嘔吐等症狀,但隨著病情的進展,疼痛會逐漸轉向右下腹,且有固定的壓痛及反跳痛並伴有發熱、白細胞增高、中性白細胞明顯增多的症狀,則可診斷為急性胃炎。
常以右上腹為主,可放射至右肩、背部的疼痛;查體時右上腹壓痛、莫非氏征陽性,或可觸到腫大的膽囊,可以考慮是否為膽囊炎、膽石症。可以檢測血膽紅質定量、尿三膽,以有助於診斷。
胃病用藥“五知道”
1可以不必開新藥方。雖然新藥較老藥療效更強、副作用更少或更輕微。但是要針對病情的不同、階段的不同、治療計劃不同的病人,使用不同的藥物,要遵醫用藥。
2有效的胃藥也不可一直吃。長期單一用藥可能會使不良反應變得明顯,即使是有效的藥物,例如長期用強力抑酸藥,可出現消化不良;胃內長期低酸環境可增加致癌性。因此,最好聽取醫生意見來決定用藥療程長短。
3胃藥效果不明,要暫緩換藥。胃藥效果不明,不應該趕忙換藥,而是需要查找自身原因,如是否沒按時服藥、忽視了服藥的禁忌等,如果是,就要及時改正過來,如果還不明顯,再遵醫囑換藥也不遲。
4不可盲目按照廣告選藥。疾病的治療大多講究同病不同治,胃病的藥物治療也不例外。患同一種胃病的不同病人,治療方案也有不同,而按照廣告選藥,盲目性較大。因此不可太過相信廣告的宣傳力,而應采用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5適合別人的藥並不一定適合自己。這同上麵一點有雷同,講究的是個體,因為天下沒有完全一樣的病情,用藥也不能照搬。對別人有效的藥物,不一定對自己也有效,而藥不對症,治療效果是很差的。
胃病患者忌長時間服中藥
長期服用中藥可能會引起胃黏膜的損傷。這是由於中藥的成分複雜,特別是多種中藥混在一起,很難說清其有效成分和不良反應成分。並且中藥中某些成分中和了胃腔中的黏液,會破壞胃黏膜的屏障作用。因此,在久服中藥出現腹脹、腹痛等情況時,最好能停服一段時間,有條件的病人應到專科醫院進行胃部檢查。
胃病服藥時間有講究
適合飯前服的藥物(飯前30~60分鍾服用)。這類藥物一般有胃動力藥,如嗎丁啉(多潘立酮)片、胃複安、西沙必利等。它們均具有增強胃腸道蠕動、促進胃中食物排空,協調食管、胃部、幽門和十二指腸運動的功能,對惡心、嘔吐、泛酸、噯氣和食後悶脹等症狀,均有良好的療效。
適合飯間服的藥物(在進食少許後服用)。這類藥物一般是保護胃黏膜的藥,如硫糖鋁、米索前列醇或麥滋林—S、得樂、迪樂等。它們皆需與胃黏膜直接接觸才能發揮作用,故宜在吃飯時服用。
適合飯後服的藥物(在飯後30~60分鍾服用)。這類藥物常用的有氧化鎂、氫氧化鎂、三矽酸鎂等。可放在飯後1~3小時服用,主要對過多胃酸起中和作用,但不宜久服,否則會引起鎂中毒。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適合睡前服的藥物(在臨睡前30~45分鍾服用)。這類藥物一般是抗酸藥,常用藥物有西米替丁(泰胃美)、雷尼替丁及法莫替丁等。它們是強烈抑製胃酸分泌的藥物,不僅能緩解因潰瘍導致的胃黏膜糜爛而引起的疼痛,促進潰瘍愈合,而且可防止因潰瘍導致的胃黏膜糜爛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胃病患者哪些藥物用不得
消炎鎮痛藥:這類藥物常見的有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炎痛喜康等。常用於治療關節炎等疼痛性疾病,對胃黏膜有較強的刺激和損傷。患者要在飯後半小時或與胃黏膜保護劑同服,胃部如有不適應及時停藥和對症處理。
解熱鎮痛藥:這類藥物有阿司匹林、撲熱息痛、水楊酸鈉、去痛片等。其退熱效果較好,但對胃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因此有胃病史的人感冒發熱時,不應服用此類藥物。
糖皮質激素:常見的有強的鬆、可的鬆、去炎鬆、地塞米鬆等。具有抗炎及免疫抑製等作用,可誘發或加劇潰瘍病,甚至引起出血或穿孔,因此要慎用。
抗癌藥及抗生素:這類藥物有紅黴素、複方新諾朋片及抗癌藥環磷酰胺、5-氟尿嘧啶等,由於可導致胃黏膜損傷,所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
胃動力藥的配伍禁忌
嗎叮啉忌與阿托品、普魯本辛合用。嗎叮啉促進胃腸蠕動,阿托品、普魯本辛抑製蠕動,其藥理作用正好相反,合用後無效。
胃動力藥忌與甲氰咪呱、雷尼替丁等合用。由於胃蠕動加快,縮短了甲氰咪呱、雷尼替丁等在胃中的停留時間,影響其作用發揮,也要盡量避免同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