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運動療法需注意什麼
患各種慢性胃病的人開始進行體育鍛煉時,可參加散步、做操、打乒乓球、打羽毛球、太極拳、慢跑和按摩等活動。
1運動時將脈搏控製在110次/分鍾左右,隨著體質的增強和胃病的好轉,再參加各種大球類活動、爬山、遊泳、器械(持啞鈴或沙袋)、體操等。運動時可將脈搏達到130~140次/分鍾。
2控製好每天的運動時間,最好在20~40分鍾。
3胃下垂患者在進行全麵健身運動的同時,還特別要注意加強腰腹肌力量的練習及提肛運動,學會腹式呼吸法。
4急性腸胃炎、胃出血、腹部疼痛者應在病情恢複時再進行適當運動。
5運動時間要安排在飯後2小時後。
總之,堅持運動與治療相結合,做到持之以恒,對緩解胃病症狀非常有幫助。
內養功法調和慢性胃病
內養功鍛煉對於慢性胃病以及心理性的胃部不適有一定的療效。
以下功法每天練l~2次,每次30分鍾左右,慢慢延長時間。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內養功的主要內容,在練功時要輕輕閉口,以鼻呼吸,先行吸氣(舌抵上齶),繼而停頓,再行呼氣(舌隨之下落),即吸—停—呼。同時可默念“大腦靜、胃腸健”。呼吸要力求自然,宜盡量保持深、長、細、勻,忌憋氣。
·意守丹田
練功者常用坐、臥式,站立亦可。閉目將意念集中到背部第9、10、11、12胸椎棘突附近,思想集中,排除雜念。意念中認為此處有一團火在燃燒,約5分鍾,然後收意念至胃,意念中認為胃部黏膜充血水腫逐漸消失,胃的生理功能恢複正常,接著意念中胃部一團火燃燒,約15~20分鍾,即可收功。
騎自行車養胃
騎自行車是健胃養胃效果顯著的一種運動方式。一般可選擇來往車輛較少、環境優美、空氣新鮮的公路或體育操場進行騎自行車鍛煉,每次30分鍾,每天1~2次。騎自行車鍛煉時車速以每小時10千米左右為宜。如有條件采用室內功率自行車鍛煉,速度以每分鍾50~60轉為宜。
氣功養胃
·小周天功
身體衰弱者練小周天功有很好療效。
預備:兩腳分開,大於肩寬兩倍,微曲。兩手從兩側直肘抬起,手心向上,行至肩部反掌在頭上合二為十。下落至胸,稍停片刻,手指按小到大依次分開。放手並步。
正功:兩腳叉開等於肩寬,手心向上,提至胸前。僅中指相接,反掌,手心朝胸,不斷開合,開時吸,合時呼。
收功:胸前合掌,分向體兩側,向上至頭,手心向下,下壓至腹部。反複3次。
·腹部功
取仰臥位,全身放鬆,舌抵上齶,自然呼吸,以右手放在下脘穴,自右向左旋揉36次,再在臍周自右向左旋揉36次,以壯氣。進而用左手放於下,右手疊於左手上旋揉小腹中點36次,然後將五指捏攏,輕叩擊50~100次。本功法有健脾和胃、益氣調中之功,用於保健和防治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病。
散步可對胃進行有效“按摩”
散步時人體內髒器官都處於微微的顫動狀態,加之配合有節奏的呼吸,可使腹部的肌肉有節奏的前後收縮,橫膈肌上下運動,這相當於對胃腸進行有效的“按摩”,會促進和改善胃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正確的散步方法是抬頭挺胸,邁大步,雙臂要隨步行的節奏有力地前後交替擺動,路線要直。
腹式呼吸養胃
腹式呼吸法不僅能擴大血液含氧量,讓機體主動地排除廢物,同時腹肌的收縮和放鬆對胃部也是一種良好的按摩,能促進胃腹運動,改變消化機能。
Methods 1 患者取仰臥位,雙膝關節稍屈至舒適位置,兩手置於臍上,使小腹回收,同時用腳尖撐地,臀部稍抬起,然後放下臀部,腹部鼓起,如此做腹部一鼓一癟的腹式呼吸活動,反複做10次。
Methods 3 平躺,深吸氣,當腹部無法再吸入空氣時屏息35秒,再將腹部和肺部的氣緩緩吐出,吐氣過程不能少於8秒鍾。此動作適於每天晚上睡前進行。
Methods 2 平躺於床上,雙手置於腦後,雙膝屈曲,同時向左側倒,還原,再向右側倒,反複10次。
擴胸轉頭養胃保健操
預備姿勢:兩足開立,同肩寬,兩臂前平屈於胸前,掌心向下,手指相對。
動作:
1.兩臂用力如同拉一彈簧向後拉開,兩肘向下屈於體側,同時兩掌變拳,拳心向下,挺胸,頭向右轉,眼視右拳,吸氣。
2.還原成預備姿勢,呼氣。
3.與1動作相同,隻是方向相反。
4.與2相同。
以上兩套動作特別適合於早上起床前進行。
轉腰養胃保健操
預備姿勢:兩腳分開,稍寬於肩,雙手叉腰,四指朝下或向後。
動作:
1.眼看前方,骨盆沿順時針方向轉1周。再沿逆時針方向旋轉1周。
2.先做動作1個8拍,然後再做動作2個8拍。
特別提醒:手臂勿用力,勿聳肩。上體可隨腰的轉動而向反方向微動。骨盆旋轉幅度應盡量大,使腰、臂有酸脹感。
八段錦養胃法
·第一段:雙手托天理三焦
此段可升清降濁,健脾胃,增食欲。
預備姿勢:自然站立,雙手掌心向上,中指相接置於小腹。
動作:
1.兩手上提至胸口高度。
2.雙掌翻轉(掌心向下)下壓。
3.慢慢下壓至小腹前。
4.再慢慢上提至臉前翻掌(掌心向上),上提至頭頂上,手臂伸直,手掌托天,兩眼向上看。
5.兩手分開如抱球狀後,再往下放。
6.慢慢放下。
全程做兩輪後,回複自然站立姿勢。
·第二段:調理脾胃臂單舉
此段有助於鍛煉肩、背部肌肉,增強全身協調性及柔和性,提高呼吸機能,促進脾胃消化吸收。
預備姿勢:立正或兩腳平行站立,距離與肩同寬,兩臂自然鬆垂於身體兩側。
動作:
1.右手翻掌從右側上舉,五指並緊,右臂用力挺直,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時左手向下,用力下按,指尖向前。稍作停頓。
2.右手從右側落下,掌心下按,指尖向前。同時左手翻掌從左側上舉,五指並緊,左臂用力挺直,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左臂上舉則右臂下按,右臂上舉則左臂下按,同時進行)。
鳥戲養胃
預備姿勢:兩腳平行站立,兩手自然下垂,目視前方,意守氣海(臍下1.5寸處)。
(一)左式
1.左腳向前邁出一步,右腳隨之跟進半步,右腳尖虛點地。同時兩臂慢慢從身前抬起,掌心向上,與肩平齊時向左右側方舉起;舉臂時深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