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起居護養給養胃一個好環境(2 / 3)

因此,胃病患者在進餐時應保持一種非常放鬆的心態,專心地吃,不可邊吃飯邊幹活。

胃病患者不宜蹲著吃飯

蹲著吃飯,腹部受到擠壓,會影響胃腸正常的蠕動,還會使胃腸內氣體不能上下暢通,造成上腹部脹滿等不適感。

蹲的時間長了,全身的血液無法正常循環,會出現下肢麻木;隨著胃的蠕動量和張力的增加,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來供應胃,但蹲著使胃的血液供應受到影響,直接減弱胃的消化功能。

相反,坐在舒適的凳子上吃飯,腹部肌肉鬆弛,血液循環不受阻礙,胃腸功能有規律地正常工作,對消化食物是非常有利的。

此外,蹲著吃飯易使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造成“病從口入”的弊端。因為蹲著吃飯,把碗、碟放在地麵或矮桌上,人們走來走去或遇到刮風時,都會把塵土揚起來,落到飯菜上,塵土中的細菌、病毒、寄生蟲蟲卵等極易引起胃腸疾病。

飯後唱卡拉OK,易消化不良

飯後就唱卡拉OK對人的身體的危害不容小視。

吃飽後,人的胃容量增大,胃壁變薄,血流量增加,這時唱歌會使膈膜下移,腹腔壓力增大,過度興奮,高歌一曲,輕則引起消化不良、嘔吐,重則引發胃腸不適等其他病症。特別是喝酒後唱歌,酒精會刺激喉嚨引起充血,出現咽喉腫脹、沙啞。

因此,K歌時間最好選在飯後1小時左右。

此外,經常到歌廳唱歌的朋友應注意以下事項:首先,不要長時間待在包房裏,要不時出去透透氣,特別是有呼吸係統和過敏性疾病的人;其次,最好不要在包房內吸煙,少使用氣味濃重的香水;第三,老人、兒童和孕婦等體質較弱者,最好不要去歌廳;第四,不妨多吃些潤喉的水果,如梨、香蕉、橘子、西瓜等,或由西紅柿、黃瓜、菠菜等做成的涼菜。

飯後不宜立即用腦

一些工作狂,往往飯後立即工作,這樣久而久之就會引發胃病。因為在人體大量進食後,胃部需要調動充分的血液用於食物消化,若此時立即從事腦力活動,會使大腦與胃爭奪有限的血液,導致消化不良,從而引發胃病。所以,上班族一定要在飯後休息半小時以上再進入工作狀態,切不可因一時之需,鑄成日後疾患,終生痛苦。

飯後不要立即鬆褲帶

吃飯吃撐了,很多人會不自主的想鬆一下褲帶,以緩解腹脹。其實飯後鬆褲帶在不知不覺中損害了健康。

人體內髒器官是靠韌帶和腹腔壓來固定以保持正常位置。進食後,胃腸的重量大大增加,此時將褲帶放鬆,會使腹腔內壓下降,這樣對消化道的支持作用就會減弱,而消化器官的活動度和韌帶的負荷量就會增加,從而引起胃下垂、上腹不適等消化係統疾病。

如果飯後再做較大的活動,消化器官的韌帶負荷就會更大,這時就會發生腸扭轉而引起機械性腸梗阻,出現較重的腹痛、腹脹、嘔吐等症狀。因此,飯後最好不要鬆褲帶,胃病患者更要應盡量避免。

胃病患者飯後不宜“百步走”

飯後胃正處於充盈狀態,這時必須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以便進行初步消化。

如果飯後“百步走”,會因運動量增加而延緩消化液的分泌,破壞胃的正常消化,從而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特別是體質較差,患有胃下垂的人,飯後更不宜立即散步,哪怕一般的走動也應盡量減少。

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飯後進行走動,會增加胃腸部的血流,減少腦部血流,有可能突然發病。

以上人群,飯後最好適當休息半小時,待胃內的食物適當消化後再活動。長期伏案工作、運動量較少的人或者肥胖、胃酸過多的人,適宜飯後百步走。這些人群飯後走20分鍾,有助於胃腸蠕動,促進消化和吸收。

飯後立即洗澡易致胃腸病

吃飽飯的時候,大量血液集中於胃部,其他器官的血液相應減少,如果此時洗澡,會使人體全身的皮膚和肌肉血管擴張,血液流量加大,就會使供給消化器官的血液減少,從而影響消化吸收。因此,胃病患者飯後不宜馬上洗澡,應休息1~2小時後再洗澡。此外,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更忌飯後立即洗澡。

飯後三鞠躬解除胃脹痛

飯後胃脹主要是因為胃不活動,食物積存在胃底部位,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自身消化功能不太好,胃動力差,有的伴有消化係統慢性疾病,如萎縮性胃炎、胃下垂等,所以會感覺胃脹、胃痛,沒有饑餓感覺。

隻要飯後做一做彎腰的動作,就可以使食物進入胃竇,配合輕鬆的運動,就可以促進食物消化。

方法是:每天飯後彎三次腰,達到90度,配合散步10~30分鍾,天氣暖和時可以到戶外,天氣冷時可以在房間踏步。

吃後就睡,養肚傷“胃”

飯後立即睡覺,大腦的血液流向胃部,由於血壓降低,大腦的供氧量也隨之減少,造成飯後極度疲倦,易引起心口灼熱及消化不良,造成各種胃病,還會導致發胖;如果患者自身已有血液供應不足的狀況,這時吃完飯後倒下就睡,還會招致中風。

此外,吃完飯後就睡還會使胃腸蠕動減慢,造成機體蛋白質不能被消化吸收,大量長時間地停留在腸道內,在厭氧菌的作用下,產生胺類、氨、吲哚等有毒物質,增加肝腎的負擔和對大腦的毒性刺激。

吃後即睡還會引起泌尿結石、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出血、結腸癌、冠心病、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疾病的發生。因此,胃病患者最好在餐後休息10~30分鍾再睡。

飯後開車、坐車易患胃病

開車、坐車的過程中,每秒5次或者6次的振動,會使胃黏液分泌失常,胃黏液分泌明顯減少,從而影響或削弱了胃黏液的屏障作用,胃部就會引起炎症等不適。

國外研究人員曾經對330名駕駛員做了跟蹤調查,發現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占15.7%,胃炎患者占14.5%,發病率明顯高於一般人群,而且接觸振動時間越長,發生病變的比例越高,從業10年以上的人病變比例竟高達80%。

上網也能引起急性胃腸炎

在用電腦上網的時候,鍵盤上留有使用者手上的病菌,在夏季這些病菌繁殖速度更快。許多愛上網的人往往在電腦前不洗手就進食,這樣容易將病菌帶入體內,導致急性胃腸炎、痢疾、肝炎、霍亂、紅眼病等。而且一般上網的人容易顛倒時差,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更容易引發胃病。

餐後伏案午睡要不得

飯後趴在桌子上午睡,容易發生食滯不化、消化不良。這種睡姿使胃部受到被動扭曲壓迫,從而極大地幹擾了胃排空過程,使消化液分泌減少而產生噯氣、飽脹,繼而還會誘發食欲不振、胃炎、潰瘍病等。

因此午餐過後千萬不要倒頭就睡,應先做些輕微活動,如在辦公室附近散步,刺激身體血液循環,幫助胃部自然排空,才能讓胃更健康。

加班太多,白領最易患胃病

經常加班的白領人士一般長期處於高強度的工作之中,無法有規律地飲食,有時在上一頓省略的情況下又陪客戶不停地吃上幾個小時,胃部食物遠遠超量。

一般白領在工作的緊要關頭往往情緒高度緊張,常常會忍不住吃許多薯片之類的“垃圾食品”,使得胃得不到休息,胃就會產生大量的胃酸,而後引發胃病。

胃病患者忌睡懶覺

睡懶覺會打亂胃腸功能規律。人們經過一夜的酣睡之後,已饑腸轆轆,這時胃腸道已做好了接納、消化食物,分泌各種消化液的準備工作,所以此刻應及時進餐。如果賴在床上不起來,特別是胃病患者,會導致胃腸黏膜的損傷,易誘發胃炎、潰瘍及消化不良等疾病。

再加上屋內封閉,室內空氣會被大量的細菌、黴變和發酵顆粒、二氧化碳氣體和灰塵等汙染,人吸進體內易損傷呼吸係統,誘發感冒、咳嗽、咽喉炎及頭昏腦漲等,時間長了,還會損害記憶力和聽力。因此,胃病患者清晨最好不要“睡懶覺”。

保持良好的睡姿,不易患胃病

胃潰瘍、各型胃炎和消化功能障礙等患者,最養胃的睡姿應該是朝右側睡。

這是因為心髒位於胸腔內左右肺之間偏左,胃通向十二指腸、小腸通向大腸的出口都在左側,故左側睡會使心髒受到擠壓,胃腸受到壓迫,胃排空減慢。

而右側睡則不會發生上述情況。右側睡心髒處於高位,不受壓迫;肝髒處於低位,供血較好,有利於新陳代謝;胃內食物通過重力的作用,朝十二指腸推進,可促進消化吸收。同時,全身處於放鬆狀態,呼吸勻和,心跳減慢,大腦、心、肺、胃腸、肌肉、骨骼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氧氣供給。

但是,患有食管回流這種消化功能障礙的病人最好左側睡。如果右側睡,從胃部返流向食管的酸性液體數量會大大多於正常情況,而且持續不斷,容易引起胃部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