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大笑5次:為兒女操心,為小事著急,這種不良情緒會影響健康。老人應該多和家人、朋友聊聊開心的事,有意識地看看相聲、小品,讓自己開懷大笑。研究發現,每天大笑5次以上的人心態更好。
6、每天喝足6杯白開水:隨著年齡的增加,老人口渴的感覺會變得不明顯,因缺水間接導致的心梗和腦梗時有發生。因此,老人千萬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製訂一個喝水時間表,每天至少喝6杯白開水,每小時喝一次。
每天吃6個大棗:俗話說“每天吃棗,不顯老”。每天堅持吃6個大棗,可以補中益氣、養血生津,對老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鮮棗維生素含量豐富,但季節性強,多吃不利消化。相比之下,幹棗更適合老人食用,雖然維生素含量下降,但鐵含量更高,而且營養更易吸收,更適合食療。
每次看電視別超60分鍾:美國調查研究顯示,65歲以上老人看電視時間是年輕人的3倍,給他們的心腦血管和骨骼健康帶來消極影響。研究人員建議,老人每次看電視的時間應控製在60分鍾之內,不能長時間坐著,要時不時站起來扭扭腰、拍拍背。打麻將、打牌也應該遵循這個原則。
7、每天睡夠7小時:很多人上了年紀覺就少了,但美國一項針對1.5萬名70歲老人的研究發現,將睡眠時間控製在7小時左右的老人,比少於5小時或超過8小時的老人記憶力更好。
8、每餐八分飽:日本衝繩群島上住著許多長壽居民,他們患心髒病和腦卒中幾率世界最低,比西方國家癌症發生率低40%。他們的長壽秘訣就是每餐隻吃八分飽。因此,當你覺得胃裏還沒填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經下降時,就要停下筷子。
9、晚上9點泡腳:這個時間腎經氣血比較弱,熱水泡腳後體內血管得到擴張,更有利於活血,還能滋腎明肝。泡腳還能放鬆全身,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泡腳時,水溫40攝氏度左右即可,泡半小時就可以了。
10、起床後按摩10分鍾:按照以下步驟:1.手指梳頭,從前額正中開始向頭後部梳劃,再梳兩側,可改善頭部血液循環。2.搓胸揉腹,平臥在床,搓熱前胸和兩肋,再順時針輕揉肚臍周圍20次,助消化利通便。3.收腹提肛,能促進胃腸蠕動,輔助治療一些慢性病。
每天大聲讀報10分鍾:每天大聲朗讀報紙10分鍾以上,會對大腦產生良性刺激,增強記憶力、延緩衰老,還能增加肺活量,喚起老人的精氣神兒。
不求十全十美:很多老人在生活中是個完美主義者,占有欲、控製欲都很強。老人有美好的追求本是好事,但如果過分追求十全十美,就會影響健康,因此凡事不要較真,要知足常樂。
——內容來源於《生命時報》
編輯/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