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運作

作者:容易

“我們有好產品、好策劃,可就是一直做不起來,為什麼?”

“我們是最早做這個行業的,為什麼市場最後是別人的?”

“產品沒問題、策略沒問題、市場沒問題,到底哪裏出問題呢?”

在多年的培訓過程中,幾乎每天都會被企業家問到類似的問題。

戰略好定、隊伍難帶;人心散、無組織無紀律;人才不好找、人心更難管……企業領導在感歎。

槍杆子裏出政權!沒有得力的隊伍,再好的機會、產品、市場乃至商業模式,最後都是空想!帶隊伍的核心關鍵到底是什麼?——幹部!

毛澤東在1938年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因此,有計劃地培養大批的新幹部,就是我們的戰鬥任務。”

一個組織如何強大、如何發展,關鍵是幹部。幹部是一個企業的連接層。在一個企業裏麵,政策如何執行、文化如何傳遞、管理如何有效……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企業的幹部來決定的。沒有好幹部,你有再好的產品也賣不出去。沒有好幹部,再好的機會都是別人的。

那麼到底如何快速有效地培養幹部隊伍呢?

幹部是逼出來的!特別強調:幹部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逼”出來的!

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奇跡、成功、行動力、好習慣,乃至於人格魅力等卓越的領導力特質……可以說,所有優秀幹部應該具備的一切品質,都是逼出來的。

史玉柱就是逼員工進步的高手。最早做腦白金的時候,史玉柱有一個策劃班子,他常常拉著十幾個方案組的人到常州一家酒店閉門寫作。在十來天的時間裏,每人每天都要寫兩篇,寫好後交由史玉柱審閱。如果史玉柱不滿意便發回重寫,如此反複幾個回合之後,一批合格的軟文就誕生了,接下來要做的是投票決定用哪些。這時,史玉柱通常會把這些作品拿到營銷會議上,一篇一篇地朗讀,讓各地分公司的經理們現場投票,按照票數的多少來決定。在平時他對工作也是嚴格要求、嚴格檢查、嚴厲批評,正是這樣才創造了奇跡,同時也曆練和培養了一批能打硬仗的鐵血幹部。

業績是逼出來的!

我谘詢過的一家大型連鎖零售企業在貴州新開了一個商場,開業一年每月虧損50多萬元。當時所有人都不想幹了。關鍵時刻,總裁拍案而起:“我就不信開個店竟然會虧成這樣?”他當時就決定親自掛帥兼任店長。

上任以後,他每天晚上11點準時打電話給他的幹部問他們當天業績情況,並且追問他們準備如何提升業績?就這麼不斷地追問,弄得那段時間所有的幹部晚上12點以前誰都睡不著覺,於是各種方法被逼出來了,竟然讓這個企業奇跡般在兩個月後扭虧為盈。

這是奇跡嗎?不,這是一種必然。

人才也是逼出來的!

聯想的楊元慶正是在1993年底的危機中臨危受命。他從整個公司挑選了18個業務骨幹組成銷售隊伍。楊元慶親自帶領隊伍,以中關村大街的十字路口為中心,分散到大街兩旁的大大小小的電腦銷售店裏開始艱難的探索,最終奠定了聯想騰飛的根基。

解放軍的傳統就是把打算重點培養的幹部派到最艱苦的地方,交給最艱難的任務。一方麵是對幹部進行鍛煉,讓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下曆練;另一方麵,也是給他們立功表現的機會,促使他們盡快脫穎而出。

今天,企業麵對高強度的競爭,如果沒有一大批鐵血幹部,如何能決勝市場?如何快速地批量培養幹部?——逼出幹部的能力,逼幹部成長。

也許有些領導擔心:逼幹部會不會把人逼走?

如果這個人一逼就走了,說明他根本不是能擔大任的千裏馬。這些人現在不走,在你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也一定會走。

真正的人才是逼不走的,反而如同鳳凰,在烈火中燦爛涅!

大膽去逼你的幹部吧,你失去的是庸才,而收獲的是真正的千裏馬!

(作者是北京鼎智彙海管理顧問集團董事、中國冠軍團隊複製總教練;本文選自作者最新培訓光盤《幹部是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