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你聽見老板說明年必須增長130%……(2 / 3)

因此,如果你能夠回答如下問題,並逐項解決,那麼,確保增長的市場基礎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1.產品承擔多少責任?

比如哪些產品能夠支持增長,能夠貢獻多少,如何落實?與此相關的問題是,還應該增加哪些產品,以彌補現有產品的不足?

2.市場承擔多少責任?

比如哪些市場能夠支持增長,能夠貢獻多少,如何落實?與此相關的問題是,還應該開發多少市場,以彌補空間的不足?

3.營銷人員承擔多少責任?

比如人員數量是否足夠,員工能力能否滿足,積極性或責任心夠不夠,如何解決?

4.市場基礎是否薄弱?如何加強?如何製定既有效又不至於對未來產生負麵影響的銷售政策?如何加強管理,如何有效激勵?

策劃基於戰略機會的突破性增長

戰略機會的產生路徑

市場在不斷的演進之中。

企業的任何戰略,最終都會與一個或一組具體的產品結合起來。而企業的持續增長,在市場數量與質量的前提下,也最終會依賴於那些能夠帶來增長的產品上。

每一種新產品一旦推出,都要經過一個以不斷變化的需求和機會為標誌的產品生命周期。而產品生命周期是被選定的營銷戰略的結果,而不是獨立於被選定的營銷戰略的一種必需的銷售過程。

因此,僅僅關注產品生命周期,並不足以保證企業的營銷戰略準確無誤。準確的營銷戰略須與市場演進結合起來。

當創造出一種新產品來供應未滿足的需求時,新市場就隨之產生,並越來越具體了。在市場細分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企業通過努力(研究、發現顧客偏好和需求),為產品策劃或者創意出強大的新屬性。至此,市場也會最終結合成少數幾塊大的部分——規模較大的細分市場。這種結合、細分的過程會周而複始地進行。市場結合的基礎是創新,細分的基礎是競爭。

請注意,這種周而複始的過程並非無止境。當一種更優良的新產品被策劃或者創意出來的時候,因原先新產品出現而形成的市場可能會終止,並因更優良的新產品而產生新的市場。從此,市場進入一個新的周而複始的演進過程。比如,從黑白電視進入彩電,從彩電進入背投,從背投電視進入等離子電視,從等離子、背投進入液晶電視。

而每一次出現更優良的產品,都意味著創造一個大的戰略機會。

美國長期引領世界經濟,原因就是美國企業總能創造更多、更大的戰略機會。日本、德國能夠處於世界經濟前列,原因也是創造了更多市場演進周期或者戰略機會。

成功的營銷本質上就是源於通過策劃或者創意,對市場演進潛能創造性地想象和具體化。當然,這也是營銷策劃的至高境界。

筆者把戰略機會、營銷戰略與新市場產生,稱為戰略營銷的三大要素。一個不能產生新市場的營銷戰略,也許能夠創造優秀的業績,但並不能最終改變企業命運。弱小企業無法最終崛起,超級企業也會最終平庸。

戰略性武器:產品

策劃一個優良產品,須過三關:產品概念關、商品概念觀和溝通概念關。否則,就不可能最終創造優良產品。

1.形成產品概念,並據此提出明確的產品開發目標,有效實現產品化

產品概念是怎麼來的?是通過認真、專業的市場調研、顧客分析和市場走勢分析得來的,是從嚴密的分析和高屋建瓴的概括、提煉而來的。但再好、再先進的產品概念,最終落實在產品上也才有現實意義。

貓人提出時尚、性感內衣的產品概念,毫無疑問,這是它走向成功的關鍵,但它能夠獲得成功,則在於它最終策劃出了讓消費者認同的時尚、性感內衣。

許多企業因策劃部門與研發部門無法有效溝通,使得產品創新的努力出現“畫虎類犬”的結果。因為他們沒有將產品概念轉化為更為切實可行的開發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