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教父鄭莊公 第一章 桓武二公(2 / 2)

鄭桓公把事情規劃的很好,自己的盤口已經安排妥當了,之後等著自己年歲大一點兒跟周幽王一辭職,自己也就萬事太平。

但是他沒有想到犬戎和西申候下手太快,還沒等鄭桓公辭職,大軍就殺進了鎬京城,姬友自己也死在了犬戎的刀下。

鄭桓公雖然死了,但是他的兒子姬掘突也就是鄭武公還在,他原本一直替自己的老爹看場子,一聽說犬戎把老爹殺了,當即就率兵攻打犬戎,最後取得了勝利,周平王為了感謝他,讓他也在中央做客卿。

但是這個時候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天子的客卿不值錢了,所以鄭武公根本懶得去朝見周平王,一直致力於發展自己名下的盤口。

用東北話來形容鄭武公就是一個詞兒——“幹茬子”。

他在位期間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擴大鄭國的盤口,吞並其他小國的場子,先是借周天子出巡的時候一舉吞並了虢國和鄶國,之後又占領了胡國。

其中占領胡國的過程體現出了這位主的心狠手辣,他先是把自己的女兒嫁到了胡國,表麵上跟胡國結為親家,暗地裏卻在謀劃攻打胡國。有一位謀士名叫關其思,是鄭武公的得力助手,也是心腹,他最知道鄭武公心裏是怎麼想的,於是就跟鄭武公說應該怎樣對付胡國。

鄭武公自己在那裏裝好人,把關其思一頓臭罵,說:“老胡家那是我親家,哪有娘家人打親家的道理?拖出去殺了!”

一句話就把手下這位忠心耿耿的謀士的腦袋給砍了下來送到的胡國,對胡國說:“女婿,你看就是這個人跟我說讓我打你,這不是挑地溝麼,現在我把他給殺了送給你,你放心,咱們永遠是一家人。”

狗屁一家人!鄭武公這一係列的做法完全就是為了放鬆胡國對自己的警惕,為此不惜嫁愛女殺良臣,當然,最後他的目的也達到了。因為胡國對鄭國放鬆了警惕,所以很快胡國就被鄭國納入了自己的版圖中。

春秋時代的諸侯吞並從這個時候便開始一再上演,周天子不是不想管,而是管不了,心裏想著隻要諸侯別惹我就行。但是周天子的這種願望很快就被一位比鄭武公更加厲害的主打破了,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鄭武公的兒子,鄭莊公姬寤生!

與老爹鄭武公的陰狠毒辣相比,鄭莊公的用兵、執政更加富於藝術感,人品也是絕佳,他最終將鄭國推向了頂峰,成為了春秋初期的一代小霸王。

姬寤生在位的時候,鄭國內憂外患,卻全部被此人輕鬆消除,他打破了人們以往的思維,向世人宣告日後數百年間的生存法則,教會了諸侯如何正確地“混社會”,成為了春秋戰國時期教父級別的人物。以至於鄭國人民心甘情願放聲歌唱,“東方紅,太陽升,鄭國出了個姬寤生!”

這位鄭莊公又是如何扮豬吃虎,裝逼打臉的呢?老規矩,請點推薦與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