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理養老錢:保值避險須兼顧
投資
作者:井楠 楊欣
在老年人的快樂生活中,投資、消費成為很多“時尚”老人逍遙度過晚年的重頭戲。我們的記者兵分多路走訪了廣州的窮爺爺、富爺爺以及他們的伴侶,發現他們的投資生活豐富多彩,理財水平也大有提高,在股市、彙市、貴金屬市場中,不乏成批的老年粉絲。
對於家庭比較富裕的老人,進取、穩健與保守理財產品的投資比例可以保持在3比5比2;對於家庭收入較低的老人,可以對半分,穩健、保守產品各占流動資產一半。
富爺爺股票被套
華叔今年58歲,是廣州某金融投資公司的副總,剛剛做了幸福的爺爺。華叔年薪20萬元,另外還有5萬—15萬元的年底分紅。華叔與老伴目前住在廣州越秀區一套價值300萬元的大麵積住宅中,家有流動資產大約120萬元,其中,股票市值38萬元(被套了12萬元),偏股基金20萬元,存款60多萬元。華叔再過兩年就要退休了,請問如何長線規劃?
理財師點評:
理財不必太保守
招商銀行廣州分行的高級理財師李春晨認為:華叔家資產總額超過了400萬元,收入高昂、職業穩定,並有比較豐富的投資理財知識。對於華叔這類老人來說,不必采用過於保守的投資方式,穩健多元投資,反而更有利於家庭資產的健康發展。反觀華叔的投資,兩頭大,中間小,缺少穩健投資產品;建議減少存款與基金的份額,轉買50萬元的銀行理財品、偏債基金或黃金。
而對於股票被套的難題,建議華叔以時間換空間,中線投資,等待解套。目前全世界經濟都在築底,中國的貨幣、財政政策也將趨向寬鬆,有利於股市的回暖。但在未來半年時間中,投資市場的不確定性仍強,不建議購買太多的進取型理財產品。
對於所有類似華叔、家境相對富裕的老年人,李春晨建議,中線投資的配置比例應為3比5比2,分置於進取、穩健與保守理財。
窮爺爺除了存款隻有國債
林伯74歲,住在廣州越秀區,退休前是某中學的內務工作者,目前月退休金約有3000元,與老伴住在一套100平方米的25年樓齡老房中,老伴收入較低,月退休金不足1800元。林伯目前家庭流動資產總額為29萬元,是辛苦半生的積蓄,15萬元的定期存款,5萬元的國債,剩餘的9萬元原來也是存款,剛剛到期了。林伯一共有4個孫子,每年的“利是封”都是比較大的數字,林伯希望調整投資,手裏能寬鬆一些。
理財師點評:
借理財品提高收益率
廣州農商銀行的高級理財師餘青林十分理解林伯保守投資的初衷,因為收入偏低、積累不多,且夫妻年事已高,林伯隻敢買國債和存款。不過,在全球推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情況下,貨幣貶值在所難免,林伯也需要提高投資收益率,才可能對抗貨幣信用風險。對於林伯來說,建議增加穩健投資產品,可減少定期存款數額,購買5萬元的銀行理財產品與5萬—10萬元的黃金,讓40%~50%的資產放在穩健領域,提高整體收益率。
餘先生認為,對於老年人來說,所有理財產品中,國債與黃金最適合老年人投資,存款與銀行理財產品是其次的選擇,存款的收益率太低,不適宜貨幣寬鬆時代,銀行理財品的收益率不夠穩定、需要挑選。而股票、偏股基金、期貨、外彙產品,均不太適合老年人。
對於2012~2013年的投資市場,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投資機遇也較多;在全球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趨勢下,我們並不建議老年人采取過於保守的理財策略,反而建議增加購買偏債基金、銀行理財品與黃金等穩健風格的投資產品,提高收益率的同時,也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經濟增速放緩,市場風險大,仍不建議老年人盲目投資股市與彙市。
該如何投資?
1.國債:門檻低投資好選擇
有“金邊債券”之稱的國債,從收益上看,雖然目前國債的收益率處於一個下降的通道中,但仍比定存略高。
從這兩個月國債的發行情況來看,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國債利率分別為4.76%和5.32%,而同期定存的基準利率分別為4.25%和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