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同性戀、家庭和社會:以美國的曆史為視角(1 / 3)

常希

性和曆史、城市、國家、家庭一樣,也是有曆史的。性生活的變化是現代性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從曆史上看,在諸如中國和美國這樣社會經濟發展十分活躍的社會中這種變化尤其迅速。

比如,在當今的美國,對同性戀相對的寬容常常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然而,事實上,這隻不過是最近才有的發展。確實,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公開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並得到周圍人的接納,這是美國在近半個世紀中比較驚人的曆史進步。本文將對產生這種公開和接納的若幹曆史變化進行分析和討論,並對美國正在進行的有關同性婚姻以及其他涉及同性戀議題的討論進行簡短分析。

自二十世紀初開始,美國主要的大城市就出現了為同性戀者見麵提供空間的餐館、酒吧、舞廳和其他營業場所。同時,一些同性戀者組織了自己的社交俱樂部、舞蹈團體、節慶等活動。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他(她)們組織了更加豐富的社區生活,其中包括同性戀合唱團、體育運動隊、劇場、書店等等。他(她)們已經成為美國文化中重要的社會現象。

雖然同性戀生活的社會組成隨時間的推移不斷變化,但是美國人對待同性戀者的態度則變化得更大。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那個追求文化實驗的歲月裏,許多美國人產生了對同性戀生活的種種幻想。在那個時候,異性戀者會光顧女同性戀經營的咖啡店,參加大城市中由同性戀者和變性人組織的大型舞會。盡管美國人對同性戀者的態度千差萬別,但是他們常常能在居民區、工作場所以及電影中看到同性戀。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及“二戰”之後對同性戀者的敵意日益嚴重。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大蕭條期間,數百萬男性失業,無法養家口,導致了社會不穩定和不和諧。此後又有許多人被迫離家參軍,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兩個因素均使家庭生活蒙受特別壓力。當時的美國社會中,個人需要家庭的支持才能生存,社會的穩定也離不開家庭。於是,同性戀者由於被視為不顧家庭、逃避家庭責任的個體,因而受到眾人的敵視。同時,由於同性戀者不遵循傳統的男性氣質的男人和女性氣質的女人的性別理想(這種性別由於經濟蕭條和戰爭而處於壓力之下),更使同性戀者逃避家庭責任、導致社會不和諧的形象得到加強。

於是政府官員開始攻擊同性戀者,認為他(她)們是對美國社會的一種威脅,不可靠,甚至不值得信賴,同性戀公務員更是如此。1950年,美國參議院的一個委員會就引用上述觀點建議禁止雇傭同性戀者就任公職,無論是文職還是軍職。數千名同性戀者或“疑似”同性戀者被解雇。政府還通過立法禁止餐館、酒吧和舞廳服務同性戀者。在許多城市,警察開始逮捕大量同性戀者並查封他們聚會的場所。

新一波的歧視性法律和法規使得同性戀者處境困難。反同性戀的政府政策迫使同性戀者隱藏自己的身份以保證自己的生存和社會尊嚴。但是正是由於他們隱藏了自己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反而使得他們看上去詭秘、不可靠、危險。

對同性戀者的法律迫害破壞了社會和諧,因為它助長了更大規模地針對這一少數人群的敵視。有些私企雇主僅僅由於雇員是同性戀者就將其解雇。還有房東拒絕向同性戀者出租房屋。對同性戀者的暴力也屢屢出現。但最可悲的恐怕是這種敵意使同性戀者遭到家庭的排斥。許多家庭疏遠其同性戀孩子。有些家庭雖仍然接受他(她)們,但前提是他(她)們不和自己的家長談論同性戀話題,甚至這些家長都清楚這些情況時,也不可以。大多數同性戀者向家長隱瞞身份,這意味著他(她)們無法充分參與家庭生活。因為他(她)們無法將自己的伴侶融入到互相照顧、互相關心和互相尊重的家庭紐帶中去,甚至無法帶著伴侶參加家庭晚餐或者慶祝活動。許多同性戀者感覺社會壓力太大,決定充當異性戀者,並和異性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