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同性戀:常見問題解答(2)(1 / 2)

同性戀者不是艾滋病毒的唯一來源或者宿主,相反,同性戀者僅僅是全世界四千萬艾滋病患者中的一部分。其中許多人被排斥和被歧視。此外,那些害怕被他們傳染或者認為艾滋病僅僅屬於某社會群體的人還可能對他(她)們施以暴力。一般性接觸,比如觸碰、握手、呼吸、共用衛生間都不會傳染艾滋病。預防艾滋病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共用針頭和進行安全的性行為,也就是每次都使用新的、清潔的安全套。

15.同性戀者為什麼炫耀他們的性取向?

一個人的性或者性取向是其身份的一部分。當然不是所有同性戀者都選擇“出櫃”或者公開同性戀身份,但是有很多人選擇驕傲地公開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他(她)們可能手牽手地出現在公共場所、參加同性戀遊行或者自由地談論同性戀伴侶或者關係。對許多同性戀者來說,這樣做可以避免被誤解為異性戀者,並同時過上誠實的生活。每個人都尋求自由地表達自己,對大多數同性戀者來說,異性戀者甚至很難察覺他(她)們的表達方式。有些同性戀者公開他(她)們的身份可能也是希望促進公眾的容忍和對同性戀問題的認識。

16.同性戀是不道德的行為嗎?

當然答案取決於你問誰。但是很明顯,在過去幾十年中,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同性戀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最近的調查顯示,就這一問題美國人有不同的觀點,這主要取決於年齡、居住地點、政治觀念、宗教信仰等。因為人們態度不同,所以不能說同性戀總是或者一般被認為是不道德的。世界上許多學者和官員都注意到對同性戀的道德性的態度一直在改進,就像二十世紀中對不同種族間通婚的觀念改變一樣。

17.在西方國家,所有宗教都反對同性戀嗎?

不是的。不是所有宗教都反對同性戀。許多宗教信徒公開接受同性戀。許多同性戀者都是信徒和教會成員。美國許多教會都有為數眾多的同性戀教眾,有些教會還有同性戀神職人員。衛理公會、聖公會、唯一神教、路德教等對同性戀表示容忍。盡管在許多州,政府不承認同性婚姻,一些教會還是開始承辦同性戀婚禮。同性戀和宗教沒有內在的衝突。

但是研究表明宗教是針對同性戀不容忍的主要來源,大多數篤信宗教的虔誠教徒都是反同性戀人士。有些教會就同性戀者是否可以充當牧師爭論激烈,甚至導致教會領袖的決裂。

18.同性戀或者同性性行為是犯罪嗎?

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廢除了對同性性行為的刑罰,而且很少有國家將同性戀身份視為犯罪。早期對同性性行為的處罰源於猶太教和基督教經文。所以,許多基督教和穆斯林國家早期甚至今天仍然禁止同性性行為。比如伊朗嚴格禁止同性性行為並會處死被懷疑是同性戀的人。其他國家處罰同性戀行為適用的是與道德或性行為相關的一般法律。

許多國家,包括美國和中國都取消了或者不再執行禁止同性性行為的法律。美國最高法院在Lawrence訴得克薩斯州一案的裁決中明確禁止地方政府對私下的雙方同意的成人間同性性行為采取刑罰。一個歐洲法院在Dudgeon訴英國政府一案中作出類似裁決。聯合國的一個委員會在Toonan訴澳大利亞政府一案中廢除了禁止同性性行為的地方法規。

19.為什麼同性戀者需要或者要求婚姻權?

同性戀者需要婚姻權是因為根據法律,婚姻雙方可以享有一係列權利,包括稅收、財產、健康、各種保險等等。但是也因為作為一個群體,同性戀者需要依法享有平等的婚姻權。這是一個同性戀、異性戀之間的平等問題。

在美國,有三百一十萬同性戀者建立了長期關係。如果沒有婚姻權,同性戀者就會麵對各種困難。許多人沒有辦法在伴侶去世之前在醫院和愛人道別,不能享有繼承權,也被剝奪了退休福利。在美國,婚姻雙方享有一千一百多項聯邦福利和保護製度,但是同性戀者都不能享有,即使有些伴侶已經一起生活了四十多年。

20.什麼是民事結合?

民事結合是給予建立關係雙方法律承認和保護的方法。此種安排的方式各地有別,但是一般包括關係雙方對第三方的關係和關係雙方間的關係。權利可以包括醫院探訪權、繼承權、健康保險權、獲得退休金等等。世界上許多國家和美國的一些州都采用民事結合的方法保護同性戀伴侶的權利,同時避免由於法律不保護兩人間長期關係而導致的不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