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伯仲習智明
1.什麼是同性戀?
同性戀一般指一種性傾向,即排他地對同性保持持久的審美吸引、浪漫情感和性愛欲望。一般和異性戀相對,即對異性持有性愛和浪漫欲望。此外和雙性戀相區別,雙性戀者受到兩種性別的吸引。事實上在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同性戀”一詞的涵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甚至有互相矛盾的意義。現在,同性戀不僅僅指性行為,它描述了同性戀者組建健康愉快個人身份所需要的情感和關係。
2.同性戀是一個西方的概念嗎?
同性戀並非西方獨有的概念。誠然,將同性戀這個概念視為“排他”的性取向源於一個世紀之前西方醫學文獻中。但是在有記錄的曆史中,世界各地都存在同性之間的關係和相互吸引。西方曆史中不乏有過同性關係的著名曆史人物,包括蘇格拉底、愛德華二世、愷撒、米開朗琪羅和亞曆山大大帝。中日兩國的曆史文獻中也有對同性愛情和同性關係的描述。研究美洲土著居民和非洲部落的曆史學家同樣發現在一些地區有著男性之間結成婚姻的傳統。
如果將這些人稱為“同性戀者”恐怕就是現代詞彙的不當使用。作為性身份的現代描述不適用於那個不存在同性戀—異性戀矛盾的時代。隻是在過去一百年中,世界各地才有人將自己視為同性戀者,並將其視為一種存在於周遭文化中的身份,而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方式。
3.什麼是性取向?
性取向指一個人的自然性傾向。它有別於“性偏好”,性偏好含有選擇的意思。在這方麵可以把人分成三類:同性戀者渴望同性;異性戀者渴望異性;雙性戀者渴望兩種性別的人。
4.變性屬於性取向嗎?
不屬於。變性不屬於性取向。變性人不一定渴望同性。
變性指一個人對自身性的認知和表達。譬如,一個男人變性為女性,可能仍然繼續渴望女性。變性者既包括經過變性手術的人,也包括通過其他方式表達性別的人,比如通過衣著(易裝癖者)。
5.世界上有多少同性戀者?
沒有明確的數據說明世界上有多少同性戀者。美國Kinsey性研究中心曾認為同性戀者占到各國人口的百分之十。由於對“同性戀”的定義有差異,美國和英國對同性戀人口的調查得出了不同的結果。此外在某些地方很難計算同性戀者的數量,因為他們可能不願意暴露自己的性取向。最近某組織的一項研究基於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和選舉的選民登記信息,其結論指出同性戀者占到美國人口的將近百分之五,即一千零五十萬左右。
一般認為,同性戀存在於曆史上各個時期的各個社會。有些國家仍然拒絕承認本國有同性戀人群。大多數研究者都相信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6.LGBT,gay,lesbian,homosexual和queer幾個詞有什麼區別?
縮寫LGBT指“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和變性者(transgender)”。同性戀(homosexual)是比較技術性的術語,但是有些人認為其帶有貶義。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許多人不願意別人用“homosexual”來描述自己。(男)同性戀者(gay)通常隻用於描述男性的同性戀者,但是也可以用來籠統地稱呼男性和女性的同性戀者。女同性戀者(lesbian)僅僅用於描述女同性戀者。同性戀(queer)的含義比較廣,還可以包括變性人和雙性戀者,可以指男性和女性。但是某些同性戀者可能覺得“queer”是帶有侮辱意味的詞語。直到今日,它常常用於辱罵。盡管如此,現在有些同性戀者用“queer”來形容自己,表現對自身性取向的驕傲。
7.怎麼知道自己是同性戀?
盡管有著各種成見和偏見,很難用某種跡象或者習慣來確認一個人就是同性戀。一個男同性戀者不一定就是女性化的,而一個女同性戀者也不一定就表現出所謂的男性氣質。他們不一定穿某種衣服,也不一定有某種固定的行為方式。所以,公眾一般無法知道一個人的性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