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 德國空軍完全控製了天空(1 / 1)

1915年8月,德國生產出了一種改進型單翼機——福克式飛機。……福克式飛機把英法軍隊的飛機紛紛擊落,德國人幾乎完全控製了天空……

飛翔之夢

像鳥兒一樣在空中自由飛翔一直是人類的夢想。很多人為了飛行失去了生命。雖然人類實現飛行夢想的過程充滿了挫折和失敗,但是這種努力一直在繼續。

1783年,載人熱氣球第一次飛行成功。

1903年12月7日,萊特兄弟的飛行者一號順利升空,飛機在半空中飛了12秒後安全降落,這短短的12秒意味著飛機時代即將來到。

偵察機

1911年,美國和意大利都嚐試從飛機上用機槍射擊和投放炸彈,但效果很不理想。

1914年8月30日,一架德國鳩形單翼雙座偵察機在巴黎上空扔下五顆炸彈,炸死1人,炸傷了兩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法軍有138架飛機,德軍有100架飛機,英軍有60架飛機。這些飛機不是為軍用而設計的,沒有武裝,全都用木料和金屬線製造,機翼和機身用塗上膠的帆布覆蓋。這些飛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發動機在飛機前部的牽引式飛機,另一種是發動機裝在飛機後部的推進式雙翼機。

戰爭剛開始的時候,飛機主要被用於偵察。德國的AEG雙翼偵察機在坦能堡戰役中為德軍了解俄軍情況做出了很大貢獻。偵察機上沒有配備武器裝備,雙方飛行員見了麵還會很有紳士風度的打個招呼,揮揮手。不過好景不長,飛行員感到不能讓敵機看到己方陣地上的情況,於是他們開始武裝自己的飛機。

戰鬥機

朝前發射的槍能安裝在機翼上,但是這麼做裝子彈就成了難題。槍也可以裝在駕駛員座艙的一側,但命中的精確度很低。由於牽引式飛機機頭上有螺旋槳擋著,因此隻能在推進式飛機短艙的前部安裝前射機槍。可是,它操作起來很不順手。於是飛行員們嚐試著在牽引式飛機上架設固定機槍。第一個做這件事的就是法國飛行員羅蘭·加洛斯。

1915年4月1日,加洛斯第一次成功地在牽引式飛機上架設固定機槍。此後的10多天內,加洛斯擊落了3架德國飛機,並迫降2架。法國各大報紙競相報道他的事跡,終於一家報社將“王牌”一詞送給加洛斯。“王牌飛行員”從此成為空戰英雄的稱號,擊落5架飛機從此成為“王牌”的標準。今天法國網球公開賽就是以羅蘭·加洛斯的名字命名的。

1915年4月18日,加洛斯駕機在德國陣地上空飛行時,飛機發動機突然停止轉動。飛機失去了動力,被風吹向德軍後方。迫降後他還沒有來得及把飛機燒毀,就被德國士兵俘獲了。加洛斯的被俘給西線的空戰形勢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很快,加洛斯的飛機機身的前部被送到了飛機設計師福克那裏。福克是荷蘭人,他當時為德國效力。根據加洛斯的飛機,福克及其手下的工程師們很快就研製出了斷續器。斷續器就是保證向前射擊的子彈隻在飛機螺旋槳的空隙中射出,不讓自己的子彈打到自己飛機的螺旋槳。

1915年8月,德國生產出了一種改進型單翼機——福克式飛機。福克式飛機既能很快瞄準目標,又能對目標進行俯衝攻擊。“福克的鞭笞”無情地抽在毫無準備的協約國身上,福克式飛機把英法軍隊的飛機紛紛擊落,德國人幾乎完全控製了天空。

後來居上的創新

原創固然可貴,後來居上的創新就更加可貴了。英國人在一戰中有不少原創,例如:坦克、無畏艦、戰鬥機、水上飛機母艦、航空母艦和富勒的機械化作戰理論,但德國人往往後來居上。加洛斯在牽引式飛機上架設固定機槍,德國人就發明斷續器,進而讓福克式飛機完全控製了天空。“坦克之王”古德裏安在富勒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閃電戰創造的奇跡讓全世界感到震驚。

創新能力隻有兩種:原創的能力和後來居上的能力。既不是原創,又不能後來居上,總是跟蹤研究,那來的創新呢?跟蹤研究就像小學生考試一樣,答案別人已經做出來了,過程別人也知道了,你隻是把別人已經完成的事再獨立地做一次而已。小學生解出了一道難題會興奮一下,跟蹤研究出了成果也會慶祝一下,但都是解題不是創新。

軍隊的戰鬥力取決於三種人:指揮官、士兵和研製武器的人。軍隊的創新是指戰略戰術的創新和武器的創新。軍隊的創新在和平時期比質量,在戰爭時期比速度。軍隊的創新在和平時期原創第一,在戰爭時期後來居上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