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適用教材缺乏
目前,專門針對非財會專業的財務管理教材較少,教師選擇教材的餘地較小。財務管理課程的學習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相關專業基礎知識,同時課程時間相對財會專業少,如果教師選用財會專業所用的教材,一些與《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等交叉的內容往往被省略,而非財會專業學生更多應該掌握的如經濟環境、資本市場、企業治理結構等對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影響,在管理中理財思想的樹立、個人理財思維的培養、企業管理與財務管理的融合來等內容在財會專業教材中很少涉及到或隻用較少的篇幅來闡述,不利於激發非財會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的提高,也使得課程的教學效果較差。
(五)教師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
在教學過程中,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導致課程的教學效果差。在教學中仍然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在課堂上仍然是灌輸式教學,在教學中引入的與學生專業相關的、與現實聯係緊密的案例較少,課程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限於有限的授課時數,雖然課程要求實踐教學的環節,但非財會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對實踐環節不重視,往往讓位於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基本流於形式;非財會專業也很少開通網絡課程和網絡交流平台,師生互動和交流較少,這些都使得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最終導致了教學效果差。
三、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一)提高學生的重視度和學習興趣
對於非財會專業的學生,要提高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的效果,教師在授課的整個過程中,必須要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程的重視度和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首先,在課程開始的時候,要重點給學生介紹財務管理對企業管理的重要性,對任何組織和個人及家庭的重要性,通過實際的案例和與學生生活、專業相聯係的例子,引起學生對課程的重視和學習的興趣。其次,在整個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教師自己要上好每堂課,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尊重學生,既能嚴格要求學生,又能為學生著想,教師自身誠懇、樂觀,愛好廣泛,知識和能力較為全麵,成為學生熱愛的教師,這樣可以持久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後,教師要講究課堂的教學藝術,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充分運用語言、動作、表情、色彩、音響、圖像等手段,通過自身教學方法、技能和技巧創造良好而富有吸引力的教學情境,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二)明確教學目標,結合不同專業分層次教學
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課程在教學中要考慮非財會專業自身的特點、學生未來的就業去向、學生自身綜合素質提升的要求來明確其教學目標。對於非財會專業的學生來說,其就業後從事的並不是具體的財務管理工作,因此其財務管理學習不需要麵麵俱到,而應當結合各專業特色,合理選取教學內容,突出重點,才能使各專業的學生在掌握自身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通曉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和主要方法,提高其素質和增強就業競爭能力,達到拓寬知識麵、豐富知識結構,形成相應的理財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