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的教學中,一方麵需要與會計專業財務管理教學在深度和廣度上有所區別,在課程的設置上可以將財務管理課程進行層次區分。如筆者所在單位就將財務管理課程劃分了三個層次:財會專業適用財務管理為必修課,108 學時,分兩學期學習;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適用財務管理也設為必修課,54 學時;旅遊管理專業適用財務管理設為選修課,36學時。另一方麵又需要結合非財會專業特點,強化與其專業的對應。在具體教學中應該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選用不同的教學內容。在講授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情況,依據課程標準適當調節難度。
(三)改善教學方法
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課程的任課教師隻有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和教學技能水平,對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把握才能提高,教學的效果也才會有所提高。因此任課教師要從備課、授課、課後輔導等各個環節入手,充分準備,認真設計教學環節。加強對任課教師的培訓,及時更新專業知識,提高專業能力。教師應改變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探索合適的教學方法。首先,應該選用合適的教材,在授課的內容選擇上不易太深、太專,重點是讓學生了解財務管理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方法,引導學生通過網絡等其他媒介獲取相關知識,了解財務管理新的發展。其次,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專業特點、知識結構和學習情況,結合學生專業特點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授課過程中對課程的難點和重點內容及時總結,通過練習、提問、課後作業、案例分析報告等來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從而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並保持持續學習的動力。另外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比如情景教學法、生活化教學等,提高教學的效果。情境教學法能夠利用多媒體、互聯網以及虛擬現實等技術,及時獲取信息資料,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企業環境,增加教學趣味性。通過生活化教學引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財務意識、提高學生的興趣等。也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等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加深對財務活動和財務環節的認識,提升教學的效果。
(四)采用靈活的考核方式
作為教學環節的最後一環,通過考核可以評價教學成果,反饋學生學習情況以及整個教學效果。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發生轉變,考核也可以采用靈活的多樣的方式進行。由於非財會專業在課程的難度、深度和廣度上均有所降低,而對學生整體的理財意識的培養、財務管理思想的培養等方麵則更加突出,所以在具體的考核環節,可以適當的降低期末考試所占的比重,加大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出勤、課堂發言、討論、課後習題、綜合實訓等所占的比重。也可以采用開卷、口試、課程論文、小組討論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避免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死記硬背,提高學生對財務管理知識的思考、分析、積累和掌握,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Z
參考文獻:
1.蘇建平.怎樣培養學生學習《財務管理》的興趣[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13).
2.何芳玲.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教學改革研究——基於湖南科技學院非財會專業教學的調查分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