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發講義、教材課程資源的過程中,教師同時會配合著改進提高教學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對於教學內容也不斷進行提煉和總結,多媒體課件進行相應的修改,習題資料進行相應整合。這樣一來,講義和教材的建設就帶動了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習題資料等方麵的建設。
(四)從與校外實習基地共建入手
財會專業的特點是理論對實踐的應用非常強,實踐活動能夠對理論進行進一步的印證。高職高專的培養目標就是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和校外實習基地的合作不僅僅是安排學生去實習,更重要的是和企業共同開發課程資源,使開發出的課程資源具有極大的實用性,在學習階段就能夠按照企業的需要去培養。校企共同開發課程資源主要體現在實踐課程的開發,例如手工實訓可以由企業提供業務資料,把企業的相關原始憑證進行技術處理後讓學生來做賬,相比較實訓書上的資料,能給學生感官上更大的觸動,帶給他們一定的職業體驗,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理論課程資源的開發中,校外實訓基地可以對授課內容進行指導,以符合企業的用人需求,同時可以為平時的授課提供大量的案例資料,通過開設專題講座,讓學生感覺他們的學習和企業沒有脫節。和校外實習基地合作開發課程資源,是財會專業發展的根本,隻有這樣,開發出的課程資源才更具有活力。
四、結束語
在高職高專財會專業課程資源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學校的大力支持,需要課程組教師的通力配合,需要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在課程資源開發的過程中,要把握好兩個方麵:
(一)應用性與長期建設的關係
課程資源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建設中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問題。有些問題需要課程資源被使用過後才能反映出來,那麼相應資源就需要再進一步應用,在應用中不斷地進行修正和改進。在課程資源沒有完全成熟之前,每一個課程團隊都要做好在應用中長期建設的準備。
(二)穩定性與時效性的關係
會計準則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在課程資源的建設過程中要兼顧課程資源的穩定與時效性。課程資源的穩定體現了教學經驗的累積,體現了前期的開發成果;課程資源的時效性體現了與時俱進,體現了課程的生命力。課程資源的穩定性是時效性的基礎,時效性是對穩定性的發展,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J
(注:本文係2012年度常州科教城(高職教育園區)院校科研基金項目計劃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K)
參考文獻:
1.戴勇.高職院校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核心問題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0,(3).
2.石蘭萍,成丙炎.高職課程資源開發:內涵、原則與方法[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06).
3.鍾慈方.高職院校精品課程資源共建共享優化策略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02).
4.王翔燕,羅生全.高職課程資源開發的現存問題及對策[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
作者簡介:
金慧娟,女,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經貿係,講師,研究生學位,從事財務會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