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職園區財會專業課程資源建設的途徑
(一)以學生需要為出發點
教育部多次發文要求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培養出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各學校也在不斷努力改進提高教學方法,可是總感到無法進行真正的創新。究其原因在於,雖然我們一直在說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但是並沒有真正的從學生的立場來思考如何上好一門課。專業課的相關知識對於教師來說已經是非常熟悉了,但是對於沒有專業學習經驗的學生來說,是一片空白,沒有經驗可以依賴,完全要從頭開始接受每一個專業名詞,所以在對於某一個知識點的認知上,師生之間會存在很大的差異。
因此,我們在進行財會專業課程資源建設時要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點,結合專業特點來開發。在安排教學內容時,不完全以教材為依據,而是思考從哪個角度來講解學生更容易理解;在編製講義時,以學生的角度來思考怎樣表達學生更容易接受;在製作課件時,以學生的角度來思考,什麼樣的課件學生看後會更明白,更能幫助他們理解教學內容;在進行課程網站建設時,多以學生的角度來分析,學生希望在網站上看到哪些學習資源,需要什麼樣的資源來幫助他們進行課後的學習。隻有真正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點進行課程資源建設才能使課程資源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課程資源不應該是教師單方麵使用、維護,應該師生共同使用、維護,實現教學相長。
(二)結合專業特色建設
大多數高職院校都開設有財會類專業,每個學校的財會類專業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專業特色就是一種資源優勢,這種優勢可以是軟資源,如師資力量;也可以是硬資源,如極具特色的實驗室、教材建設等。充分利用好這種資源優勢,有利於促進學校特色的進一步形成。有的學校財會專業曆史悠久,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才,專業積累較深,可以從這方麵進行特色專業課程資源建設;有的學校雖然是新辦的財會專業,但是結合了當前行業發展情況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開設了一些很有特色的專業方向,在進行資源建設時也可以從這方麵入手。
(三)從教材講義建設入手
目前財會專業高職高專方麵的教材非常多,水平層次不齊,教師在挑選教材時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把每一本教材都看一遍,隻能通過目錄來了解。有的學校為了避免錯誤和麻煩,就用考試專門用書來代替教材。但這又帶來一個新的問題,考試用書是專門針對考試大綱編寫的,是針對有專業知識基礎的人群,或者是為了考試而編寫的,目的性很強,適合於一段較為集中時間的強化學習。考試用書雖然內容標準化,但卻不適合沒有實踐經驗、正處於理論積累階段的學生,其內容編排不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因此,課程資源建設的第一步就應該進行相應課程講義、教材的建設,教師把在實際授課中總結出的學習經驗、學習難點、學習重點、學習方法在講義中提供給學生,供學生參考,經過兩至三輪學生的使用,不斷修改和提高講義,就可以把講義出版為教材,形成較為成熟的一種課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