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確評價自己,有明確的生活目標;
(2)對他人要寬容、忍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3)性格開朗,精神愉快,態度樂觀;
(4)積極上進,不怕挫折,逆境中敢於接受挑戰。
醫學家茲巴諾夫斯基有一條著名的健康和長壽
長壽和健康的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均等的,關鍵在於你本人如何行事。
二、中老年人的年齡
一輩子多長?100年夠長了。它代表什麼?100
乘以52周,等於5200周,再乘以每周7天,等於36400天,或者接近90萬小時。
人到什麼時候才算“老了”,這沒有一個絕對的界限。實際上,判斷人是不是衰老了還有3個指標,一個是年齡指標,一個是生理指標,一個是心理指標。因此,有人說人有三種年齡:一是日曆年齡,是作為人事登記用的;二是生理年齡,是反映身體結構和功能情況的;三是心理年齡,是代表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和精神狀態的。
富足在當下,如同日休禪師所言:“人生隻有三天,活在昨天的人迷惑,活在明天的等待,隻有活在今天最踏實。”今天便是這一刻,每處分分秒秒,與自己擦身而過的生活,如果全做得好,人生就好多了;不要總是想著年齡,要編織自己的人生,白天像白天,黑夜像黑夜,因而找著富足。不同階段的人,理應有不同的使命感,30歲為工作的人,40歲該升格為懂生活的人,50歲則是悠閑人生的開始,60歲向往的是精致而優雅的生活,70歲時該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不該再有物質大夢,不如想想如何過生活。
三、人體興衰有周期
據《世界科技譯報》報道,前蘇聯學者曾專門研究人體興衰周期,經過20年研究後指出:“人們一生不斷的生理及心理變化,都不可避免受製於人體生物節律。大多數人為7年一個周期,少數人為8年。
在每一周期內,人的健康、精力和才智都要經曆從旺盛到衰減的過程,這個過程又可分為‘健康穩定年齡’和‘健康衰減年齡’兩個階段。對以7年為節律周期的人來說,其健康衰減的年齡分別為1;7;14;21;28;35;42;49;56;63;70;77;84;91歲……即7的倍數。以8年為節律周期的人,其健康衰減的年齡分別為8的倍數,即1;8;16;24;32;40;48;56;64;72;80;88;96歲……”
我們應該對以上健康衰減年齡引起重視,並總結觀察這個規律是否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