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利天黑氣得簡直要發瘋,但穆桂英、蕭天佐可不會站在那裏等著他來抓,等他打開城門追出來時,他要抓的人早跑沒影了。不過野利天黑還沒絕望,蕭天佐這一逃,肯定是要逃回遼國,要往東,而在興慶東麵三十裏處的聖慰城四周,駐紮有大批西夏大軍,可以對他們進行攔截。野利天黑急忙讓人給軍營發出通告,告訴他們有要犯正在逃竄,務必加以攔截;同時,他自己帶著人在後麵緊追不舍。
再說蕭天佐和穆桂英,出城後找到楚憐憐,取道往北借著夜幕急急逃奔。野利天黑知道興慶東麵有軍營,蕭天佐和穆桂英自然也知道,不可能去自投羅網。蕭天佐來的時候已經打探清楚,知道往北的方向有一條密道可以通向遼國,所以他選擇了這個方向。當然,這個方向可不是什麼好走的路,盡是沙漠。
由於蕭天佐選擇了出乎意料的方向,野利天黑的攔截夢幻落空,隻能空手而回;蕭天佐和穆桂英頗吃了一些苦頭後,安全抵達遼國境內。到了遼國,就不用擔心了,可以公然白天前行,那緊張提防的神經,也可以放鬆下來。
在路上的這些日子裏,穆桂英了解到,蕭天佐這次出使夏國,隨身帶了三個特選的契丹勇士,以作貼身護衛;但在前麵那一戰中,他們為了引開黨項人,假扮蕭天佐,估計已經遭到了毒手。
對這一點,穆桂英非常感激,但是,她還是感覺到不滿,她質問蕭天佐:“你做間諜的事閡無關,我也就不說了;可你出了事為什麼往我哪兒跑?害得我跟著遭連累!”穆桂英還在想著借西夏的兵攻打遼國呢,不過這個幻夢現在隻能是成為了泡影了。
蕭天佐帶著笑說:“我這不是為你好嘛,為你著想。”
穆桂英說:“你怎麼個為我好法?”
蕭天佐說:“李元昊是個什麼樣的人你也看到了,凶狠殘暴沒有人性,連自己的戀人也要殺,你跟著他,遲早遭殃。我把你救出來,難道不是為你好。”蕭天佐說著,還真擺出了一個救世主的樣子。其實,蕭天佐的真實心思根本不是他說的這個樣,他是故意那樣,以便把穆桂英從李元昊的手裏拉出來,拉到他大遼國的懷抱裏,這一來,他大遼國就至少少了一個強勁的對手,而他自己,也可以獲得一個如花美眷。這是多麼美好的好事。
穆桂英哼地一聲,嗤笑著說:“別盡給自己戴高帽子了!俗話說伴君如伴虎,李元昊那樣做,並不比其他的皇帝有什麼太過頭的地方。你以為你們遼國人是什麼好東西呀,還不是烏龜別笑蛇,都在地上爬。”穆桂英對遼國沒好感,連帶著對遼國人的話也不相信。
蕭天佐滿臉漲紅,爭辯著說:“話不能這樣說,你這是偏見,是你們中原蠻子固有的偏見!你別以為宋、遼開戰就隻有你們宋國的老百姓飽受生靈塗炭之苦,我們遼國的老百姓也一樣。”
穆桂英說:“既然這樣,那你們還老打仗!”
蕭天佐說:“不是我們要打的,是你們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先動手的。”……
兩人就這麼爭爭吵吵,一路磕磕碰碰地回到了遼國的都城上京。上京是遼時的大都會,雖然地處塞外大漠,也還是繁華熱鬧,商旅雲集,比北宋的都城,並不差太多。
回到上京後,蕭天佐先找了個地方把穆桂英和楚憐憐安頓下來,然後再去見他的姐姐,遼國的實際掌權人物——蕭燕燕蕭太後。這個蕭太後幾乎就可說是遼國的武則天,她為人剛毅果敢,堅韌頑強,而且她心狠手辣,又非常有自己的主見,遇事迅速采取行動,絕不拖拖拉拉。當年宋太宗看到她死了老公,兒子又小,以為孤兒寡母的好欺負,就發兵征討;結果被她親自帶兵上陣,殺得唏哩嘩啦一敗塗地,就連名將楊繼業(楊令公)也兵敗身忙。在那之前,宋對遼一直是處於進攻的狀態,但那一戰之後,這個態勢就一百八十度的翻轉過來了。蕭太後的能力可想而知。
蕭天佐見到他姐姐,先把自己出使的情況大致講了一遍,然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元昊表麵上臣服我大遼,向我自稱兒皇帝,實際上卻暗中積蓄力量,準備有朝一日向我大遼發難。現在,他首先向西對回鶻、吐蕃下手,一旦消滅他們,就會轉過手來向東。微臣此次前去,雖然施加了足夠大的壓力,可他根本不予理睬,還借口間諜事件對微臣進行追殺。所以微臣以為,對西夏逆賊,隻有用兵敲打,他才會老實!”
蕭太後聽了這話,把目光望向殿上的其他大臣:“眾位愛卿,意下如何?”
殿上的那些遼國文武大臣們,嘰嘰喳喳,議論紛紛,意見有點不統一。李元昊能在遼國的西邊,諸強的夾縫中安身立命,並發展到這麼壯大,自然不是白給的;遼、夏之間也不是沒交過兵,交過很多次,雙方各有勝負,但總計來說,似乎還是夏勝多於遼勝。所以遼國的眾臣在對夏用兵這一點上,大多還是持比較謹慎的態度。
蕭太後見眾臣意見不能統一,於是宣布退朝,退朝後讓蕭天佐去找那些持反對意見的大臣,進行遊說。
蕭天佐在口才上看來還真是有一套,沒幾天,他就爭取到了大部分的文武大臣的支持,於是對夏用兵就成為一項決議。
既然已決定出兵征討西夏,就需要有一個統兵的將帥,這派誰去呢?在遼國眾多的武將中,對黨項人普遍有或深或淺的畏懼感;而遼國最強的戰將韓昌韓延壽又正在遼、宋邊境與楊六郎對峙,脫不開身,這自告奮勇勇挑重擔的人,一時間還真是沒有。
蕭天佐見無人敢出頭,於是大膽地向自己的姐姐推薦自己的心上人,推薦穆桂英掛帥掌印,統領遼兵出征。蕭天佐深深明白,要想徹底斬斷穆桂英對李元昊的念想,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結仇,這仇一旦結上,所有的情分就都會被無盡的鮮血衝刷掉,再無回複的可能。
蕭太後執掌的是遼國的大權,謀求的是遼國的利益,信任的,自然也是遼人,一聽被推薦人是個來自中原的年輕女子,不由眉頭一皺,感覺這事有點荒唐:“蕭大人,你所說的這個穆桂英是個什麼樣的人,能否讓哀家見一見?”
蕭天佐說:“回稟太後,穆桂英現就在殿下,如果太後宣召,她馬上就可以進來。”原來,蕭天佐把自己想推薦她的事對穆桂英說了,穆桂英聽說要讓自己帶兵去征討西夏,怎麼說呢,這心裏嘛,又有點願,又有點不願。願,這是因為統兵馳騁疆場是她一貫的夢想,而且她對李元昊的絕情絕義也心懷怨憤;不願,是因為自己畢竟是個宋人,而這統領的,卻是遼國的兵將,這心裏疙疙瘩瘩的,總覺得有那麼些別扭。蕭天佐看出了她的心裏狀態,就對她進行規勸。蕭天佐那是多厲害的唇舌,死人都能把他說活過來,何況是一個心思搖擺不定的人,沒費多少工夫,穆桂英就被說動心了。蕭天佐是個非常有眼光的人,當他結識穆桂英後,他很快就認識到,這是一個很有帥才的人,如果讓她落到別國的手裏,這對遼國將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所以他想方設法地把穆桂英帶到了遼國境內;現在,他要更進一步,把穆桂英緊緊綁在遼國這架戰車上,使她成為遼國利益的最大守護者,護佑遼國的安危。
蕭太後聽到這樣說,馬上傳旨:“宣穆桂英上殿!”
不一會兒,穆桂英走進金鑾寶殿,朝拜見禮完畢,蕭太後問:“穆桂英,蕭大人保薦你掛帥掌印,統領大軍出征,請問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