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情裏,善良有果實,那就是你我愛情的純粹和白頭到老、一生有對方陪伴。
每個人都可以宣稱:我的錢已經賺足了,但沒有人敢說或者應該說:我的善良已經飽和了。
善是一種潛在的力量,發現這種力量並以它來影響愛情,便能成就愛情。因為善良的人必有高尚的人格,他們對自己有著更高的期許和要求,對對方也一定是倍加理解、尊重和愛護。在善良裏,我們能看到愛情無限的希望。
多少人因美麗的靈魂而被愛
有幾個女人是為了她靈魂的美而被愛?
——節選自張愛玲《我看蘇青》
張愛玲對於蘇青的打扮,說:“從前我常常有許多意見,現在我能夠懂得她的觀點了。對於她,一件考究衣服就是一件考究衣服;於她自己,是得用;於眾人,是表示她的身份地
位,對於她立意要吸引的人,是吸引。”
每個做女人的人,都關心著“美麗”與“魅力”這兩個永恒的“課題”。 美麗和魅力,是女人心中永遠的痛和夢。痛並夢著。漂亮的臉蛋、端莊的五官、標準的三圍身材、秀發美腿、冰肌雪膚……美女之美,沉魚落雁、羞花閉月,古往今來,從未窮盡過辭藻對美麗的形容。
張愛玲說:“有幾個女人是為了她靈魂的美而被愛?”這輩子做了女人,就該要做一個美麗與魅力兼具的女人。
女人的美麗,除了美貌,還有服飾、首飾、發型、化妝……一俊可遮百醜,無人拒絕美麗,每個女人都希望活在她的美麗中被人欣賞。然而歲月流逝,看著美麗的身體一天天衰老萎靡下去,沒有比美麗的消逝更讓人心碎;如此的美麗,是另一種殘酷。
小雅並沒有期待整容手術可以改變她的人生。她隻是覺得,如果能在每天早晨睜開眼睛看到鏡子中的自己是美麗的,就會心情大好。她厭煩了自己的高顴骨,雙下巴,黃牙齒。她用半年來努力賺的錢,做了一次整形手術。雖然過程是艱辛的,剛做完手術的時候她的臉腫的自己都不敢照鏡子。不過一段時間之後,現在的她,成了一位真正的美女。之前,因為外貌問題,她一直無法拓展人際關係,追求的人也非常少。而如今,追求她的人越發多了起來,甚至在街上走的時候還會被一些男人搭訕。她感受到了另一個不同的世界,有了一些新體驗。她驚訝,原來隻有在電影中才看到過的那些美女的特權,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
現在,她可以大方地和別人笑談,不再擔心別人笑自己的牙齒不好看,也不再擔心去了酒吧沒有一個男人過來請他喝一杯,她可以在麵試的時候更加自信了。
如果問很多女人愛不愛美,回答是肯定的。是啊,哪個女人不愛美呢?走在大街上,有的人你一眼看得出她愛美,你知道她為了美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化妝、染發、買漂亮衣服、減肥、美胸、隆高鼻子等;而有的人你卻看不出她愛美,任由膚色暗淡、唇體幹裂、頭發雜亂幹燥、形體鬆懈,服飾不講究,更談不上優雅。
男人們都說我不在意你的樣子,我隻在意你的靈魂。這種話說出來,也許他們自己都不相信,否則他們也不會在出軌的道路上走個沒完沒了或者在街上見到美女就想多瞄兩眼。幸運的是,現在的女人對“內涵”和“外貌”同樣重視。如今,沒有多少女孩會認為內涵比皮囊重要,而不注意形象管理。但是,以“沒有時間”“麻煩”或“沒錢”為借口,心疼在自己的外貌上做投資的女孩還是大有人在。
不是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嗎?這些看不出美的人為什麼不去愛美呢?這個問題張愛玲從反麵回答了我們,她說女人能夠駐顏有術的原因有三個。第一,要身體相當好;第二,生活要安定;第三,心裏不能安安定。對於第三條張愛玲的解釋是:因為不是死心塌地,所以時時注意到自己的體格容貌,知道當心。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中白流蘇就是一例,她快三十了,還能找到理想的那個男人,就源於她那種對美時刻都不曾放棄的追求——“她開了燈,撲在穿衣鏡上,端詳她自己。還好,她還不怎麼老。她那一類的嬌小的身軀是最不顯老的一種,永遠是纖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她的臉,從前是白得像瓷,現在由瓷變為玉——半透明的輕青的玉。下頜起初是圓的,近年來漸漸尖了,越顯得那小小的臉,小得可愛。臉龐原是相當的窄,可是眉心很寬。一雙嬌滴滴,滴滴嬌的清水眼。”
可見,愛美是女人一生的事業。不要認為自己不夠漂亮或不再年輕靚麗,就對美和魅力失去興趣。更不能潛意識中認為自己已經遠離了這個誘人和光芒四射的東西——“美”,於是不自覺地逐漸拋棄了對美的追求。盡管有時也會塗一塗口紅,購置幾件新衣服,但是激情不在了,努力也就沒有了。
女人要讓自己美,首先要在觀念上改變自己。
女人因為什麼而被愛?總是抱怨自己沒人愛的女人先反思一下自己的對美的觀念,愛美不僅僅反映出你對別人的尊重,更代表著你愛自己的程度。沒有一個愛自己的女人是不愛美的。女人要被愛,隻有身體美才有可能。
很多人常常主張心靈美。可用在戀愛上似乎不怎麼靈光。一個女人與一個男人,在心靈還沒有產生結合的時候,都是因為對方的身體的美麗才墜入情網的。繼而交往,在發現對方的心靈美,那已經是後話。身體美走在靈魂美的前麵,但若想與一個男人長相廝守,唯有靈魂也美跟上步伐才行。
與歲月鬥爭是孤單的
他永遠不要她改變,要她和最初相識的時候一模一樣。然而男子的心理是矛盾的,如果有一天他突然發覺她變老式,落伍,他也會感到驚異與悲哀。所以,她鬥爭的對象是歲月的侵蝕,是男子喜新厭舊的天性。而且她是孤軍奮鬥,並沒有人站在她身旁予以鼓勵。
——節選自張愛玲《五四遺事》
無論時空如何轉變,女人這輩子都有一件事要做:就是顧好自己的容顏。
男人女人走到一塊兒,說到底無非一個“性”字。倒不是淺薄的說上床,而是一種性別差異帶來的吸引力。如果不是窈窕淑女,君子未必好逑。越是渾身散發著性感的女人味的異性,男人追逐的越是熱情和猛烈。
女人對男人何嚐不是?誰都不喜歡娘娘腔的男人。高大威猛帥氣的,深沉內斂陽剛的,永遠都是女人的最愛。可惜老天對於男人,卻比女人要好的多。隻要不是個窩囊廢,大多數男人總是越過越有味道。
要不說最吸引年輕女孩的男人,總是三四十歲的大叔呢。歲月對於男人來說,是洗禮,讓他們慢慢蛻變成耐人尋味的一杯酒。而對於女人來說,是摧殘,讓她們從飽滿欲滴慢慢變成人老珠黃。
年輕的時候,在愛情裏與男人鬥個你死我活;成了家,或許要跟小三鬥個揚眉吐氣。
等到有一天看到再翻回曾經的照片,才知歲月一直是最大的敵人。而你,卻從未挑戰過它。當眼角已被皺紋爬滿,腰身已被肚腩代替,再看丈夫身邊新認識的那嬌豔嫵媚的女人,你也會自慚形穢吧。還有什麼資格去和人爭呢。你還未開戰,就敗給了歲月了。
最可憐的是,有些人死了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還把自己的過錯埋怨在男人的身上。這樣也好,知道了原因,隻是無非增添一些悔恨罷了,你也沒有機會再去彌補了。
張愛玲在《五四遺事》中寫了一個故事。有位羅先生和範小姐相愛。但他沒有接受過自由戀愛的觀念之前,已經遵循封建禮儀有了一任妻子。在與範小姐相愛之後,他鼓起勇氣像封建婚姻製度發起挑戰,提出離婚。然而這並不容易,鬥爭了六年還未能成功。也許,長期的等待讓範小姐失去了希望,開始懷疑羅並沒有真實的為這件事付出努力。在家人的安排下她開始和其他的結婚對象接觸。而此時,她並不知道,羅先生離婚的事已經醞釀的差不多了。這件事傳到羅先生這裏,他一氣之下,離婚後迅速娶了另一位王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