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不怕承擔自己,才能擔起愛的重量(1 / 3)

女人喜愛崇拜,男人喜愛被崇拜

如果男女的知識程度一樣高(如果是純正的而不是清教徒式的知識),女人在男人之前還是會有謙虛,因為那是女性的本質,因為女人要崇拜才快樂,男人要被崇拜才快樂。

——節選自《蘇青、張愛玲對談錄》

張愛玲說:“男人對女人的憐憫,是近於愛的;一個女人絕不會愛上一個她認為楚楚可憐的男子,女人對男人的愛,是帶有崇拜性的”。

張愛玲是典型的因崇拜而愛的女性,她愛上了胡蘭成,他的氣質讓她吸引,他的知識讓他欽佩,他的成熟浪漫讓她著迷……她崇拜他,第一次見他就已經與他有了長達五個小時的交談,而且兩人都毫無倦意。可見,他們是快樂的。她怕崇拜之火燒得不夠,還主動再降幾級台階。她在胡家客廳裏,胡蘭成高談闊論,縱橫捭闔,平日裏,張愛玲是有著敏銳的思維的,然而,麵對胡蘭成,她的肆恣才華心甘情願地“沉默”了。無論胡蘭成評時事,論古今,張愛玲都隻是安靜地坐著,聽他講。

甚至不介意他問及自己的生活細節,這樣一個幾近陌生的男子,第一次見麵便打聽她寫稿的收入,不免唐突,她又是一個極講究生活“規範”的女子,然而,對於這樣的冒昧,她都樂意容忍。女人要崇拜才快樂,因為那是女性的本質。在她的眼裏,他的一切都變成好的了。男人要被崇拜才快樂,他們相互傾心,聊不完話題的背後是被崇拜的幸福感。

她見到他,變得很低很低,這才能夠“從塵埃裏開出花來”,才能夠更好地享受彼此崇拜與被崇拜的快樂。

現實中,為了愛情的活色生香,女人情願舍棄理智,唯留情感的激流縱橫肆虐。她們變成了愛好崇拜的動物,她們愛慕力量強大的男性,喜歡被陽剛的聲勢死死壓住的感覺。

很多人都知道,女孩比男孩更要早熟。這源於女孩子會更早地開始思考。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孩變得越來越依賴男人,慢慢地她們陷入了“依賴性思考模式”。男人因為女人的崇拜需要,一直在超越自己,愈發變得越來越成熟。雖然女人比男人早熟,但也僅僅比他早熟而已,慢慢地,她總會讓他趕上。誰讓女人天生喜歡崇拜,男人天生喜歡被崇拜。誰渴望愛,注定了她亦渴望依賴。

女人需要崇拜,男人需要被崇拜,這也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傳統。自古以來,女人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地蝸居、築巢,而男人卻可以放牧狩獵、開疆辟土。男性,這個字眼,在女性眼裏,幾乎是“偉大”或“強大”的代名詞,彌漫著來自對力量、堅強、陽剛的神秘誘惑。經年累月,便形成了女性對於男性無限崇拜和趨慕的心理。

由李連傑(片中飾演裏克)主演的電影《木乃伊3》中,龍帝意外重生,企圖喚醒地下舊兵馬再度征服世界。為了阻止他的陰謀,裏克一家與龍帝展開了殊死搏鬥,並戰勝了龍帝,同時,裏克之子也由於征戰龍帝中表現出彩,贏得美人芳心,又一次詮釋了“男人在征服世界的過程中征服女人”的古老命題。

征服,是男人生生不息的欲望,他們因為女人的崇拜學會了征服。

而女人呢?女性更像是接納型的家居動物。她們溫順、謙虛、安常處順。她們的人生以愛情為中心,通過補償和接納的方式獲得生存和發展的動力。所以,崇拜男人,從男人那裏羨慕自己想要卻不曾擁有的力量、堅強以及陽剛之勢。通過崇拜,也拉進了男人與女人的關係。你崇拜,我給予你不曾有的。被崇拜,我要為你做得更好。男人與女人的關係,從五千年曆史來看,更像是一種崇拜與被崇拜的關係,也正是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關係,反過來又刺激著男性的雄性荷爾蒙,令他們的在征服世界的路上也散亂著風花雪月的迷情。

雖然女人為愛而生,為崇拜而活,但也不能盲目和不辨黑白地去崇拜一個男人。

崇拜,令女人愛上男人;被崇拜,也令男人變得很高很高。崇拜與被崇拜總有一個度,過分崇拜一個男人,會把他推到不尊重女人的地步,也令她變得很低很低。相反,若好好掌控,男歡女愛的遊戲就像一場征服與崇拜的追擊戰,女人在“征服”麵前投降卻快樂,男人在“崇拜”麵前乘勝追擊,使自己變得更精英、完美。最後以崇拜者快樂,征服者不斷完善自己落幕。

張愛玲深諳“男女進退、陽剛陰柔”之道,她對男人與女人的觀察與思考,總是建立在兩性區別卻又應當和諧的基礎上的。

如果女人因崇拜而快樂,而男人也需要女人的崇拜才快樂,那麼女人需要男人的欣賞,男人也應該學會欣賞女人。這樣,男人的驕傲是因為有了女人的崇拜,而女人的驕傲是因為有了男人的欣賞。因為這個世界上,女人與男人,誰離開了誰,活得都沒有滋味。唯有相互欣賞和崇拜才活得快樂。

我愛你,便可卑微到塵埃裏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

——節選自胡蘭成《今生今世》

男人愛女人的過程是:愛——怕——煩——離開,女人愛男人的步驟是:無所謂——喜歡——愛——真情難收。當男人很愛女人時,女人可能還沒有愛上男人,當女人逐漸地喜歡並愛上這個男人之時也許正是男人厭煩了女人並準備開溜之際。男人的愛是把天鵝逐漸變成癩蛤蟆的過程,而女孩的愛則是把青蛙逐漸變成王子的過程。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女孩愛得越深,越容易失戀的根源。因為女人一旦戀愛就會變傻,男人一旦戀愛就會變胖。男人那身肥嘟嘟的肉,其實叫做幸福。很多女人卻說:“一旦愛上了,智商就為零了。”張愛玲在給胡蘭成的照片背後,寫上了這樣一行字:“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這何嚐不是對她自己最為生動刻骨的寫照與描畫?她何嚐在一個陌生男子麵前變得如此謙卑與溫順?隻有胡蘭成,隻有愛,能讓她一時間忘記了自己,委曲求全也可以。

戀愛的魔力大抵如此。

女人愛上一個男人,心智變得很低,所有的事情等著男人來安排。可是,若一生能遇到一個讓你“喪失”掉生活能力的男人,卻實在是一種福氣。

以前張愛玲不是一個易動感情的人,但自從遇到胡蘭成之後,她也變得如小女人一般多愁起來。每次胡蘭成離開上海去南京供職,張愛玲總充滿了愁緒。她對胡蘭成說:“你說沒有離愁,我想我也是的。可是上回你去南京,我竟要感傷了。”

她身上的刺在遇到胡蘭成的時候自動收縮了,她是順從的,跟胡蘭成在一起,總是他在說,張愛玲更多是靜靜地做一名聽眾。張愛玲的才華絕不在胡蘭成之下,但她甘願崇拜著一個男人。在她眼裏,無疑,胡蘭成的什麼都是好的,即使有不好的方麵,她也欣然全部接受,因為既然接受了這個男人,就要授受他的全部。

“有情飲水飽”,其實隻要胡蘭成出現在她麵前,不管他說什麼,“攀條摘香花,言是歡氣息”,她都是甘之如飴的。

對待感情,張愛玲不像別的女子般纏綿悱惻,而是懂得節製和收梢,可怎麼也掩藏不住一顆因愛悸動的心。每一顆愛的心都如此,因為幸福,所以變笨,卻又樂在其中,享受著這種沒有了自我、追逐他人生活的感覺。

但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完整的一個個體,不能完全屬於任何一個人,也沒有任何人完全屬於我們,無論是親情還是友情,抑或是更親密的關係。再愛一個人也要與對方保留空間。否則,太愛他(她)的時候,就是失去他(她)的時候。芸芸眾生中相知、相守,儼然是上天賜予的一種美好緣分,若不了解這種不同或者差別從而破壞了關係,那是多大的一種可惜與何等的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