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與疑心一直在交談
你疑心你的妻子,她就欺騙你。你不疑心你的妻子,她就疑心你。
——節選自張愛玲《談女人》
張愛玲說:“你疑心你的妻子,她就欺騙你。你不疑心你的妻子,她就疑心你。”自古以來,愛情一直在與疑心交談,所以欺騙一直在和愛情對話。女人的疑心,希望答案快點到來,又希望那一刻永遠別來;男人的疑心,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隻是不知道這些答案是否正確;就算知道自己的感覺,也不想去相信它們。疑心對於男人女人來說就是大腦告訴自己要什麼,但其實自己並不想要。
關於疑心,漢樂府《豔歌行》描寫了一個故事: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
兄弟兩三人,流宕在他縣。
故衣誰當補,新衣誰當綻。
賴得賢主人,覽取為吾縫。
夫婿從門來,斜柯西北眄。
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見。
石見何累累,遠行不如歸。
一個寄人籬下的遊子,衣服破了,受到一位善心女子照顧,為他縫補,不料卻因此引起她丈夫的猜忌。丈夫一進門,瞟眼斜視,懷疑中含有醋意,蔑視中蘊藏憤怒,不信任的感覺油然而生。猜疑往往具有強大的“毒性”,愛人之間由於無端的猜疑曾經造成多少悲劇。《茶花女》中的阿爾芒和瑪格麗特以及《看不見的創傷》中男女主人公,不是都籠罩著猜疑的陰影嗎?莎士比亞的名劇《奧賽羅》更是淋漓盡致地揭示了猜疑的後果:國王女兒苔斯德蒙娜不顧父命,堅貞不渝地追求黑奴出身的將軍奧賽羅,奧賽羅也異常愛這個美麗多情的妻子。可是他聽信了尼亞古別有用心的讒言,一怒之下,竟然殺死了愛妻。後來真相大白,奧賽羅痛悔交加,便自刎在妻子的屍體旁。
感情的世界裏有這樣一件趣事,愛情讓男人女人變得多謊,有愛情的地方就一定有謊言,有謊言的地方一定有愛情。不信,你可以看看男人與女人時刻充滿猜疑的心。從起初戀愛,將他(她)騙到手,到坦白從寬,鑽進愛情的圈套裏,注定這裏麵充滿騙規則。男人與女人相愛,需要各種手段,但又是光明磊落地“騙”,因為這騙中總是夾雜著愛的味道,所以陷在愛情中的男男女女總能接受這一點小小的欺騙把戲。若一門心思將愛情放在謊言裏,愛情往往會過早結束。你心中有騙,對方心中自然時刻充滿疑心。有人把猜疑比做愛情中的鴆酒、砒霜,處理不好疑心,它確實能使愛情之苗枯萎,愛情之花凋謝。
所有的疑心都是從最微小的誤解開始的,一次不小心碰見對方與異性同事在聊天,一次回家晚之後害怕對方生氣所說的謊言,一次被偷瞄的微妙短信內容……其實原本無大事兒,但隻要思想一偏,你便會越來越看不見被你想看見的那麵;因為,有時候想象力比事實有力量,用知識去判斷是非,也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正確,更何況疑心一起,原有的事實有可能蘊藏自己的偏見,那就更不容易找到我們想要的真相。
有一個和尚問藥山禪師:“禪師,我應該怎麼做才能給不為外部的環境所困?”藥山禪師反問:“外界與你何幹?你為何會被困住?”和尚說:“這也正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藥山禪師說:“原來還是你自己困住了自己呀!”疑心就如這困境,都是自己跳進去,自己困住自己。
為了破解疑心,女人總是需要許多東西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她們內心深處當然知道,要不就往前走,要不就原地打轉然後離開。她們內心深處明白,不相信不代表不可能發生。女人不喜歡被隱瞞的感覺,當她們成為被隱瞞的對象的時候——大部分女人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結果,為了一個疑心,大家都不好過。因為疑心之後,男人會迅速地放下,而女人永遠都放不下。
那麼怎樣才能不被猜疑牽著鼻子走呢?
1.加深了解,充分信任。了解是互相信任的基礎。有一位觀眾熟悉的電影演員,據說追求他的女孩子非常多,有的癡情姑娘還專門站在製片廠門外拿著禮物等他。很多人替他妻子擔心,誰知她聽了以後,淡然一笑,不介意地說:“我了解他。”他的妻子為什麼能如此坦然呢?就是因為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了,知道他的品性,深知他的為人,堅信他不是那等輕薄之徒。所以,疑心自然也就不與她交談了。
2.心胸開闊一些,寬容大度,不要輕信傳聞,庸人自擾。有些猜疑根本是沒有緣由的,有的是誤會,有的純粹是捕風捉影,有的則是小題大做。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見一封信,疑心是情書了;鬧一聲笑,以為是懷春了;隻要男人來訪,就是情夫;為什麼上公園呢,隻該是赴密約。”要知道,在社會中一個人除了和自己的戀人交往以外,還要工作、學習,有自己的一片社交領地。在對方進行這些正常活動時,怎能無端懷疑、責怪呢?否則,就有“庸人”之嫌了。
3.要開誠布公。有話說在當麵,有了嫌隙及時彌補。有些猜疑純屬誤會所致,何不把話說開來,把事情弄明白,誤會自然可消釋。否則,有話不說,悶在心裏,隔閡會越來越大。
別忘記這一點:抵抗外界的誘惑
女人往往忘記這一點:她們全部的教育無非是教她們意誌堅強,抵抗外界的誘惑——但是她們耗費畢生的精力去挑撥外界的誘惑。現代婚姻是一種保險,由女人發明的。
——節選自張愛玲《談女人》
她與他初識正值芳齡,明眸皓齒,眉目如畫。兩人在書店相遇,一起伸手去拿書架頂端的書,指尖相碰,異樣的感覺傳入心中,她一個站不穩跌入到了他的懷裏以及心裏,從此山盟海誓,地老天荒,愛情的神話在他們身上締造的完美無瑕。
一束玫瑰,一襲婚紗,婚姻的殿堂他們發誓要相愛到老。然而居家生活平淡無奇,鍋碗瓢盆的交響曲終於讓她覺得厭倦,她每次擠公交車去上班,下班後在擁擠的菜市場與小販討價還價,就覺得自己平庸的難以忍受。想著周圍朋友談起自己老公的驕傲神情,自己隻能沉默,雖然他對她還是那樣一如既往的嗬護,幾年如一日。可是……七年的愛情還是難以抵擋外界的誘惑,她愛上了另一個男人,她的客戶,成熟穩重有錢。她的心走了,他們的愛情也結束了……
生活中有太多的誘惑,金錢、美色、榮譽、地位、欲念、貪求,幾乎是無處不在。婚姻是一項挑戰,男人與女人進入婚姻的圍城之後就意味著接受了這項誘惑挑戰。男人若能經得起誘惑,會變得越來越成熟,像一個大人,讓別人覺得你更有力量。女人若經得起誘惑,會變得越來越穩定睿智,讓別人覺得你更有魅力。一個人在平時表現得如何光明磊落,並不表示他(她)能抵抗金錢或者美色的誘惑。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誘惑,然後知其人之正直也。遺憾的是,大多數的人很難禁受得住誘惑的考驗。對如今生活在欲望都市的男女來說,經得起誘惑,絕非易事。
日本作家園分康孝說,戀愛是對社會生活的逃避,而結婚則是人們對社會生活的參與,它是一個真正走向成熟的標誌,既是青春的終點,也是奔向幸福人生的出發點。所以為了讓它結出美好的果實,千萬不要草率,要慎重,更要有誠意和責任感。
真正的愛情,不僅僅是純淨與空靈,美麗與誘惑,欲望與掙紮,權衡與無奈,這才完整。隻要做好了與誘惑鬥爭的準備且能戰勝它,愛情又何懼不能天長地久。錯的是我們,不是愛情。汪國真有一首詩說:“凡是遙遠的地方,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不是誘惑於美麗,就是誘惑於傳說。即使遠方的風景,並不盡如人意,我們也無需在乎,因為這實在是一個,迷人的錯。仰首是春,俯首是秋,願所有的幸福都追隨著你,月圓是畫,月缺是詩。”人生要經得起誘惑,做人一定要經得起誘惑。有些東西一旦失去就是永遠的遺憾。
一位偷情者這樣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我可以和所有愛我的女人信誓旦旦海誓山盟,我也要求我的女人忠貞不貳、恪守婦道,我會和女人在一起時做一個忠於職守的好男人,給她嗬護給她愛,但這一切,卻毫不影響我偷情。
首先,偷情,正因為是偷,所以它具有很強的隱秘性,絕對不會讓愛人發覺。這些偷情者經不起外界的誘惑,看似是在釋放自己調整自己,實則他們隻是對未來產生疑惑和迷茫,是身心疲憊找不到原來的自己,是對目前的愛失去了靈感。通過偷情,他們在找一個屬於自我的感覺,但是請永遠不要忘記自己在偷情時所發出的本能需要,這些都證明你是一個經不起誘惑的人。男人通過偷情來證明自己仍是個主宰女人的強者,女人通過偷情來證明我依然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女人。男人女人釋放自己原來隻為了證明自己,傻瓜式尋找這一最蠢笨的方式。但偷情累人,瞞著掖著總不是長久之計,何況還有一定的人身安全問題。既然我們注重愛情,就不能視愛情為玩物。偷情累心,能踏踏實實地生活多好,每天的各種壓力已夠大了,回家後還要與那個躺在一個被窩裏的人鬥智鬥勇。再說愛情是令人愉悅的情感,不是讓人受苦受難的事情。偷情受罪,其罪非外人所能體會。
其次,人們崇尚愛情,世俗卻看輕愛情。隻給得起愛情的男人,最看不起重視麵包的女人;渴望愛情的女人,最討厭身上沾滿麵包味的男人。有人說,年輕的時候因為不用擔心沒有麵包,所以追求純真的愛情,等到有一天自己費心費力地想盡辦法找麵包吃的時候,愛情就不重要了。經不起物質的誘惑,愛情也是一副空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