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通過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十分巨大的進步。但不可否認的是,與一些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整體實力和技術水平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就使得我國在進行經濟發展的時候,不得不被迫接受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規則,導致了我國自身的經濟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製。對此,我國要想實現與發達國家的平等交流,共同研究技術、發展經濟,就應當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降低對環境的汙染和生態的破壞,節約有限的資源,這樣才能逐漸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追上發達國家的發展步伐,最終實現我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三、促進我國潛在經濟增長的措施
1.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實行發展減排
出口貿易方麵的問題,不單是經濟方麵的問題,也是一個國家的發展問題。因此,對於碳排放的問題,應當利用發展的機會,充分的進行解決,實行發展減排。對此,我國應當對經濟發展模式進行轉變,維持出口貿易科學化、持續化的發展,進一步改善自然資源環境。經過多年來的不斷努力,我國在發展減排以及提高資源利用率等方麵,雖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與發達國家之間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還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對此,我國應當堅定不移的發展低碳經濟,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才能對資源消耗結構和產業結構進行有效的優化,最終實現潛在的經濟增長。
2.轉變貿易增長模式,實行綠色貿易
在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中,貿易增長模式屬於粗放型的增長模式。這就導致了對於出口產品缺乏應用的控製,資源密集型和汙染密集型的產品占有了很大的比重。同時,由於貿易順差的影響,使得我國初級產品和廉價產品的出口量不斷增加,卻將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和汙染留在了國內。因此,我國急需進行貿易增長模式的轉變,積極實行綠色貿易。對此,可以對出口貿易結構進行調整,同時構建完善的綠色貿易政策體係。最後,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從拉動內需的角度實現經濟的穩步增長,從而實現在低碳經濟的發展背景下,我國潛在經濟的增長。
四、結論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經濟在取得較大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資源過度消耗、碳排放量增加等一係列的生態環境問題。特別是一些耗能多、汙染大、效率低的經濟發展方式,對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十分不利。因此,我國應當大力發展低碳經濟,采取適當的措施,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這樣,才能在低碳經濟的約束下,實現我國潛在的經濟增長,從而保持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利剛.低碳經濟約束下的中國潛在經濟增長[J].商場現代化,2014,33:280-281.
[2]袁富華.低碳經濟約束下的中國潛在經濟增長[J].經濟研究,2010,08:79-89;154.
[3]張瀟婧.關於低碳經濟約束下的中國潛在經濟增長[J].經營管理者,2014,31:232.